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機加工車、銑、磨只剩“老頭”,這待遇有點看不下去

傳統行業雖然已成“夕陽產業”,在這次疫情期間多少行業根基動搖,機械行業影響甚微。但是,後繼無人的確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今天,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傳統機加工網上招聘信息,看到結果有點涼。傳統車、銑、磨加工崗位就一個,而且工資才不到6k,工作地點還在廣東東莞。的確有點不夠生活費。

傳統機加工車、銑、磨只剩“老頭”,這待遇有點看不下去

人才網截圖

不理解為什麼會這麼低,難道真是因為老闆的剝削、壓榨嗎?

其實,並不是。

訂單減少,工廠卻很多,技術參差不齊,為搶訂單導致價格戰,使市場行情混亂是一大主因。

我們可以看看某地機加工設備報價表:

傳統機加工車、銑、磨只剩“老頭”,這待遇有點看不下去


傳統機加工車、銑、磨只剩“老頭”,這待遇有點看不下去


傳統機加工車、銑、磨只剩“老頭”,這待遇有點看不下去

也許,很多同行的朋友看到這個報價會認為不可思議,有這麼高嗎?就是這樣,加工廠表示依然有點扛不住。

很多地方連這個價格的一半都不到,依然接不到訂單。

還有部分加工廠直接按重量、材料計算加工費,以此來吸引小批量、單件客戶訂單。

加工費=零件用料X材料價格X3~3.5

傳統機加工車、銑、磨只剩“老頭”,這待遇有點看不下去

綜上,現在的機加廠從事車、銑、磨的基本都是以前的老師傅,不是因為工資高,而是因為沒辦法。他們所有青春都獻給了這個行業,除了這些他們別的也不會。

工資高低都沒辦法,都得幹下去,這就是現狀。

其實,對於一切機械行業的基礎,機加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無能為力,總歸有點難受與不捨。

對於機加工及傳統加工行業,該何去何從?

萬能的網友有何妙計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