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願你家園依然

總有一些記憶永遠鐫刻在我們的腦海中,那些記憶有感動、有淚水也有期盼。從今天起,開始發佈我曾經的戰友兄弟們的一些作品。既有我們穿軍裝的那段青春歲月點點滴滴,又有我們離開綠色方陣後在茫茫人潮中的人生感悟。無論是什麼,經歷過得就是最好的。祝願戰友們,祝願兄弟們!謹以此係列文章紀念我們的軍旅生涯


《月亮與六便士》:願你家園依然

《月亮與六便士》:願你家園依然

《月亮與六便士》:願你家園依然

《月亮與六便士》:願你家園依然

《月亮與六便士》:願你家園依然

《月亮與六便士》:願你家園依然

有的人是被生錯了地方,他們在機緣巧合之下,被帶到某個環境裡,但是他們始終思念著心中的故鄉,雖然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它位於何方。

(一)

斯特里克蘭德是一個徹底的混蛋。

在別人眼裡他自私、無情、沒有半點責任心,他拋妻棄子,傷害關心他的人,破壞對自己伸出援助之手的一個善良之人的家庭,卻從來沒有受到良心的譴責。

甚至當一個深愛他的女人因他自殺,他的內心也未曾感到絲毫內疚與折磨。

斯特里克蘭德是一個純粹的瘋子。

在那條追尋精神家園的路上,他一個人孤獨前進、逆流而上,從未被沿途的風景所羈絆,也從未陷入任何繁華塵世對他設下的圈套,彷彿從一出生就是為了那段旅途。

儘管艱辛,儘管得不到世俗的承認與理解,哪怕自己也不清楚能否達到旅途的終點,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走了下去,獨自承受著身前的阻力和身後的拉力,緩緩前進著,一走就是一輩子。

斯特里克蘭德是一個偉大的天才。

當夢想中的伊甸園被自己親手呈現在面前,他便達到了人生的彼岸,數十年的堅守終於結成了果實。

當那副他耗盡畢生力氣成就的曠世鉅作化為跳躍的火焰,他的靈魂便隨之一起升騰,在另一個世界與其融為一體。

直到這時,人們才突然發現,潦倒與偉大、卑微與善良、仇恨與熱愛,原來可以這樣毫不排斥的共存於一顆心中。

(二)

小時候,人總是單純的。

渴望著鮮花與白雲,暗戀著鄰居家的女孩,總喜歡光著腳在陽光下肆無忌憚的奔跑,更發誓要做生活的強者。

可越接觸生活,就把自己過得越來越像生活。

現實、良知、規矩、父母的期望、旁人的眼光、世俗的觀念,種種來源於生活的一切壓在頭頂,讓自己再也看不清當初的藍天白雲。

於是,應該是怎樣?你該幹什麼?大家在幹什麼?這一系列早就設計好的路徑成為了大多數人信奉的“自然規律”。

不按此進行,路線稍微偏移,便會有成百上千張口、紛至沓來的手幫著你校正航向,走上所謂的“正軌”。

你才會驚奇的發現,原來那些萌生於自己意識形成之初的概念,要麼會逐漸模糊消散直至滅亡,要麼等待宇宙的宣判、末日的終審,這個世界根本容不得它們存在。

而斯特里克蘭德是幸運的,年近40的他放棄一切、揹負著眾多的謾罵指責,勇敢地走出舒適區,向著思念的“故鄉”飛奔而去,一路荊棘坎坷、一路風雨無阻。

這在別人眼中看似荒誕的行徑,其實是一種必然。

醞釀了幾十年的情緒終究會有爆發的一天,指引著他的使徒完成那段朝聖之旅。

(三)

我是個年近三十還未成家的人。

父母和朋友總會勸我,娶妻生子這是你人生必經的階段,也唯有這樣才能稱為完整的人生。

我很感激也很感謝,但我不敢苟同。

什麼叫“完整”,在我的觀念中,既然上帝愛著每一個人,那他決不會對任何一個人設下任何一種絕對的生活模式,更不會有什麼是“必須為之”的天道人道,每個人所經歷的一切就是他完整的人生,哪怕只有一天甚至一個小時的生命,由生到死,也算完整。

而現存於世、清晰明瞭的類似於“完整”觀念,皆源自於從古至今趨於大眾化、固定化、套路化的思維定勢,是一種多數人不知到因卻有了果的反常邏輯。

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想法奇特每每被視為異端學說,特立獨行常常被歸為有悖倫理,鶴立雞群往往被看作邪惡化身,這股力量無形,卻無處不在,且往往強大到難有力量能與之抗衡。

我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著,大部分人就在這種無法描述的“強權”下順從者,放棄了追求的同時,也就放棄了自己原本的靈魂,不知該何去何從。

於是,世界趨於大同、人們所求一致,這個星球也往往就在這種平衡的秩序中痛失了不少偉大靈魂和時代巨人。

(四)

《生而為人》這首歌,一開始就唱到,曾經說過不會抽的煙,都已經吸進肺裡好幾年;曾經的夢想天真無邪,到後來滿腦子都是為了錢。

曾經和後來之間的天塹,似乎在大多數人的生命中生出了年輪,而隨著年月的增長,這個口子便被越撕越大,且永遠不再相交,我們最終還是離最初的初心越來越遠。

而對於諸如斯特里克蘭德一類的幸運者,他們並非想出類拔萃、與眾不同,只是因為心底有一個聲音,在一個個白天黑夜中深情的呼喚著他,一遍又一遍。

他們當然也會彷徨、也會失落,然而當他們意識到無法違背自己的內心去順從這個世界的時候,便橫下心踏上了一條僅僅屬於自己的道路。

但真正做出這一決定需要多大勇氣,我作為旁觀者毫無發言權,更不忍擅自闖入他們的內心去直視那一切。

(五)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這個世界,確實有著太多遺憾與錯過,我們無法說清楚,那究竟是咎由自取還是命運使然,究竟是正確又或者是錯誤。

只因無論怎樣選擇,總會有一些東西會被拋到身後,而若干年後,也許是床下木箱裡落灰的吉他,也許是大街上一個賣藝的流浪者,又或者僅僅是一副曾經熟悉的面容,都會不經意勾起那些塵封的往事和被深深埋在記憶中的記憶。

我的母親已年近60,上個世紀80年代,她內心的渴望只是擁有一臺縫紉機,開一家縫紉店,多麼渺小且微不足道的夢想。

可為了這個家庭,為了兩個孩子,她藏起了內心的一切,盡力扮演著妻子、母親的角色,而事實也證明,她做得很好,她依然感覺幸福。

雖然現在縫紉機已經不常見,但母親那些關於縫紉機的故事卻依然沒有消失。

而我,也不敢擅自闖入這樣一顆擁有平凡生活的的內心,因為我知道,只要涉及到選擇,那顆心上必然會有空缺,既然已經無法彌補,那也就敬而遠之,不要去輕易觸碰。

由此,我也知道,無論是堅守內心與現世背道而馳的獨行者,還是立足現實活在當下的平凡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著遺憾,當然,也有著光亮。

所以,我寫這段文字,不是讓誰去刻意追求什麼,而是希望你,心中的家園依然,也希望你,不要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