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这个秦皇岛人被全国媒体频频“曝光”,因为一个39年的误会

过去的39年,秦皇岛有这么一个“怪老头”。

每天揣着镰刀在董家口长城上来回蹿遛,爱追着那些放羊、捡砖头、信手涂鸦、乱扔垃圾的人到处跑。可是却没有人把这个疯狂的老头儿从长城上赶下去,反而再大的腕儿见了他都得弯腰致敬。

人物|这个秦皇岛人被全国媒体频频“曝光”,因为一个39年的误会


他就秦皇岛的长城保护员张鹤珊,有人说,在长城上能见到这个老头儿,再听他讲讲长城的故事,这趟算是没白来……

// 怕丢一块砖,穿坏200多双胶鞋//


早8点,张鹤珊穿上军用胶鞋,揣上一瓶暖身小二(二锅头),一手抄起镰刀,一手将一只装垃圾的麻袋挂到肩上,唱着民歌向长城出发了。


从愣小伙儿走成了“老张头”,张鹤珊不仅不觉得自己的人生单调,反而因为能够成为秦皇岛长城保护员而异常自豪。

人物|这个秦皇岛人被全国媒体频频“曝光”,因为一个39年的误会


在他眼中,长城不止是中国伟大的历史文物,更是他们家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要保护的“至亲”。


在保护长城的14235天中,他在长城上步行的总里程相当于绕地球两圈半,光胶鞋就穿坏了200多双。他说:“长城不是我家的,但谁要动它一块砖也不成!”。

人物|这个秦皇岛人被全国媒体频频“曝光”,因为一个39年的误会


作为秦皇岛长城保护员,张鹤珊被评为了中国长城学会的首位农民会员,大家称他为“长城专家”和长城“活地图”。


自从被媒体曝光后,现在的张鹤珊俨然成为了一名网红。不仅成为各大电视台的香饽饽,还成为国内外贵宾钦点的长城解说员。可以说,如果长城上没有了这个老头儿的足迹,秦皇岛长城远没有现在这么精彩。

人物|这个秦皇岛人被全国媒体频频“曝光”,因为一个39年的误会

张鹤珊为政协委员讲解


// 村民眼中的怪人,一疯就是39年//


然而,曾经的他,在家人和村民眼中却是个十足的怪人。

23岁,别人开始立志发家致富。而他却自愿登上长城,“无所事事”,一晃就是39年。

人物|这个秦皇岛人被全国媒体频频“曝光”,因为一个39年的误会


夏天,顶着热浪,他时常被荆棘划得鲜血淋漓。冬天,大雪封山,一不小心就从山梁上滚落到山沟里。


他曾遇上过碗口粗的大蛇, 足有3米长。蛇走了,他又碰到马蜂窝,脸被蛰得像馒头,眼睛肿成一条缝……

人物|这个秦皇岛人被全国媒体频频“曝光”,因为一个39年的误会


在他看来这些都不算什么,最让他难受的是家人和村民的不理解。因为保护长城,耽误农活,家里非常困难,最窘迫的时候,他卖掉家里的粮食和老母猪,也没凑够女儿上高中的学费。


老伴儿没少埋怨他,说他办的是傻事,但他却说:“总有一天,这万里长城会作证我是对的。”

人物|这个秦皇岛人被全国媒体频频“曝光”,因为一个39年的误会


为了守护好长城,张鹤珊也没少和村里的人急过眼。由于当地村民以在长城上放羊、翻蝎子、挖药材为副业,张鹤珊守护长城无疑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附近几个村的乡亲没少戳他脊梁骨,还为他起了个外号,叫“闲事篓子”。甚至,还有人在他巡护的路上放抓野兔的“铁套子”修理他,毫不知情的张鹤珊被“铁套子”绊了个大跟头,左脚腕被勒得差点骨折。

人物|这个秦皇岛人被全国媒体频频“曝光”,因为一个39年的误会


回忆起过往的种种,张鹤珊的脸上没有痛苦,而是幸好没有放弃的释然。如今,古长城被开发成景区,村民们办起了农家乐,眼前的好日子让他们逐渐理解了他的初衷。


现在的张鹤珊,不再是曾经那个爱管闲事的怪老头,而是他们十里八乡的骄傲。村民再见到他,取而代之的是尊敬和感激。

人物|这个秦皇岛人被全国媒体频频“曝光”,因为一个39年的误会


// 我就是想干点为世人留念想的事//


然而,成名之后的他并没有放弃初衷,而是继续守护长城。他说:“我要保护长城到保护不动为止,我守不动了还有我的儿子和孙子”。他的儿子早就开始帮忙,目前他正在培养自己的孙子。


为了将秦皇岛董家口长城的历史传承下去,张鹤珊还出版了《长城民间传说》一书。

人物|这个秦皇岛人被全国媒体频频“曝光”,因为一个39年的误会

《长城民间传说》签名


问起守护长城的信念,他说:“我守护长城的初心非常简单,就是想干点为世人留念想的事儿。”


采访结束,张鹤珊和我们聊着聊着,却高声唱起了歌。他笑着说:“在长城上揣着镰刀唱歌,有时候唱着唱忘词了,走了二里地又想起来了,就接着唱”。

人物|这个秦皇岛人被全国媒体频频“曝光”,因为一个39年的误会


你瞧张鹤珊这一辈子,就是个守着长城的老顽童啊。即使是清苦的度过了这一生,依旧笑着热爱着长城,热爱着这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