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1984年,日本太宰治憑藉著《如是我聞》震驚文壇,緊接著開始創作《人間失格》,書成之後,就立馬投水自盡,結束了自己敏感脆弱卻又燦爛的一生。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太宰治,日本純文學“無賴派”大師。

在日本評論家的眼中,他是陷入了虛無的大作家;

在普通人的嘴裡,最多被人提起的事蹟就是他的四次自殺。

這部遺作《人間失格》,也因此在太宰的作品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認為是作家一生遭遇與心路歷程的映射。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史鐵生曾說過:“寫作者,未必能塑造出真實的他人,寫作者只可能塑造真實的自己。”

這話用在太宰治身上可謂恰如其分,縱觀他的各部作品中那諸多角色,不啻為他自己的無數分身。

而在《人間失格》裡,這種自我寫照實在過於明顯,以至於對太宰治略有了解的讀者根本無需分析,就可以看出書中主角“大庭葉藏”其實就是“津島修治”,亦即作者本人的化身。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所謂精神病症患者,可以被視為在爭奪自我的戰鬥中不準備徹底投降的人。

《人間失格》的主角葉藏從小體弱多病,懦弱敏感,內心充滿了對人的恐懼,通過扮演“小丑”緩解內心的不安與恐懼。他從很小時候起就開始用假裝的笑臉博得家人歡心,在學校裡也是通過搞笑表演成為受歡迎的學生;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高中時代起,他經常逃學,交酒肉朋友,參加非法集會;後來與酒館服務員恆子蹈海自盡,女方身亡而他獲救,他被以教唆殺人的罪名短暫入獄;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結婚之後,純潔的妻子卻因為信任而遭到卑鄙之人玷汙令他徹底崩潰;他買春、酗酒、自殺、沉湎藥物,最終一步步走向墮落,貧病交困,最終被送進瘋人院。

他說:“碰到棉花都會受傷啊!”一個對世界觀察入微的人,偏生敏感如玻璃,一觸即碎。

如果說作家分為消極與積極派,無疑,他就是負能量爆棚的那一派。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人性真的不能深究,因為結果一定不是你想知道的。

你在讀書時在見到人性可怕,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人間失格》,是一本在大膽講真話的書。

你聰明有人說你心機重,你努力,會有人說你運氣好。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你樂觀,會有人說你虛情假意,有時候你明明就是一杯白水,卻被人硬生生逼成了滿肚子憋屈的碳酸飲料。

它十分露骨的把這個世界的陰暗面揭露了出來,將人性赤裸裸的放在了陽光下。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他說:

白天,在陽光下,大家都是冠冕堂皇的謙謙君子,是對方眼裡值得相信的朋友,在夜晚,都是一群嗜血、黑暗、狡猾、陰狠的,沒有人性的豺狼。

在他的筆下,人跟人交往,永遠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又或者是陽奉陰違,這些都是我們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承認,也沒有一個人說實話。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你能想象一個孤獨無助的靈魂,整日在這個世界遊蕩,人們面對他的祈求和痛苦時視而不見的那種場景嗎?

置身於人間,看似無異於他人一樣生存,但無法融入他們的生活。他以為處於平等的地位,可在他們臉上看到了動物般的表情。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他開始恐懼人類卻又無能為力,還委屈自己討好每個人,一旦發聲就被人間的風颳的千瘡百孔。到最後的解脫不是成了小丑,就是撒手人間。

他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但是他也在提醒著我們,如何才能不喪失做人的資格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

太宰治用平淡如水的文字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人從充滿希望到絕望再到撿回希望最後迴歸絕望的一生,

他太瞭解人生,太瞭解人性,帶來了太絕對的悲觀,這也許是太宰治的成就,或是選擇。

他把人性裡的陰暗,敏感,懦弱,頹廢,墮落太赤裸的曝光,絕望之人寫出了這本絕望之書,能讓當今社會許多人都看見自己內心的陰暗面。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同時,《人間失格》本身的內容不長,結構簡單,情節也不復雜,沒有波瀾壯闊的故事,也沒有什麼強烈的戲劇衝突。但是

它像黑洞一樣,自有一股神秘力量吸引你讀下去

如果想要讀懂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那就給自己選購一本吧,它還包括太宰治的其他《惜別》《中短篇小說》。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另外還精心搭配了《局外人》《我是貓》《月亮與六便士》,相當於一下子6本,僅需要68塊錢,一頓飯錢而已。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局外人》作者阿爾貝·加繆,生於1913年,法國著名文學家,存在主義與“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被譽為“帶著人類的荒謬性永遠在尋求答案的人”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評價加繆說:

“他作為一個藝術家和道德家,通過一個存在主義者對世界荒誕性的透視,形象地體現了現代人的道德良知,戲劇性地表現了自由、正義和死亡等有關人類存在的最基本的問題。”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我是貓》是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處女作,

特別適合生活壓力比較大的人來閱讀,它用貓的視角,幽默的語言,來解讀人類在病態世界裡面是如何生存的,在哈哈大笑中,讓你瞭解到走出所謂“焦慮”的方法。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的作品。它最棒的地方,就在於從頭到尾一貫順通,每一章節都鏈接的非常順暢,一個故事一引入下,且都十分吸引,有著一種想要馬上得到答案的探案衝動。

它告訴我們,當我們有勇氣做出選擇的時候,就已經身在生命的自由之中了。

讀完《人間失格》才明白,我一直活的很累,都是因為太敏感

現在這個社會浮躁的很,已經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看書了,利用閒暇的時間讀一讀,的確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4本都是名著,僅需68元,每本只要

十幾元,只是一頓飯錢,就可以把這幾本名著帶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