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毛病又犯了 日本先是雪中送炭 隨後又在傷口上撒鹽

年初,在我國爆發疫情之初,日本幾乎是在一時間就伸出了援手,甚至在其捐出的部分物資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句子。日本政府“雪中送炭”之舉也著實賺足了我國民眾的感情:一些人甚至認為過去的事情就該讓它過去,不要總是糾結於歷史不放。而在日本疫情爆發後,我們也是捐贈不少的救援物資,由此雙方關係迅速升溫。

老毛病又犯了 日本先是雪中送炭 隨後又在傷口上撒鹽

然而,當人們對這股溫情還意猶未盡之時,日本隨後又在傷口上撒鹽。據媒體報道稱,日本政府審議並通過了新版檢定合格的歷史教科書,該教科書中明確提及了“尖閣列島”(釣魚島)屬於日本固有領土,其目的是妄圖通過篡改歷史教科書掩蓋歷史事實。與此同時,日本還不斷強化在西南諸島的軍事力量部署。據共同社3月26日報道,日本防衛省在沖繩縣宮古島駐地部署了地對空、地對艦導彈部隊,以提升日本的防衛能力。人們不禁要問的是,先是雪中送炭,隨後又在傷口上撒鹽,日本這是得了什麼病?

老毛病又犯了 日本先是雪中送炭 隨後又在傷口上撒鹽

眾所周知,日本一直有著根深蒂固的與強者為伍,利益至上的實用主義傳統。自公元4世紀初步形成統一國家後,便開始同當時的中國交往,學習漢字和儒學思想。然而,日本雖然學習了中國文字,但不等同於能夠學到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國唐朝時期的白河溝之戰,明朝時期的朝鮮半島之戰,日本的對外擴張均以失敗告終。甲午之戰僥倖獲勝後,日本又重新燃起了稱霸亞洲的野心並走上了對外擴張之路,直到太平洋戰爭失敗,使日本淪為了美國的跟班,喪失了獨立性。失去自主能力後,擴張野心已經變成了日本的“心病”。

老毛病又犯了 日本先是雪中送炭 隨後又在傷口上撒鹽

現在,看來它的老毛病又犯了。在過去10多年的時間裡,日本右翼政治家粉墨登場,開始炒作靖國神社,修改歷史教科書等問題,不斷刺激鄰國敏感神經,挑起日本國內民族主義情緒。與此同時,日本還積極迎合美國的亞太戰略,為其發展進攻性武裝力量鬆綁,並妄圖再次進行對外擴張。然而,當前日本的最大問題在於其自身衰退的不可逆轉。人口老齡化已經嚴重影響著日本,到2050年其人口將萎縮至8000萬,隨之一起變弱的將是其政治影響力、軍事和經濟實力。在這次疫情期初期,本來日本想通過舉辦東京奧運會來提振下國內的經濟,並希望通過捐贈物資吸引更多的中國人到日本消費。但天不遂人願,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日本舉辦東京奧運會被迫推遲到了來年舉行。所以,現在日本也就不再那麼擔心因修改歷史教科書而激怒中國人,進而影響其國內的經濟形勢了。

老毛病又犯了 日本先是雪中送炭 隨後又在傷口上撒鹽

綜合分析認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血的教訓和經驗告訴我們,無論在任何時候,千萬不要被對方的一些小恩小惠矇蔽了雙眼,對於日本及時伸出援手我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決不能因此忘記或者試圖抵消歷史。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從日本修改歷史教科書來看,其在歷史問題上根本就毫無悔過之心,並有得寸進尺繼續進行對外擴張的跡象和趨勢。對此,我們必須提高警惕,並適時採取必要且強有力的反制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