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朱自清《背影》

相信很多看過電影《比海更深》的觀眾都知道,電影中“父親”一角並沒有出現,屬於隱性的存在;相對於電影中真真實實出現的母親而言,父親似乎是活在眾人的回憶中,但就是這樣一個隱性的存在由始至終推動著劇情的進一步發展,而我理解“比海更深”中的含義中,除了親情、愛情、人生不如意等等之外,還應該包含了父愛,雖然電影中的父親並不是那麼的完美,但不可否認的是“比海更深”的愛是來自電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父愛如山!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比海更深》海報

在是枝裕和的電影裡,每個角色看似不經意的日常對話,卻盡是出自大師之手的精心鋪陳,進而傳遞親情的價值及生命的道理。《比海更深》的是枝裕和一如既往不溫不火、不疾不徐,講述昔日獲獎作家、如今兼職當偵探過活的良多(阿部寬 飾)和前妻響子(真木陽子 飾)及兒子真吾(吉澤太陽 飾)因為一場颱風來襲,經由母親淑子(樹木希林 飾)的推波助瀾下難得住在一起,隨著電影的進展,慢慢揭開良多父親的事,明明已經去世的父親,卻從頭到尾貫穿於電影的進展中......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著名導演是枝裕和


不得不成為的父親模樣

“父親”為是枝裕和電影中一個不能忽視的話題,畢竟要說一個家族的故事,父親是個不可或缺的角色,父親的在場或不在場都在影響主角的命運(有時候主角也是父親),而在是枝裕和眾多描述到父子關係的電影中,都出現了不同的父子模樣。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阿部寬在電影中飾演良多

電影《比海更深》中描述了兩對父子,一對是主角良多和真吾,另一對是良多和他去世的父親。良多年輕時希望成為公務員,因為不想變得像他父親一樣一事無成、爛賭、害母親受苦。然而人到中年的他,婚姻失敗、事業停滯,變成一個爛賭、沒有職業操守的卑鄙大人。彷彿在悲劇中極力迴避悲劇發生的人,最終還是捲入了悲劇的漩渦之中,而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到底哪裡出錯了。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阿部寬飾演的良多

父親的陰影一直在壓迫著他,因他心裡不想變得像父親,而現實的他卻無可奈何地步父親的後塵,於是他只能辯駁他的情況與父親不同。可悲的是他的兒子真吾同樣抗拒變得像良多,當他聽到祖母說他有文才的時候,他一臉不安,彷彿那是一個詛咒;更加諷刺的是真吾的志願也是當個公務員,他在“不想變成父親”和“將來的志願”這兩方面簡直與他父親一模一樣。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比海更深》劇照

另一部電影《步履不停》與《比海更深》有相近的劇情結構,主角(同樣叫良多)一家回到母親的家度過了一夜,然後在那個場域之中,不同角色組合展開對話交流,不過《步履不停》卻展現了另一種父子模樣。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步履不停》的父與子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步履不停》阿部寬還是飾演良多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田中祥平飾演橫山淳

與《比海更深》相反,《步履不停》述說的其實是崇拜父親的故事。《步履不停》中良多的父親是診所醫生,是個在街坊之間受敬重、在家人之間充滿威嚴的存在。良多小時候的志願是成為醫生,這是出於他對父親的崇拜,想討好父親的原故,然而父親的目光卻一直放在比良多優秀的哥哥身上,於是他的期望落空,

崇拜最終變成了對父親的厭惡,曾經想成為醫生的念頭甚至變為他最想抹掉的過去。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步履不停》的爺孫倆

橫山淳不是良多的親生兒子,他不叫良多做父親而叫良仔,但在良多的家人面前還是會叫他父親(成熟世故的一面其實與《比海更深》中的真吾頗像),他雖跟母親說不太記得生父,但其實在他心底裡沒有忘記,他想成為鋼琴的調音師就是由於他生父是調音師。

兒子或多或少也被父親所影響,縱然我們不知道將來的他會變成怎樣的人,但此刻的他其實和年幼的良多很相似,也是一個父親的崇拜者。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步履不停》中的父與子


重溫與父親相處的舊時光

《比海更深》中,被良多敲詐的高中生對良多怒吼,不知良多以前曾否對自己父親喊過同樣的話,兒子卻告知爺爺說你很討厭他。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比海更深》吉澤太陽飾演真吾

良多回應兒子,我並不討厭你爺爺啊。良多難得見兒子,帶他去買彩票作留念,兒子猶豫是否參與博彩,良多說我比你還小的時候就跟著父親去買彩票呢。良多懷愐小時候父親在臺風夜帶他去樓下公園躲在八爪魚滑梯裡面吃零食,適逢刮颱風他就帶兒子重溫與父親相處的舊時光,並製造與兒子一起的新回憶,而妻子亦陪伴在旁,那個短暫美好的時刻。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比海更深》劇照

後來他在祖家找到一塊墨硯,那是擅長寫字的父親的遺物。他拿去典當,估價30萬日圓,店主認得那是良多父親的寶貝就向來者再三確認︰你是逝者的兒子嗎?你父親生前說你的小說日後勢必成為經典,送了我一本,更送給了許多街坊鄰舍。店主請良多在書上簽名,並叮囑他要用父親的墨硯磨墨;良多為店主簽名後,帶走能為他解燃眉之急的墨硯,

父親看重良多的文采,良多也崇拜父親的才華,保留墨碩作紀念。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比海還深》劇照


父子矛盾如同宿命

《比海更深》和《步履不停》是兩個設定迥異卻又如此相似的故事,兩位良多由不想成為父親或渴望成為父親,到最終失敗,向著相反的方向走,父子矛盾如同宿命一樣出現在他們身上,卻都無法在父親生前解除。

而兩者不同的是,《比海更深》中的父子矛盾最終還是解除了,但《步履不停》中的良多卻沒法在父親還在生的時候好好聊一次,結果只能帶著那無法挽回的遺憾生活下去。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比海還深》劇照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步履不停》中的三代人

曾經何時,良多大概非常討厭父親的失敗。失敗在這裡是指他好賭、沒去努力養活自己和為家庭提供安穩生活,甚至他對家庭的索取遠遠大於給予,妻子比他付出的要多。而那時良多前途看似一片光明,他初出道寫的小說獲得大獎,更被同學稱譽為明日之星。順利、成功的人大概以為他人失敗皆因慵懶、懦弱而自討苦吃,所以就不能體諒失敗的人意志消沉、難以振作的狀態,更何況失敗的父親竟敢阻擋良多追求成為文學作家的夢想,他倆的關係更趨惡劣。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比海還深》劇照

直至後來,良多再沒有寫出公認優秀的小說,他吊兒郎當、生活拮据,靠做半職偵探維生,美其名是為尋找寫作靈感,妻子帶著兒子離開,並結交有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的新男友。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比海還深》劇照

在這種環境下,能令良多興奮的少數事之一是賭博,由此染上父親的惡習,時而向人借錢、回祖家偷東西拿去典當、甚至向陌生人勒索,比如乘做偵探之便,拍下富二代高中生的不光彩行為向他索錢。

良多步父親後塵,甚至比他更失敗,失意中年方才體會到,不知什麼原因,人生就此失常,我們都無法成為自己想成為的大人。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比海還深》劇照


感受:父愛如山

整體而言,《比海還深》中的父親是一個隱性存在的角色,但電影中的三代父子情寫進我的心裡,良多拒絕成為如父親一樣的人,可是他的行徑卻像是父親的翻版,同樣的真吾也不想成為如父親一樣的人,但他對勝負的毫不看重與想要成為公務員的心願,卻也跟良多如出一轍。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比海還深》中幸福的一間三口(曾經)

是枝裕和導演的作品,從來都是敘事抒情,情調明亮清淡,可是後勁卻很強,《比海還深》亦是如此,片中良多帶兒子買球鞋一幕,畫面處理的毫不煽情,我的眼淚卻忍不住掉下來,看到一個連自己都養不活的父親努力想要被兒子看重,原來是如此揪心的事;又或者狂風大作的颱風夜,父子倆晃去滑梯冒險,不只是良多想要留給兒子一個難忘回憶,同時也是良多對逝去父親的思念;又或者當舖老闆拿出良多的得獎小說請他簽名,良多才明白當年不諒解自己成為小說家的父親,原來默默對自己感到驕傲過,而良多用父親的硯臺磨墨幫當舖老闆在小說上簽名題字,又有兒子與父親合而為一的動人意義,

這一切的一切都證實了父愛的確如山,只是有時候會啟齒於口罷了。

電影《比海更深》中另一個隱性的角色—父親

電影《比海還深》海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