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靈魂輕輕的說一聲|英詩選粹

對靈魂輕輕的說一聲|英詩選粹

新冠疫情升級為全球戰“疫”,截至當前,英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達14579人,死亡759人,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10個國家之一,昨天首相鮑里斯・約翰遜也被確診。

英國作為一個擁有一千五百多年詩歌傳統的國家,詩句和箴言早已融入他們的血液,本期我們一起來回顧從中古時期的喬叟到當代的20位詩人的詩歌,為英國人民祈福!

1 喬 叟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傑弗雷·喬叟(1343-1400年10月25日),英國小說家、詩人。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坎特伯雷故事集》。喬叟出生於倫敦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受過大學教育,熟悉法語和意大利語。1357年開始出入宮廷,後常出訪歐洲,在意大利接觸到了但丁、薄伽丘等人的作品.這影響了他後來的文學創作。喬叟於1400年在倫敦去世,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詩人之角"。

鳥兒迴旋曲

來吧,夏天,用你柔和的陽光

對風雪交加的天氣發動攻擊,

趕得又長又黑的夜就此逃避!

聖瓦倫丁河啊,小鳥在為你歌唱,

你戴著花冠坐在高高的雲裡:

來吧,夏天,用你柔和的陽光

對風雪交加的天氣發動攻擊。

那些鳥兒有理由不時地歡唱,

因為它們在樹叢裡找到伴侶。

啊,它們醒時唱得多幸福甜蜜:

來吧,夏天,柔和的陽光

對風雪交加的天氣發動攻擊,

趕得又長又黑的夜就此逃避!

2 莎士比亞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6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魯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熱鬧場結束了(普洛佩斯羅臺詞)

熱鬧場結束了。我們的這些演員,

我有話在先,原都是一些精靈,

現在都隱去了,變空無所有,

正像這一場幻象的虛無飄渺,

高聳入雲的樓臺、輝煌的宮闕、

莊嚴的廟宇、浩茫的大地本身、

地面的一切,也就會雲散煙消,

也會像這個空洞的洋洋大觀,

不留一絲的痕跡。我們就是

夢幻所用的材料,一場睡夢

環抱了短促的人生。

卞之琳 譯

3 蒲 柏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年5月22日 - 1744年5月30日)是18世紀英國最偉大的詩人。蒲柏的詩多用"英雄雙韻體"。他的許多詞句寫得工整、精練、富有哲理性,有些詩行幾乎成為格言。

人論(選段)

道理(書翰之一,289—294行)

整個自然都是藝術,不過你不領悟;

一切偶然都是規定,只是你沒看清;

一切不協,是你不理解的和諧;

一切局部的禍,乃是全體的福。

高傲可鄙,只因它不近情理。

凡存在的都合理,這就是清楚的道理。

王佐良 譯

4 彌爾頓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英國詩人、政論家,民主鬥士,英國文學史上偉大的六大詩人之一。代表作品有長詩《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參孫》。

致西里克・斯金納

西里克,三年來我這眼睛全失了神,

它儘管外表上沒有斑點,沒有汙垢,

被剝奪了光,已忘掉了看。一年到頭

這廢眼珠裡再沒出現過日月星辰,

再沒出現過一個男人或一個女人。

可我只堅定、忍耐、向前行。沒有抗議,

沒有反對上帝的手或蒼天的旨意,

也絕對沒有讓我的希望減少半分,

心,退縮一寸。什麼在支持我,你要何?

良心!朋友,意識到:是為了捍衛自由

我才用力過度而永遠失去了它們!

我這神聖的使命現已傳遍了全歐。

這認識會帶我——若無更好的帶路人——

走過人世的舞臺,瞎,但知足而悠遊。

陳維杭 譯

5 約翰・鄧恩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約翰·鄧恩

(John Donne,1572年1月22日-1631年3月31日), 十七世紀英國玄學派詩人、教士,被T·S艾略特特別推崇,於其中布羅茨基和這位久遠年代的異國詩人,曾在歐洲大陸游歷,也曾是宮廷中瀟灑倜儻、前途無量的紳士。

別離辭:節哀

正如德高人逝世很安然,

對靈魂輕輕的說一聲走,

悲慟的朋友們聚在旁邊,

有的說斷氣了,有的說沒有。

讓我們化了,一聲也不作,

淚浪也不翻,嘆風也不興;

那是褻瀆我們的歡樂——

要是對俗人講我們的愛情。

地動會帶來災害和驚恐,

人們估計它幹什麼,要怎樣,

可是那些天體的震動,

雖然大得多,什麼也不傷。

世俗的男女彼此的相好

(他們的靈魂是官能)就最忌

別離,因為那就會取消

組成愛戀的那一套東西。

我們被愛情提煉得純淨,

自己都不知道存什麼念頭

互相在心靈上得到了保證,

再不愁碰不到眼睛、嘴和手。

兩個靈魂打成了一片,

雖說我得走,卻並不變成

破裂,而只是向外伸延,

象金子打到薄薄的一層。

就還算兩個吧,兩個卻這樣

和一副兩腳規情況相同;

你的靈魂說定腳,並不象

移動,另一腳一移,它也動。

雖然它一直說坐在中心,

可是另一個去天涯海角,

它就側了身,傾聽八垠;

那一個一回家,它馬上挺腰。

你對我就會這樣子,我一生

象另外那一腳,得側身打轉;

你堅定,我的圓圈才會準,

我才會終結在開始的地點。

卞之琳 譯

6 布萊克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英國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義詩人、版畫家,英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偉大詩人之一,虔誠的基督教徒。主要詩作有詩集《純真之歌》、《經驗之歌》等。早期作品簡潔明快,中後期作品趨向玄妙深沉,充滿神秘色彩。他一生中與妻子相依為命,以繪畫和雕版的勞酬過著簡單平靜的創作生活。後來詩人葉芝等人重編了他的詩集,人們才驚訝於他的虔誠與深刻。接著是他的書信和筆記的陸續發表,他的神啟式的偉大畫作也逐漸被世人所認知,於是詩人與畫家布萊克在藝術界的崇高地位從此確立無疑。

歡笑歌

青青的樹林笑出了歡樂的聲音,

汩汩的流水笑出了酒渦的細紋,

輕風就用了我們的說笑來歡笑,

青青的山頭就用它滿山的鳥叫。

青草地一片青翠,笑得真清脆,

歡笑的蟈蟈兒不會在熱鬧裡打瞌睡,

我們的小瑪麗、小蘇珊、還有愛米莉,

張開了可愛的小嘴兒歌唱著“哈、哈、嘻!”

枝頭上穿插著歡笑、歡跳的彩鳥,

樹蔭裡我們擺一桌子核桃和櫻桃,

快來吧,來生活,來作樂,來跟我一起,

一塊兒歌唱可愛的合唱調“哈、哈、嘻!”

卞之琳 譯

7 華茲華斯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曾當上桂冠詩人。其詩歌理論動搖了英國古典主義詩學的統治,有力地推動了英國詩歌的革新和浪漫主義運動的發展。他是文藝復興運動以來最重要的英語詩人之一 ,其詩句"樸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為牛津大學基布爾學院的格言 。

“我好似一朵孤獨的流雲”

我好似一朵孤獨的流雲,

高高地飄遊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見一大片鮮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開放,

它們開在湖畔,開在樹下,

它們隨風嬉舞,隨風波盪。

它們密集如銀河的星星,

象群星在閃爍一片晶瑩;

它們沿著海灣向前伸展,

通往遠方彷彿無窮無盡;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萬朵,

萬花搖首舞得多麼高興。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歡跳,

卻不如這水仙舞得輕俏;

詩人遇見這快樂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躍;

我久久凝視——卻未領悟

這景象所給我的精神至寶。

後來多少次我鬱郁獨臥,

感到百無聊賴心靈空漠;

這景象便在腦海中閃現,

多少次安慰過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隨水仙跳起舞來,

我的心又重新充滿了歡樂。

顧子欣 譯

8 柯勒律治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柯勒律治,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湖畔派詩人之一。出生於牧師家庭,父母早亡。曾在劍橋大學攻讀古典文學。柯勒律治深受啟蒙主義思想影響,曾寫了《巴士底獄的陷落》等詩篇歌頌法國革命。1795年結識華茲華斯後遷居湖區潛心於詩歌創作。主要作品有《老水手謠》《忽必烈汗》等。

忽必烈汗(節選)

忽必烈汗在上都曾經

下令造一座堂皇的安樂殿堂:

這地方有聖河亞佛流奔,

穿過深不可測的洞門,

直流入不見陽光的海洋。

有方圓五英里肥沃的土壤,

四周給圍上樓塔和城牆:

那裡有花園,蜿蜒的溪河在其間閃耀,

園裡樹枝上鮮花盛開,一片芬芳;

這裡有森林,跟山巒同樣古老,

圍住了灑滿陽光的一塊塊青青草場。

但是,啊!那深沉而奇異的巨壑

沿青山斜裂,橫過傘蓋的柏樹!

野蠻的地方,既神聖而又著了魔——

好象有女人在衰落的月色裡出沒,

為她的魔鬼情郎而悽聲嚎哭!

巨壑下,不絕的喧囂在沸騰洶湧,

似乎這土地正喘息在快速而強烈的悸動中,

從這巨壑裡,不時迸出股猛烈的地泉;

在它那時斷時續的湧迸之間,

巨大的石塊飛躍著象反跳的冰雹,

或者象打稻人連枷下一撮撮新稻;

從這些舞蹈的岩石中,時時刻刻

迸發出那條神聖的溪河。

迷亂地移動著,蜿蜒了五英里地方,

那神聖的溪河流過了峽谷和森林,

於是到達了深不可測的洞門,

在喧囂中沉入了沒有生命的海洋;

從那喧囂中忽必烈遠遠地聽到

祖先的喊聲預言著戰爭的凶兆!

屠岸 譯

9 拜 倫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唐璜》等,並在他的詩歌裡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鬥一生的勇士,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併成為領導人之一。

在巴比倫的河邊我們坐下來哭泣

在巴比倫的河邊我們坐下來

悲痛地哭泣,我們想到那一天

我們的敵人如何在屠殺叫喊中,

焚燬了撒冷的高聳的神殿:

而你們,呵,她淒涼的女兒!

你們都號哭著四散逃散。

當我們憂鬱地坐在河邊

看著腳下的河水自由地奔流,

他們命令我們歌唱;呵,絕不!

我們絕不在這事情上低頭!

寧可讓這隻右手永遠枯瘦,

但我們的聖琴絕不為異族彈奏!

我把那豎琴懸掛在柳梢頭,

噢,撒冷!它的歌聲該是自由的;

想到你的光榮喪盡的那一刻,

卻把你的這遺物留在我這裡:

呵,我絕不使它優美的音調

和暴虐者的聲音混在一起!

查良錚 譯

10 雪 萊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珀西·比希·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國著名作家、浪漫主義詩人,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出色的英語詩人之一。英國浪漫主義民主詩人、第一位社會主義詩人、小說家、哲學家、散文隨筆和政論作家、改革家、柏拉圖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

無 常

我們象遮蔽午夜之月的雲彩;

它一刻不停地奔跑,閃耀,顫慄,

向黑暗放出燦爛的光輝!——但很快

夜幕合攏了,它就永遠隱去;

又象被忘卻的琴,不調和的弦

每次撥弄都發出不同的音響,

在那纖弱的樂器上,每次重彈,

情調和音節都不會和前次一樣。

我們睡下:一場夢能毒戕安息;

我們起來:遊思又會玷汙白天;

我們感覺,思索,想象,笑或哭泣,

無論抱住悲傷,或者摔脫憂煩:

終歸是一樣!——因為呵,在這世間,

無論是喜悅或悲傷都會溜走:

我們的明日從不再象昨天,

唉,除了“無常”,一切都不肯停留。

1814年

查良錚 譯

11 濟 慈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約翰·濟慈(John·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於18世紀末年的倫敦,傑出的英國詩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員。濟慈才華橫溢,與雪萊、拜倫齊名。他善於運用描寫手法創作詩歌,將多種情感與自然完美結合,從生活中尋找創作的影子。他的詩篇能帶給人們身臨其境的感受。他去世時年僅25歲,可他遺下的詩篇譽滿人間,他的詩被認為完美體現了西方浪漫主義詩歌特色,濟慈被人們推崇為歐洲浪漫主義運動的傑出代表。

夜 鶯 頌

我的心在痛,困頓和麻木

刺進了感官,有如飲過毒鳩,

又象是剛剛把鴉片吞服,

於是向著列斯忘川下沉:

並不是我嫉妒你的好運,

而是你的快樂使我太歡欣——

因為在林間嘹亮的天地裡,

你呵,輕翅的仙靈,

你躲進山毛櫸的蔥綠和蔭影,

放開歌喉,歌唱著夏季。

哎,要是有一口酒!那冷藏

在地下多年的清醇飲料,

一嘗就令人想起綠色之邦,

想起花神,戀歌,陽光和舞蹈!

要是有一杯南國的溫暖

充滿了鮮紅的靈感之泉,

杯沿明滅著珍珠的泡沫,

給嘴唇染上紫斑;

哦,我要一飲而離開塵寰,

和你同去幽暗的林中隱沒:

遠遠地、遠遠隱沒,讓我忘掉

你在樹葉間從不知道的一切,

忘記這疲勞、熱病、和焦躁,

這使人對坐而悲嘆的世界;

在這裡,青春蒼白、消瘦、死亡,

而“癱瘓”有幾根白髮在搖擺;

在這裡,稍一思索就充滿了

憂傷和灰色的絕望,

而“美”保持不住明眸的光彩,

新生的愛情活不到明天就枯凋。

去吧!去吧!我要朝你飛去,

不用和酒神坐文豹的車駕,

我要展開詩歌底無形羽翼,

儘管這頭腦已經困頓、疲乏;

去了!呵,我已經和你同往!

夜這般溫柔,月後正登上寶座,

周圍是侍衛她的一群星星;

但這兒卻不甚明亮,

除了有一線天光,被微風帶過,

蔥綠的幽暗,和苔蘚的曲徑。

我看不出是哪種花草在腳旁,

什麼清香的花掛在樹枝上;

在溫馨的幽暗裡,我只能猜想

這個時令該把哪種芬芳

賦予這果樹,林莽,和草叢,

這白枳花,和田野的玫瑰,

這綠葉堆中易謝的紫羅蘭,

還有五月中旬的嬌寵,

這綴滿了露酒的麝香薔薇,

它成了夏夜蚊蚋的嗡縈的港灣。

我在黑暗裡傾聽:呵,多少次

我幾乎愛上了靜謐的死亡,

我在詩思裡用盡了好的言辭,

求他把我的一息散入空茫;

而現在,哦,死更是多麼富麗:

在午夜裡溘然魂離人間,

當你正傾瀉著你的心懷

發出這般的狂喜!

你仍將歌唱,但我卻不再聽見——

你的葬歌只能唱給泥草一塊。

永生的鳥呵,你不會死去!

飢餓的世代無法將你蹂躪;

今夜,我偶然聽到的歌曲

曾使古代的帝王和村夫喜悅;

或許這同樣的歌也曾激盪

露絲憂鬱的心,使她不禁落淚,

站在異邦的谷田裡想著家;

就是這聲音常常

在失掉了的仙域裡引動窗扉:

一個美女望著大海險惡的浪花。

呵,失掉了!這句話好比一聲鍾

使我猛醒到我站腳的地方!

別了!幻想,這騙人的妖童,

不能老耍弄它盛傳的伎倆。

別了!別了!你怨訴的歌聲

流過草坪,越過幽靜的溪水,

溜上山坡;而此時,它正深深

埋在附近的溪谷中:

噫,這是個幻覺,還是夢寐?

那歌聲去了:——我是睡?是醒?

查良錚 譯

12 艾略特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英國著名現代派詩人和文藝評論家。英國20世紀影響最大的詩人。

眼睛,我曾在最後一刻的淚光中看見你

眼睛,我曾在最後一刻的淚光中看見你

穿越在界限之上

在死亡這畔的夢國裡

黃金時代的景象再現

我看到了眼睛,但沒有淚水

這是我的苦難

這就是我的苦難

眼睛,我不該再次見到你

目光堅毅的雙眼

眼睛,我不該看見你,除非是

在死亡的另一王國的門口

那兒,正如這裡

眼睛會持久一些

淚水也會持久一些

並將我們一起當成笑柄

綠豆 譯

13 狄蘭・托馬斯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狄蘭·托馬斯,人稱"瘋狂的狄蘭",英國作家、詩人,代表作《死亡與出場》、《當我天生的五官都能看見》等。托馬斯很早就表現出對於文學的特殊興趣,中學的時候曾擔任學校刊物的主編,並發表了一些詩作。1946年發表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詩集《死亡和出場》,評論界普遍認為他是繼奧登以後英國的又一位重要詩人。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雖然智慧的人臨終時懂得黑暗有理,

因為他們的話沒有進發出閃電,他們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過去,高呼他們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會多麼光輝地在綠色的海灣裡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並歌唱過翱翔的太陽,

懂得,但為時太晚,他們使太陽在途中悲傷,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嚴肅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視覺看出

失明的跟睛可以像流星一樣閃耀歡欣,

怒斥,恕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親.在那悲哀的高處.

現在用您的熱淚詛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巫寧坤 譯

14 R.S. 托馬斯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R.S.托馬斯(Ronald Stuart Thomas,1913-2000),威爾士詩壇泰斗,二十世紀最強硬,最純潔,最持久的抒情詩人之一。

農 村

談不上街道,房子太少了,

只有一條小道

從唯一的酒店到唯一的鋪子,

再不前進,消失在山頂,

山也不高,侵蝕著它的

是多年積累的綠色波濤,

草不斷生長,越來越接近

這過去時間的最後據點。

很少發生什麼;一條黑狗

在陽光裡咬跳蚤就算是

歷史大事。倒是有姑娘

挨門走過,她那速度

超過這平淡日子兩重尺寸。

那麼停住吧,村子,因為圍繞著你

慢慢轉動著一整個世界,

遼闊而富於意義,不亞於偉大的

柏拉圖孤寂心靈的任何構想。

15 哈 代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托馬斯·哈代,英國詩人、小說家。哈代一生共發表了近20部長篇小說,代表作有《德伯家的苔絲》、《無名的裘德》、《還鄉》和《卡斯特橋市長》等。哈代是橫跨兩個世紀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創作以小說為主,繼承和發揚了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學傳統;晚年以其詩歌開拓了英國20世紀的文學。

朦朧中的畫眉

當森林隱入灰濛濛的薄霧

我斜倚在一道樹籬的門上。

冬日裡殘存下來的景色

使白天那微弱的眼光孤寂,淒涼。

糾纏的枝藤在天下刻下道道痕跡

象破琴上斷下的根根琴絃。

住在周圍的人們

都已經圍在他們家中的火旁。

大地鮮明的輪廓

彷彿是這個世紀歪斜的屍體,

它的墓地是多雲的天空

它的輓詞是陣陣清風。

胚芽和誕生的古老的脈搏

已緊緊地收縮、乾枯。

大地上的每一顆心靈

似乎都象我一樣失去了熱情。

突然,從前方光禿禿的樹枝上

飛出一個聲音

似滿腔熱情的禱

充滿了無限歡欣,

一隻年老,瘦小,憔悴的畫眉

披一身被風吹亂的羽毛。

已經選定了這種方式

將靈魂投入朦朧的懷抱。

簡直沒有理由

把這般迷人的歡樂之聲

留給遠方的,鄰近的

人世間的生靈,

以致我認為它那顫抖著的,

幸福的,告別的歌聲,

包含著某種神聖的希望。

它知道這希望,而我卻沒有感知。

曹明倫 譯

16 泰德・休斯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泰德·休斯,英國現代派詩人,是二戰後英國文壇上湧現出來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自1957年因發表詩集《雨中鷹》而一舉成名之後,給英國文壇帶來一股清新之風。他的詩,打破了傳統詩歌平板,陳滯的修辭傳統,力主用直白,強烈的語調錶現深刻的內在情緒。另一方面,它的詩,與本世紀初興起的現代主義流派又有本質不同。現代主義那種晦澀難懂的詞句,在休斯的詩中是看不到的。但他卻吸收了現代主義的內涵。在他的詩中,大量使用意象作為象徵,以說明其本人對於某些社會現象的看法,從這一點來看,他又是屬於現代派的。

三月的河

眼下這條河是豐盈的,但她的聲音低沉,

這是她皇上——大海

微服出行,走過鄉鄉村村。

如今河水枯了。沒有歌聲,只有叨叨不絕

的輕輕絮語。

冬天的洪流毀了她

她蹲在髒亂的河岸之間,擺弄她的破爛。

如今她又豐盈了。深沉的合唱。

那是天上幹活的高聳的雲彩

到海上度假來了。

河水又枯了。一身瘦骨嶙峋

她從漂白了的浮漂物的枯發中向上窺視,河床充塞著枯枝,怪寒傖的。

如今河水又豐盈了,收集了披巾和礦物質。

雨水帶來了豐饒,但她拿走了百分之九十

九,

只留下百分之一給田野,讓它活下去。

如今她又枯下來了。如今她思念東風成疾。

她在坑坑窪窪裡縮成一團。刺眼的陽光使

她頭疼。

她的魚全沒了。她顫慄。

如今她又一次豐盈起來。她望著自己的土

地。

一叢毛茛從她的皺摺中潑出來,明亮得遮

掩不住。

一條鮭魚,一隻硬銀塊似的母豬

瞪大眼來瞅她。

袁可嘉 譯

17 奧 登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威斯坦·休·奧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20世紀上半葉最有影響的英美詩人之一。

阿喀琉斯之盾

她從他肩上看過去

尋找葡萄和橄欖、

大理石、秩序井然的城市、

深紅色大海上的船帆;

但是,在閃閃發光的金屬上

他的雙手放下的卻是

像鉛塊一樣的天空

和人造的荒涼的空地。

毫無特色的平原,發黑、光禿,

沒一片草葉,沒有鄰居的足跡,

沒東西進餐,沒地方就坐;

然而在那空寂的荒地

難以理解的眾人卻在聚集,

百萬隻眼睛,百萬雙靴子,

沒有表情,列隊等待著一個標記。

沒人露面的聲音從空中飄出,

統計資料表明,有些原因。

說出來像這塊地方一樣乾燥、平板;

不愉悅任何人物,不討論任何事情,

一隊接著一隊,迎著雲霧般的灰塵,

他們齊步走開,忍受著一個信仰:

他們結果必然會在某處遭難。

她從他肩上看過去

尋找宗教儀式上的虔誠、

戴上了花環的白衣姑娘、

奠酒以及別的祭品;

但是,在閃閃發光的金屬上

本來應該是祭壇,

可是在他那搖曳的爐火下,

她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有刺的鐵絲困住了專橫的地方,

煩躁的官員們躺在那兒(說著趣聞),

天氣炎熱,哨兵們汗流浹背;

一群正派的普通百姓,

從外面觀看,既不移步也不出聲。

就像三個暗淡的圖像,

筆直地綁在釘於地上的木樁。

這個世上的群眾和帝王,

都有著分量,而且分量始終一樣,

但都躺在別人的手上;他們渺小,

不能期待幫助,也沒有人肯來幫忙;

他們敵人想做的一切已經做完;

他們的羞恥無與倫比;失去自尊,

在肉體死亡之前,靈魂就不再生存。

她從他肩上看過去

尋找比賽中的運動隊員,

尋找扭動腰肢的男男女女,

甜甜蜜蜜地起舞翩翩,

快速、快速地合著音樂的節奏;

但是,在閃閃發光的盾牌上,

他的雙手佈置的不是舞廳,

而是佈滿枯草的田地的荒涼。

一個衣著襤褸的頑童,

在那空地漫無目的地獨自閒逛;

一隻烏兒從真實的石頭上溜之大吉;

兩個姑娘遭到強姦,兩個少年殘殺第三,

這就是他看到的公理,他從未聽見,

任和世界會信守諾言,

或任何人因別人痛哭而嗚咽。

鍛造武器的赫準斯托斯,

長著薄嘴唇,離去時蹣蹣跚跚;

胸膛閃閃發光的忒提斯——

灰心喪氣地大聲哭喊,

責怪上帝遷就她的兒子——

力大無比的阿喀琉斯,

他鐵石心腸,殘忍地殺人,

但他已經無法永生。

18 拉 金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1922-1985),英國詩人。1922年8月9日生於考文垂。1943年畢業於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曾先後工作於威靈頓(1943-1946)公共圖書館以及雷斯特(1946-1950)、貝爾法斯特(1950-1955)、赫爾(1955-1985)等大學圖書館。

去教堂

這天,確信裡面沒有儀式進行,

我走了進去.讓大門砰然關攏。

又一個教堂;席墊、座位、石座。

小聖書、為禮拜日摘的花束

已變得枯黃;聖堂上掛著些

銅器什物;整潔的小風琴;

一陣濃密逼人的寂靜發著黴味,

天曉得已釀製了多久;無帽可脫,

我摘下自行車夾勉強表表敬意。

我走向前,把聖木盆摸了一圈。

抬頭四望,屋頂看上去還挺新——

重刷還是修復過?別人知道我卻不曉。

我登上講經臺,誦讀了幾行

長得嚇人的詩行,讀出了:

“結束於此”,發覺嗓門比預料大得多。

回聲似乎在把我暗笑。退回門後

我捐了六便士,在本上籤了名,

心想這地方值不得多停留。

然而我又留下:我常常如此,

總是在最後陷入了這般迷惘,

驚奇著我尋找什麼,還驚奇著

一旦教堂完全廢棄無用,我仍

該把它們改成什麼,也許要長期保留

幾座大教堂,在上鎖的玻璃櫃中展出

教會的文稿、捐款盤、還有聖餅盒,

其餘數堂任憑淋雨和放羊,

或許人們會視為不祥物遠遠躲開?

或許,天黑後,會有狐疑的女人

進來讓孩子摸一塊特別的石頭;

來採摘治癌的草藥;或在某個

約定的夜晚,來看亡靈顯形?

總會有某種魔力在這兒持續,

在遊戲中、猜謎時碰巧得到應驗,

但迷信恰似信仰,準會消失無蹤。

當不信仰也消失時,還有什麼留存?

雜草、荒徑、荊棘、殘垣、天空,

日復一日難以辯明的形骸,

日復一日難以弄懂的用處。我驚異

誰將是最後一位,來尋覓探訪

這昔日的教堂?那敲打、記錄著,而正懂得

這十字架樓廂是什麼的人們之一?

某個熱衷廢墟、貪求古董的人?

或是個聖誕迷,指望在這裡找到

長袍繡帶、管風琴和沒藥的氣息,

或許他將是個代表我的人,

煩惱而少見寡聞,明知鬼魂的積塵

長期保存著原來只在分割狀況下

見到的事物——結婚、生育、死亡,

及其引起的思緒一—或許是為他建的

這隻獨特的貝殼?雖然我弄不請

這種裝備完善的黴臭穀倉值幾文,

但它卻使我樂意流連在這寂靜裡;

這是肅穆的地球上一座肅穆的房子,

在它混和的氣氛中,我們的一切強制義務

匯合,得到承認,並披上了命運之衣,

而這一切永遠不會被人摒棄,

因為永遠會有人突然間發現

自己渴望變得更加嚴肅

他與這種渴望同被這塊土地吸引,

他聽說在這地方人會變得聰明,

哪怕只因為周圍躺著那麼多死者。

李力 譯

19 卡羅爾・安・達菲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卡羅爾·安·達菲(Carol Ann Duffy,1955—)當代重要的英語女詩人,曼徹斯特大都會大學當代詩歌教授。已經出版6本詩集,獲得多種獎項。1985年出版第一本詩集《站立的裸女》,受到普遍讚賞,立刻入圍當年的第一本詩集獎;1987年出版《出售曼哈頓》,1990年出版《另一個國度》,1993年出版《卑鄙時刻》獲得英國著名的兩項詩歌大獎威特布賴德和前進獎,1999年出版《世界之妻》獲得美國的佛斯特獎,2002年出版《女性福音書》。

安妮·海瑟薇 *

“我給我妻子之物:我次好的床……”

( 莎士比亞遺囑)

我們繾綣其上的床是一個不斷旋紡的天地,

森林,城堡,火炬之光,斷崖之巔,他

潛尋珍珠的海洋。我愛人的話語

是墜落大地的流星雨,化為吻

在這些唇之上;我的身子時而是較柔的韻,

時而是回聲,與其和鳴協韻;他的觸摸

是動詞,在一個名詞中央舞蹈。

有些夜裡,我夢見他書寫我,床是

他作家之手底下的一頁稿紙,由

觸覺,嗅覺,味覺演出的傳奇和戲劇。

我們的客人在另一張床,最好的床上打盹,

流著散文體的口水。我生動歡笑的愛啊——

而今我將他納於我這寡婦的頭棺中

一如他在那張次好的床上將我緊擁。

*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是莎士比亞的妻子。

陳黎、張芬齡 譯

20 西蒙・阿米蒂奇

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英诗选粹

西蒙·阿米蒂奇(Simon Armitage),英國詩人、翻譯家,1963年5月26日生於英國西約克郡,長期在利茲和曼徹斯特任教。西蒙·阿米蒂奇於2019年5月獲英國的新任“桂冠詩人”。

死海詩篇

那時我正在輕鬆地旅行,赤腳

踏在基岩上,穿越麵包植物和甘菊

縫合而成的土地。那東西或許是

牛蒡。作為謀生手段,我正驅趕著

一大群山羊,走向潔淨的河流,

其中一隻脫離羊群,鑽進天際線上的

一個山洞。為了把它轟出來,我用

一段棉繃帶,編成一根繩索,

或許那是一條毯子,朝著目標投射出

一塊石頭,裡面傳出一片喀拉喀拉聲——

聽那聲音就知道,裡面有人造的東西。

山洞裡,像是一套各式各樣的玩具,

站著十幾個箱盒,每個都喘著粗氣——

帶有一點戲劇表演的腔調,也許——

打開時,散發出一陣麝香和花粉的

氣味;我穿過涼颼颼的沙土向下搜索,

結果發現了自己親手創作的詩篇。

可是我飢寒交迫,急需食物和衣物,

又沒有口袋收藏,於是我把這批貨物

白白地放走了,可是今年春天,我再次

見到了它們,在公開展覽,不準觸摸,

在紅外線和超聲波的監控底下,

顯然,它們已經變得價值連城。

終於懂得了我早年藝術的價格,

我採取了一些措施,希望把那一切

都藏進心裡,牢牢地記住,就像

祈禱,在夜裡,一遍又一遍地

唸誦著,對著自己,唱出整個作品的

每一頁,那些天真的、日常的、

毫不費力的詩句,其中——

這是第一首。

黃福海 譯

祈福西班牙 | 西語詩歌精選

數星星的夜晚 | 韓國現當代詩選

以詩歌的名義,祈福緊急狀態中的意大利

聯合國總部大廳裡的波斯古詩

在看,為英國祈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