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古裝喪屍劇,為何玄彬、張東健的《猖獗》不及《王國》?

隨著網飛劇《王國》的熱播,同為韓國古裝喪屍電影的《猖獗》也再次走進觀眾的視野。

脫胎於《釜山行》團隊的《猖獗》,並沒有像《釜山行》那樣,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豆瓣評分5.9,口碑一度遭遇滑鐵盧的《猖獗》到底輸在何處?

同為古裝喪屍劇,為何玄彬、張東健的《猖獗》不及《王國》?

《猖獗》電影海報

《猖獗》同《王國》的故事情節大致相同,藉助喪屍來謀政變的宮鬥劇主線。

庶子李清在接到世子的託孤遺信後,立刻從清朝返回朝鮮。在返回的過程中,李清一行遭到喪屍的襲擊。在世子家僕的保護下,李清踏上了回宮之旅。而此時的王宮正在密謀著一場政變……

同為古裝喪屍劇,為何玄彬、張東健的《猖獗》不及《王國》?

李清(玄彬飾)

手握兵權、權傾朝野的兵曹判書金子俊,暗中豢養喪屍。引誘王的妃子被喪屍咬後,放回宮中成為王身邊的定時炸彈。毫無防備之心的王被咬後,金子俊立刻釋放大量喪屍,謀奪政權。

同為古裝喪屍劇,為何玄彬、張東健的《猖獗》不及《王國》?

李清(玄彬飾)與金子俊(張東健飾)

統觀《猖獗》,依託朝鮮的時代背景,集結了古裝、喪屍、政鬥、武打等眾多新鮮元素,再加上藉助《釜山行》團隊的操刀,本應在電影市場上大放異彩,為何卻口碑平平?

下面將為您盤點《猖獗》的三大槽點。

情節推進:略顯拖沓

在《猖獗》中,導演著墨過多地去刻畫玄彬飾演的庶子李清,對於世子之死,世子下臣的“叛亂”等導火索式情節反而一筆帶過。

一邊凸顯著細節肥大症的弊病,一邊對於重要情節過於精簡。

反觀《王國》情節推進相當緊湊,一集的容量就可以讓大反叛發病而亡。

同為古裝喪屍劇,為何玄彬、張東健的《猖獗》不及《王國》?

《猖獗》單人電影海報

情節是影視藝術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情節的推進是決定電影節奏、觀眾觀賞效果的中心。如果電影中的情節拖沓則會使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喪失對電影內容本身的興趣。

《猖獗》雖為喪屍劇,可是在電影中卻沒有營造出緊張刺激的環境氛圍,也沒有給予觀眾足夠的恐懼心理和代入感。

人物塑造:個人英雄主義

美國喪屍劇的成功推進了亞洲喪屍主題電影的進程,《釜山行》的大獲成功更是激發了韓國喪屍電影的進一步發展。

《猖獗》沒有延續《釜山行》中的人性主題,反而是過多地高揚個人英雄主義,成為美國個人英雄主義電影的簇擁者

在《猖獗》中,金子俊放出喪屍,妄圖奪權。李清一行人為了維護王國和統治,想要把喪屍聚集起來,一舉燒殺。

在這段電影中,李清一人殺入喪屍群中,在宮中大殿擊鼓引屍。一人單挑數不清的喪屍,加上花裡胡哨的武打動作,仍然能全身而退。

同為古裝喪屍劇,為何玄彬、張東健的《猖獗》不及《王國》?

“全身而退”的李清

這在某種程度已經違背了影片中所構造的內在邏輯和喪屍的角色設定,消解了影片前半段埋下的情節伏筆,反而略顯唐突地讓個人英雄主義出現在喪屍電影中。

主題意指:難以突破宮鬥劇模式

《猖獗》同《王國》相似,都是將故事發生的背景放在李氏朝鮮時期,將喪屍出現的原因歸結於政治鬥爭和權力爭奪。

同為古裝喪屍劇,為何玄彬、張東健的《猖獗》不及《王國》?

《猖獗》在構建情節時,既沒有將這一元素充分利用起來,營造謀權的政鬥劇氛圍,也沒有突破宮鬥劇模式,去探索喪屍遍野下,人性的更多可能性……

影片始終沒有脫離宮鬥劇爭權奪利的情節安排,最後也同樣沒有交代這個王朝最終的命運與走向,顯得有些戛然而止。



我是約克鎮的影音室,和我一起來看電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