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時代,智慧燈杆是一個新的機遇,弱電人要把握住!

前言:

智慧燈杆會成為智慧城市建設中的一個突破點,也是一個藍海市場,各位弱電同仁應該多關注一些。

據報道,近日,浙江移動為推進防疫期間5G網絡建設,在舟山定海凱虹廣場設立了全國首個“5G+智慧路燈充電樁”。產品集在智慧照明、視頻監控、信息交互的基礎上增加5G通信、汽車充電的新功能,實現了資源的“共享、集約、統籌”。


當前,隨著構築智慧城市、推動城鎮發展被國家列入重要工作範疇,作為建設智慧城市重要端口的智慧路燈也隨之成了熱門產品。在疫情防控期間,智慧路燈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為了有效解決防疫人員緊缺、手工測溫效率低等問題,並避免人員交叉感染,助力各地信息化精準防疫,屏企和互聯網企業加快研發,在智慧路燈上搭配有紅外光雙傳感設備的人體溫度檢測系統,通過紅外熱成像和人臉識別技術,可自動檢測人群中疑似發燒人員,自動進行鎖定、報警以及人臉抓拍採集,並將數據及時傳遞到疫情防控指揮中心,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大數據支持。

新基建時代,智慧燈杆是一個新的機遇,弱電人要把握住!

此外,還可通過內置喇叭和滾動屏實現對人行道安全、交通安全、城管提醒等知識普及宣傳,提升市民安全防範意識。

新基建時代的到來更是將加快智慧路燈的建設進程。從幾個方面分析,智慧路燈會是5G時代建設浪潮的直接受益者。

從當前市場體量來看,5G基站有著使用高頻通信及大容量高速度的需求,使得5G時代需要大量微小基站完成更密集的網絡涵蓋。目前,中國移動在全國300多個城市開展5G網絡建設,並已在超過50個重點城市建成5G基站4萬多個。但是現階段建成的5G基站距離填補需求缺口還很大。

從智慧路燈本身優勢來看,燈杆作為城市的基礎設施,也是城市的神經系統,分佈密集,對傳統路燈進行智能化改造符合既滿足空間需求又可以降低相對成本;其次,無論從高度、間距,還是從電源配套、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考慮,智慧燈杆都是5G微基站的天然載體。

新基建時代,智慧燈杆是一個新的機遇,弱電人要把握住!

從政策環境來看,2019年,國家頒佈《關於2019年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基礎電信企業、鐵塔公司集約利用現有基站站址和路燈杆、監控杆等公用設施,提前儲備5G站址資源。

而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規劃,支持智慧燈杆的建設投入,實現“多杆合一”。比如深圳市對約24萬個路燈杆進行“多杆合一”改造,初步測算費用將高達人民幣500億元左右;成都市雙流區智慧城市(智慧路燈)建設項目投資約3億元,建設內容主要包含智慧路燈約14000柱以及配套的充電樁、LED顯示屏等。

未來,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加快,城市所有路燈將逐漸被5G智慧燈杆所替代,集多功能於一體的智能燈杆將被賦予更多功能,為場景應用帶來智能化體驗,成為智慧城市的新穎符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