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戲曲要說劉秀殺功臣呢?

微笑轉身不見你


劉秀冤枉啊,是替朱元璋受過,躺槍

與劉秀有關的戲曲有《草橋關》、《斬姚期》、《打金磚》,到後來還排了《漢宮驚魂》,在這些戲裡劉秀是一個貪戀酒色、濫殺功臣的壞皇帝。

恰恰相反,歷史上的劉秀是一位勤政愛民的皇帝,他和功臣們關係也很好,後宮只有三個女人,和荒淫無道根本不沾邊。

為什麼戲曲裡會這樣歪曲劉秀呢?

據考證,這些戲都是根據一本叫《東漢通俗演義》的小說改編的,而該書的作者是明朝的謝詔。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乞丐出身,知道民間疾苦,對老百姓很好。同時,他對善於拉幫結派,巧取豪奪的勳貴階層警惕性非常高,經常藉機打壓。在明朝初年的“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桓案”、“藍玉案”中,朱元璋為了加強對朝廷的掌控能力,鞏固皇權,對士大夫階層下手過狠、殺伐過重,激怒了這些勳貴階層。

這些士大夫不敢明著對抗朱元璋,就編了《東漢通俗演義》,採取移花接木的手法,玩起了指桑罵槐的文字遊戲,由此漢光武帝劉秀躺著中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