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心理學家:人類何時學會“套娃”思考?

我們小時候,總是喜歡會跟小夥伴們說一些“沒有意義的話”:

A“這題我知道!”

B(對A)“我知道你知道!”

C(對B)“我知道你知道A知道!”

D…… 無限套娃。

那時候我們還不知道這就是“套娃”,但心理學家已經看穿了一切。

這種“我知道你知道”,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或者稱為“心理理解”更易理解),即對自我和他人心理狀態的解釋和推測

上面提到的“我知道你知道A知道!”套娃式心理理論,被稱為“二階(second-order)心理理論”。

這對人類來說是一項重要的認知能力,因為理解別人想幹嘛、推測別人對別人的想法,我們才能更好地跟他人相處

“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心理學家:人類何時學會“套娃”思考?

謝耳朵的心理理論發展得就不太好...

發展心理學家試圖找到這項能力的起源:人類幼崽到多大的時候可以有這種能力呢?

為此,心理學家發明了錯誤信念任務。他們給小朋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1]:

這是一個關於約翰和瑪麗的故事。今天早上約翰和瑪麗在公園裡玩,公園裡還有一個賣冰淇淋的人,開著一輛麵包車。

場景1

瑪麗想買個冰淇淋,但她把錢落在家裡了,所以她很傷心。

“別難過,”賣冰淇淋的人說,“你可以回家去拿你的錢,然後再回來買冰淇淋。我整個下午都會在公園裡。”

“好呀,”瑪麗說,“我下午會回來買冰淇淋,下午我不會再忘了帶錢啦。”

場景2

所以,瑪麗回家了,她走進自己的房子裡。

現在約翰一個人在公園裡。他驚訝地看到,賣冰淇淋的人開著他的麵包車要離開公園。

“你上哪兒去?””約翰問。賣冰淇淋的人說:“我要開車去教堂。公園裡沒有人買冰淇淋,也許我可以在教堂外面賣一些。”

場景3

賣冰淇淋的人開車去教堂。在路上,他經過了瑪麗的家。

瑪麗向窗外望去,發現了那輛麵包車。

“你上哪兒去?””她問道。

“我要去教堂。我可以在那裡賣更多的冰淇淋,”賣冰淇淋的人回答。

“還好我看見了你。”瑪麗說。

現在約翰不知道瑪麗和賣冰淇淋的人說過話了。他不知道哦!

場景4

現在約翰得回家了。午飯後,他在做作業,有一道題不會,所以他去瑪麗家求助。

瑪麗的媽媽給他開了門。“瑪麗在嗎?”約翰問。“哦,”瑪麗的媽媽說,“她剛走,她說她要去買冰淇淋。

“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心理學家:人類何時學會“套娃”思考?

講完這個故事後,研究者就會問小朋友這樣的測試問題:所以約翰跑去找瑪麗。他認為她去哪兒了?為什麼他認為她會去那?

為了確保小朋友聽懂了故事,研究者當然還會問一些控制問題:瑪麗知道冰淇淋車在教堂嗎? 約翰知道賣冰淇淋的人已經和瑪麗談過了嗎?瑪麗去哪買冰淇淋了?

看完這個故事的成人能比較容易地推斷出,“約翰覺得瑪麗認為冰淇淋車在公園,因為他不知道瑪麗見過賣冰淇淋的人了。”

(這個任務之所以叫“錯誤信念任務”,是因為在約翰的心理理論中存在一個與事實不一樣的信念:瑪麗不知道冰淇淋車在教堂。相對於現實,這個信念就是錯誤的。)

“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心理學家:人類何時學會“套娃”思考?

最初,研究者發現,六七歲的孩子才能正確回答這個問題。

但後來的研究者卻覺得,這個任務可能太難了,或者小朋友的語言發展還沒到位,所以這個結果不能反映小朋友的真實“套娃”能力。

於是,研究者降低故事的複雜性,減少篇幅、角色、場景、情節,或改變故事的形式,加入欺騙範式,來力求減少這些因素的干擾。

這下他們發現:幾乎一半的學齡前兒童和幾乎所有的幼兒園的孩子們,都已經具備了二階心理理論,會“套娃”了[2]。


最後:

人類的本質是理解別人;

人類的本質是理解自己理解不了別人;

人類的本質是理解別人理解不了自己理解不了別人……


參考文獻:

[1] Perner, J. , & Wimmer, H. . (1985). “john thinks that mary thinks that…” attribution of second-order beliefs by 5- to 10-year-old childre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39(3), 0-471.

[2] Sullivan, K. , Zaitchik, D. , & Tager-Flusberg, H. . (1994). Preschoolers can attribute second-order belief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0(3), 395-4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