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印、王立偉在呂梁分會場參加山西省科學技術大會

3月27日,全省科學技術大會在太原召開。市委書記李正印,市長王立偉,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劉振國,市政協黨組書記張穩科,市領導李小明、劉晉萍、任磊在呂梁分會場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當今世界,科技創新日新月異,全球科技創新進入高度密集活躍期,正在深刻改變著人類思維方式、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深刻影響著全球產業和經濟格局。我們必須緊跟世界產業變革潮流,主動擁抱科技革命,加快技術迭代、產業升級,在複雜激烈的科技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贏得山西機遇。

會議指出,科技創新的競爭,實質上是創新生態的競爭。全省上下必須深刻認識到,創新生態打造事關科技創新根本、轉型綜改全局、山西未來發展,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刻不容緩、勢在必行,必須作為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任務強力推進。

會議強調,要準確把握創新生態建設的內在要求,明確我省打造一流創新生態的目標任務。就是要圍繞2025年轉型出雛型的總要求,分階段務實推進。一年要架樑立柱,三年要點上突破,五年要基本成型。

會議強調,要在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打造創新生態各項決策部署的基礎上,精準聚焦關鍵環節,著力抓好八個方面重點工作。

一是做優做強實驗室,切實增強應用基礎研究和自主創新能力。要整合提升優存量,進一步聚焦攻關方向,完善穩定支持機制,推動我省國家重點實驗室加強核心技術研發攻關;依託現有省級重點實驗室,推動創建國家級或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要發揮在晉院士重點實驗室領軍作用,加快實現具有標誌意義的自主創新突破。要探索新路擴增量,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通過自我培育、開放合作,創建重點實驗室等各類創新平臺。要聚焦戰略抓龍頭,加快山西省實驗室和省重點實驗室體系建設。要依託平臺抓攻關,完善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制度,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

二是加強中試基地建設,有力推動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要加大力度支持中試基地建設,2-3年內要實現14個標誌性引領性產業集群中試基地全覆蓋。要創新建設模式,依託重點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科技型企業形成產學研聯合體,圍繞企業發展的關鍵性、基礎性和共性技術問題,建設一批集技術集成、熟化和工程化試驗服務為一體的開放型科技成果中試基地。要鼓勵龍頭企業牽頭建立中試基地,為中小微企業開展中試熟化與產業化開發提供服務。要聚焦重點需求,完善激勵機制,促進成果轉化。

三是突出抓好規上企業創新全覆蓋,加快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深度融合。今年要把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創新全覆蓋作為必須完成的“硬核”任務。大企業要加快創建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中心、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高水平創新平臺,開展關鍵共性技術和“卡脖子”技術攻關,勇於擔當、爭創一流,實現“從有到強”的躍升。中小企業要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大企業攜手合作或配套協作,積極組建小型研發機構,開展研發活動,完成“從無到有”的突破。要進一步加大對企業研發投入、創新成果的獎勵力度,以強有力的政策支持為企業開展創新活動增前行之力、解後顧之憂。

四是率先打造若干重點產業創新生態子系統,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集群集約發展。圍繞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省委省政府將逐一研究,精準施策,精心打造產業創新生態子系統。要面向產業鏈上下游、創新鏈相關方、供應鏈各環節,按照清單化、項目化方式,實施精準培育、精準攻關、精準招商、精準引智、精準支持。要強化戰略意識、“搶灘”意識,重點選擇信創、大數據、半導體等發展勢頭強勁、未來前景廣闊的產業集群進行引領突破,示範帶動全省域、全領域構建創新生態。開發區、高新區要強化主人翁意識和精準服務意識,對龍頭企業和領軍團隊要做到一企一策、一事一議,政策打包、量身定製。

五是完善以智創城為載體的雙創體系,充分激發全社會創新的潛力和動能。要以建設山西“智創城”省級雙創中心為抓手,推動全省雙創擴規提質升級。智創城建設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要求,走專業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道路,堅持科學定位、錯位發展、協同發展。要引入國內一流雙創運營團隊,加速吸引領軍企業、頭部企業等高端雙創資源,率先在智創城形成創新生態的小氣候。要高質量推進全省雙創發展,引導支持一批高端科技人才、優秀企業家、專業投資人、高技能人才成為創新創業主力軍。

六是加力補上人才短板,以人才窪地助推創新高地建設。要創新機制用才,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加大“柔性用才、項目引才”力度,推行多種靈活用才方式。要打造平臺聚才,依託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技術創新中心、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等重點平臺引才聚才。要創優環境引才,出臺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高度重視解決人才的切身利益和訴求問題,紮實做好現行政策的兌現落實,以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要深化改革育才,積極推動高校佈局、學科學院和專業設置“三個調整優化”,提質提效抓好“人人持證、技能社會”,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實施創新型管理人才培育計劃。

七是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為築造一流創新生態提供堅強支撐。要強化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加大金融創新力度,靈活運用各種金融工具,為創新主體和產業主體提供多元化、差異化、定製化的融資服務,覆蓋科技創新活動全過程、企業發展全生命週期。要培育和壯大天使、風投、創投機構,發揮好各類產業基金作用,加強抵押擔保、信用貸款、保證保險等綜合服務,用好各類債務融資工具,強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為企業實現直接融資創造條件。

八是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激發科技創新主體的積極性創造性。要破除阻礙融通創新的機制障礙,營造有利於全社會創新活力迸發的政策環境。要深化“三評”改革,進一步把對科研項目、人才、機構的評價重點放在標誌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影響上來,放到服務轉型綜改的實際成效上來。要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進現代科研院所制度建設,加快建設掌握和引領先進技術的新型研發機構。要深化科技放管服效改革,進一步賦予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要深化科技管理部門機構改革,充分調動全省科研力量和資源,聚力打造科技新優勢,壯大產業新動能。

會議要求,全省上下要牢固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意識,進一步強化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明確職責分工,嚴格責任落實,確保創新生態打造工作落實落細。各級黨委要加強領導,各級政府要積極作為,推動形成既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特別是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親自推,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要建立完善創新考核激勵機制,強化考核督查,注意發現和使用在創新生態打造中有思路、有辦法、有成效的好乾部。要建立完善創新容錯免責機制,激勵廣大科研人員大膽創新、廣大幹部創造性工作。要講好山西創新故事,大力宣傳創新企業、創新團隊、創新人物,在全社會營造崇尚科學、崇尚創新、崇尚人才的濃厚氛圍。省委省政府決定,每兩年對優秀科技工作者、優秀科技成果和有傑出貢獻的創新型企業家進行隆重表彰。(記者 李雅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