親情散文:我的父親

圖:來源網絡

每年的大年三十,我們總是要到婆婆家過年,這似乎是成了不成規矩的規矩,可是每到正月初二早晨,我便坐立不安,如坐針氈,一幅心事重重的樣子,我知道,此刻,最讓我牽掛的莫過於我的母親。

吃完午飯後,匆匆忙忙趕往母親家,一路上,我腦海中不停地想象著,大過年的,母親是不是還像往年一樣,所有備好的年貨都沒動?打開家門,母親正在剁排骨,正如我所想的一樣,她只是炸了三種魚,可是沒吃多少,“媽,我來燒火吧。”我坐在凳子上,往鍋灶裡添柴,母親和我拉著家常,一會的功夫,排骨燉好了。和母親面對面坐在溫暖的炕頭上,我那急切焦躁的心情也漸趨平靜。“每逢佳節倍思親”,望著當年清秀的母親如今卻鬢斑白的頭髮和漸漸彎曲的脊背,我不由得想起了父親,父親,如果您還健在,那該有多好啊,整整一個下午,我和母親說起了我的父親,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


親情散文:我的父親


聽母親說,父親出生在大連,父親的相貌繼承了奶奶的優點,濃眉大眼,國字臉,典型的“小山東”的形象。小時候我也見過父親年輕時的一張黑白照片,一雙明亮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茂密偏分的頭髮,穿著一件帶著風鉤嚴謹整齊的中山裝,微笑間更能襯托出他的穩重與儒雅,爺爺說父親出生百天後,他抱著去一家照相館照相,剛好一對俄國母女在照相,姑娘看著父親粉嫩可愛的模樣,一度抱著不肯撒手,最後還是被她母親拖走的。可惜的是,我從出生起就沒有見過奶奶。母親說她三個孩子長得都不像她,尤其是我和弟弟,村裡有的人說我長像我姑姑,但眉目間更像父親。為此正月初三姐姐回家還“據理力爭”,說她也長得像父親,“這麼說你認為自己長得俊,所以像父親?”

“是因為你長得俊,所以不像父親。”

“這是什麼理論呀,簡直是胡吃包子亂攪面。”我和母親引不住笑了。長大後的父親和兩位伯父一樣,在大連有正式的工作,單位提供食宿,每天和那些同齡的年輕人吃住在一起,唯一遺憾的是奶奶身體一直多病,輪流住在兩個伯父家。父親每月的工資都如數上交,自己從未積攢過一分錢。這是後來奶奶告訴母親的。爺爺奶奶回到了老家後,27歲的父親接著也辭掉了工作,回到了老家爺爺奶奶身邊,生活在一起,再也沒有回到生他養他的城市大連,對此父親從來沒有說明原因。


親情散文:我的父親


回老家後的父親,被村裡安排做了生產隊小隊的會計(當時有兩個生產小隊)每天在生產隊幹完農活後,要到大隊飼養室給社員們記錄出勤工時。那時的生產隊除了農田收穫之外,根本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所以可以說是為生產隊服務。後來兩個生產隊合併,父親就成了村裡的大隊會計。從27歲開始一直到63歲,父親36年的任職期間,村書記換了好幾屆,與他配合工作的村現金出納保管更是頻頻更換,可是父親卻始終以嚴謹細緻的作風對待工作,從未出現過一絲一毫的差錯。尤其是接近年底,家家戶戶忙著採購年貨,可是父親總是要忙著彙總各種報表,為了賬目清晰明瞭,他總是一遍遍反覆核對工整填寫,一把算盤打的噼裡啪啦作響,就這樣我在父親響亮的算盤聲中長大。隨著經濟管理水平的提高,鄉鎮經管站每年都派人進村核查賬目,而父親精算管理的賬目每次都獲得了表揚。農村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後,經常有村民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更換土地,他們總是找到父親要求調賬,而父親總是認真一一核算後調整,“說不定過了一年後他們又要求調換回來,讓他們自己清算好了,您又何必額外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煩呢,以前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例子。”我有些不以為然。

“做人不能只想到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是理所當然的。幹一行就要愛一行,專一行。”父親總是認真仔細地更改,事無鉅細,從不抱怨繁瑣。

作為農村的大隊會計不僅僅要管理好賬務,許多事情都要親力親為。譬如小孩出生報戶口,適齡大姑娘小夥子登記結婚都要出具證明。父親的字圓韻流暢,相比之下自己的字雖然也娟秀但總感覺多了稜角。尤其是年底,父親總是要去買一張大紅紙,將一年來的賬目公佈於眾,大紅紙上飄散的縷縷墨香以及雋永的蠅頭小楷總是讓我羨慕不已,於是趁著父親不在家偷偷地取出他仔細包裹好的墨塊,模仿著他的動作研磨寫毛筆字,可是看著紙張上自己歪歪扭扭的字跡,我恍然大悟,一手看著漂亮飄逸的毛筆字,絕不是一日的功夫就能夠練就成功的,那是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和天長日久勤奮練習的。


親情散文:我的父親


最令我敬佩的是父親50多歲時,參加鎮上舉辦的會計培訓班,培訓班離家不遠,只有7裡地,騎自行車大約需要半小時。可是父親深知學習的重要性,考慮自己年齡大了,而且記憶力也遠遠不能和年輕人同日而語,為了能夠更好地充分利用學習時間,不甘落後的父親就住在培訓班裡,起早帶晚,非常認真刻苦,經過接近一個月的學習以及測試,半年後父親終於收到了助理會計師資格證書。

天之大,唯有父親的愛,嚴厲又慈祥。父親深知自己年幼時因為家庭條件讀書少,知識遠遠不夠,閒暇是總是喜歡看書學習,因此也對兒女寄予期望,希望我們能夠好好學習,長大後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初四到高中四年的學習時間裡,學校離家很遠,尤其是初四時的學校,當時這個鄉鎮還沒通公共汽車,因此上學需要的所有物品都是父親騎自行車一次次地去送,上高中後,總算通公共車了,隔一個星期天回家一次。記得有一年冬天返校時從家裡出發晚了,等到了車站時已經沒有通往學校的汽車了,我坐在候車室的大廳裡,看著牆上掛著的那幅“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國畫,感覺自己的心也彷彿被掏空了似的,今天不返校,明天肯定是要挨老師批評的,我鬱悶地拖著腳步一步步往家走,走到門口看到明亮的燈光,不知為何我竟然放聲大哭,母親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連忙詢問,當得知我沒能趕上最後一班車時,父親看著我紅腫的眼睛說,沒事,明天早晨我早點把你送到車站。於是第二天早晨4點,父親便催促母親做飯,然後叫醒我收拾吃完飯後就騎車送我到車站,由於路面結著厚厚的冰層,非常滑不好騎,好幾次車子都滑倒了,我說我自己走吧,可是父親堅持非要送我到車站,那條不長的路程我和父親卻走了很長時間,我坐上了第一趟通往學校的班車,到學校時同學們還在上早自習……

那時學校住宿生都要自帶糧食,到學校兌換成麵粉後,再到教務處兌換成每張四兩或者二兩的學校飯票,每個星期一訂飯交票,菜票另外用現金買。記得很多次父親到學校送糧給我,都趕上了老師正在上課,可是他每次都寧願自己站在操場上等到下課,也不願打擾老師和同學們的上課時間,家長到學校後都是在教室門口一閃,老師就會主動詢問,然後招呼學生出去,可是當我告訴父親後,他總是說,我又沒有要緊的事,等一會有什麼關係呢?


親情散文:我的父親


晚年的父親,由於疾病做過三次大手術,每一手術我都心驚膽顫,生命是何等脆弱啊,轉身之間是否會有生離死別?第一次手術,從早晨八點開始到下午三點還沒有結束,我感覺自己的心蜷曲成一團,窒息到幾乎無法呼吸,心絃崩得緊緊的,哪怕只是一絲微風吹過,都有崩潰的可能,不想讓陌生人看到自己此刻的無助與無奈,背轉過身,大顆大顆的淚珠不斷地順著臉頰跌落,渾身軟弱無力……手術後父親身體恢復很好,沒想到時隔10年後,病魔再次來襲,最後一次手術後父親視力不如從前,偶爾會有頭暈的症狀。兩年後父親在沒有任何疼痛以及病情加重的情況下,拉著母親的手,囑託了一句“告訴我的家人……”後便安詳地離去了,剎那的離別卻從此成為永遠,那年,父親只有66歲。一切都來得太突然,看著父親生前的親朋好友在眼前來來往往,我竟然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眼淚,瘋狂似地奪眶而出……

父親一生與人與善,凡事總是先替別人考慮,安然淡泊,與世無爭。恪守職業道德,兩袖清風。從未挪用一分公款,從不走後門拉關係。看到同學們畢業後紛紛找到好工作,內心既羨慕又著急,於是幾次在父親面前委婉提起,可是父親從不因為我渴求的目光而改變自己的初衷。6年前在營業大廳幫一位大叔填好轉賬支票後,大叔看著我的眼睛問道“你是不是姓於?你爸是不是村裡的老會計?”“您怎麼知道,大叔?”我驚奇地問道。“因為你長得很像你爸,所以一眼就能認出來。我是你們鄰村的會計。你爸現在怎麼樣了,身體好嗎,當初我們都曾一起去參加培訓的。”

聽著大叔的話,一股暖流瞬間襲上我的心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父親的同事,無論身體還是精神都非常好,可是父親卻永遠地離去了,“父親已去世多年。”我輕聲回答著,低頭間兩眼一熱,一層淚霧瀰漫了我的雙眼。“真是沒想到,你爸是個好人,工作積極又認真。這裡環境很好,我們都是幹數字工作的,我和你爸一樣,也喜歡數字。”看著我有些發紅的眼圈,大叔連忙安慰,是啊,喜歡文字,畢業後卻從事著與數字有關的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多年。冥冥之中,是不是有父親地指引?父親……我默唸著兩個字,努力控制自己幾乎要掉下來的眼淚,原來,這麼多年的時間裡,父親的過早離去早已成為一道我心中永遠難以癒合的深刻傷痕,橫亙在我心深深處,一旦碰觸,便心痛得難以忍受淚如泉湧!


親情散文:我的父親


父親的一生,腳踏實地,自強不息,無論是在大連還是在老家,始終以一顆誠摯的心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父親的一生,雖然質樸無華,但恰恰是您的堅韌與淡定,賦予我無比堅定的力量,當遭遇到挫折甚至失敗時,心情鬱悶糾結時,每每想起了您,一顆浮躁的心便漸漸平靜歸航,感謝父親,是您讓我在迷茫的人生旅途中一次次找回原來的自己,始終秉承一顆初心,經厲了多年人生風雨後的今天,父親,我多想告訴您其實我的心一直都懂您,儘管我的懂來得太晚。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總想寫下一段文字,表達我對父親的深切懷念之情,可又深恐自己散亂稚嫩的文字無法描摹出您真實的模樣,如今與父親天人永隔已整整16年,父親當年的筆跡已經不知去向,唯有使用過的一把算盤至今尚且保存完好。手指輕輕地掠過算盤的邊框,橫樑時淚珠悄然滑落,熟練地撥動著依然閃亮的算盤珠,節奏起伏的韻律裡,我彷彿又看到了父親的身影與音容笑貌,父親的囑咐與叮嚀也清晰地在耳邊迴響……

歡迎原創作品投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本號接受鄉情、鄉愁、鄉憶類稿件。隨稿請附作者名,以及個人原創的聲明,帶圖片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