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插入視頻


▲Apple智能家居 視頻


學會導言


隨著人們對科技的依賴與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智能化家居”一直是近年來大受矚目的議題,其終極目標是為人們打造舒適、安全、健康、高效、便捷的生活環境。各大廠商推出的智能化生活概念視頻,讓我們一直有種全面智能化的生活即將到來,甚至已經到來的錯覺,但且不論目前開發出來的產品成熟度如何,由於標準化與兼容度不足,各種產品沒有辦法互相串連,反而造成使用上更多不便,因而許多C端用戶都是淺嘗即止。其實,智能化家居能否真正為人類生活提供所需,而非零散而看似雞肋的功能,建築裝修業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

前言

2020鼠年春節前,為了參觀IBS(美國國際建築材料展覽會)及KBIS(國際廚房衛浴展覽會)在拉斯維加斯的聯展,藉機觀察了美國家庭及旅館智能化發展的現況,因而有了這篇文章的感悟,分享給大家。


兼顧傳統與智能設備的

相容度,令人驚豔的巧思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1.插座蓋板上加上USB的插座,就跟機場及飛機上充電裝置近似。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2.開關面板上也可以加上感應式的夜燈,面板的左下角就是紅外線感應器,可以達到一物多用的效果,另外也避免了再拉一路電的浪費,這從環保綠能的角度來看,是值得鼓勵的。

先從智能家居的概念說起…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1980年代,日本建設省就推出了家庭總線系統(Home Bus System)的概念,有些類似於汽車的CAN Bus。通過中控系統,讓整個家庭的電氣設備組成了一個局域網,各種傳感器聯動,牽一髮動全身,房屋變得擬人化,更好地服務人類的生活,這顯然是一個趨勢。美國在30年前亦興起過一波Smart Home的熱潮,整個屋子是由電腦cable走線,那時的電腦線口徑粗、體積大,並不是很方便。直到後來有了WiFi無線裝置之後,再加上物件本身越加輕薄短小,才有明顯的進展。本文的目的就是宣揚普及建築智能化的概念,讓它早日普及到國內的各個空間場所。

為何智能化家居的概念一直無法真正普及?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春節之前,在上海參觀了一棟新建尚未交屋的頂級豪宅,2000平方米,建材設備五金都使用最好的東西,但是智能化自動化的程度並不夠。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之前也關注國內小米的產品,小米長久以來都涉足智能家居家電領域,例如智能檯燈、智能手錶、智能掃地機、智能機器人小艾等等產品。它也學習了美國亞馬遜使用機器人來做控制中樞,實踐開關電器以及不同情景化的需求。目前這些產品在準確度仍然不夠,但在研發的推陳出新與產品的迭代下,進展快速,相信在技術上的突破指日到來。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真正的問題其實不在於技術無法達成,而在於配套措施不夠完善。各種智能產品之間的聯動、中控是否能夠統一?或是每個品牌每個產品各行其是?在做設計裝修時,能否在最開始就將相關必要的因素考慮進去,一如中央空調般,能夠整體控制?說到底,智能化家居不是沒有產品,也不是沒有市場,而是對於產品的買單者而言,使用起來不夠便利。這就背離了當初產品設計的概念。這裡又會牽扯到標準化的概念,就好似之前充電接頭還不能實現最大程度的統一,出門帶的線加總起來可能會佔隨身行李的一半,這樣的情景,想必大家都經歷過。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廠商有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但國內小米也已速投入,並且深入智能電器的領域。看到多家主流廠商的投入,可以想見未來這個領域應是發展快速,市場潛能龐大。

拉斯維加斯旅館臥房智能化系統實地的落地觀察記錄

1.電器空調皆已實現智能化,電器在物聯網的觀念下,大都內置晶片與WiFi相連,控制中樞有兩個,一是由PAD按鈕控制,二是由機器人依語音來控制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pad homepage 中樞按鈕控制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Amazon Alexa 語音中樞控制


2. 各個電器單元都可聯網,如房間外的隱私提示及電玲、房內窗簾馬達、燈光、空調、時鐘、風扇、咖啡壺、熱水壺等等。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空調溫度控制(見上圖)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燈光控制(見上圖)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隱私控制,在門外可看“請勿打擾“,

“請來清掃“的提示。圖中右邊的是房門卡的感應器。


3. 除了中樞控制之外,各個空間牆上也有個別的控制開關,作為另外選項。例如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牆上的燈光控制以及隱私/服務提示的按鈕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牆上的燈光開關以及夜燈開關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牆上窗簾開關,分為布簾以及紗簾。

圖下方是房間燈光開關


4. 再看一些細節,桌上的檯燈是藉助一個長方形盒作為媒介來控制,這個媒介就是控制器。放在臺燈插頭以及牆壁插座之間,接收WiFi的信號,作為開關。在所有電器內置芯片的物聯網世界真正到來之前,這個媒介可將傳統電器與WiFi相連,在目前過渡期中,是個聰明的發明。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電器wifi控制開關,

置於傳統電器插頭與牆壁插座之間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電器wifi控制開關撥離狀況

其他細節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圖:典型的美國住家天頂


tip 1:東西方住家燈光設計有一個本質上的不同點。在美國天頂很少放光源,大部分會是檯燈壁燈;東方則是反之,每個房間都有頂燈以及射燈,檯燈壁燈只是作為補助。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tip 2:上圖可見分離式空調機櫃的隱藏方式。空調機的控制面板就在櫃門的表面,另外,也可經由pad及機器人控制,櫃子亦可上鎖控制,需要維修的時候再行打開。空調機對外牆,經軟管排氣及吸取新鮮空氣。


總結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過去傳統中看到的智能化情景控制,和以上介紹的效果差異不大,只是缺了語音控制及WiFi控制這兩個科技。以前會看到很多線頭拉到情景控制板的後面,且費心將它們藏好,否則很不美觀,如今一切看起來,都變成輕薄短小,歸功於不用拉線即可達成效果的WiFi日益普及。試想,當物聯網更加普遍,每個設備、器物都有芯片與互聯網相連,並且各種不同品牌的電器可以使用同一套中控。因而,你可以到家半個小時之前,就用手機跟機器人Alexa或小艾吩咐煮咖啡、開燈、開暖氣、關窗簾、開音響、澡盆放熱水等,而不用再打開許多app,一個個下指令。這才真正達到智能化家居所想要的目的:讓人類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適、安全、健康、高效、便捷。從複雜線路到物聯網,走了三十年。但筆者相信不出十年,真正的智能化家居概念必會普及,驗證了那句永垂不朽的名言:明天更美好。


陳平,建築學士,留美俄亥俄州立大學營建管理以及史坦福大學工程經營管理雙碩士。1994年由美國到上海創立康新(中國)設計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退休之後創立了1m公益及1m建築裝飾沙龍學會。


往期精選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1m 專欄 】迎向國家區塊鏈大戰略,建築業準備好了嗎?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1m 專欄】建築行業數字化三部曲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1m 專欄】現金為王!築造企業避免倒閉的秘笈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1m 講堂】“領導力是什麼?招好人,教好人,送好人”。人力資源主管上線啦!


【1m 專欄】前進拉斯維加斯,實地探訪智能家居30年來落地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