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短,一生是否一定要追求功名利祿?

卓燃2018


辛棄疾說: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岳飛說: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要白首為功名。

聖人教導,人要不斷學習,修行。格,致,誠,正,修,齊以後才能治,平。

正是由於人生苦短,才要努力體驗。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所以要不斷學習,格物致知。

有了知識,知道善惡,就應見賢思齊,修身明德。

有才有德,就要鍛鍊能力,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工作學習等等,世事洞明皆學問。

學而優則仕,有了知識,有了才能,有了名望,自然就有了機會入仕從政,去治國平天下。

有了工作,地位,自然有了俸祿,有了積蓄,多少而已。

可見所謂功名利祿,都是人生修行過程中自然而然的結果。

當然也有才高八斗,懷才不遇的情況,可聽聽都有怨言怨氣。像顏回般淡泊的很少,所以連他老師孔子都佩服他,但也難脫窘境,英年早逝,千年以下,一路嘆息。

雖然說眾生皆苦,難道不追求就不苦?缺衣少飯,誰都不願。沒有利祿,生存都有了問題。

當然求而不得沒有辦法。那些基本上都成了怨民。

除非出生豪富尊崇,可以不慮功名利祿。那不是正常的奮鬥人生。所以有人享樂遊戲,有人登仙慕道。

淡薄功名,不是不要功名;安於現狀,不是滿足現狀;甘守貧困不是願意貧困。

求而不得的人生,是無奈的人生。

功名利祿,有太多的內涵。不追求,並不是灑脫。功名利祿,也與道德高下無關。

追求的人生,才是積極的人生,實踐的人生。


雲上無塵


健康快樂為要!


金城逸翁


人生苦短,一生不應只是追求功名利祿,而是應該去實現自己的的理想,以及平安健康的生活。

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現在大多數人的世界觀已偏離了人的本性。變成了唯金錢權勢論成敗的社會,大部分人為了所謂的成功,不顧一切地去追求功名利祿。要知道,整個社會,不管是哪個領域,都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會站在金字塔的頂端的,絕大多數人,不管你如果努力,都只能是墊腳石。這個社會,目前很難改變二八規律這種現象。

因此,我們絕大多數人,卻註定了是普通的,但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喜好,追求。只是,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來制定我們的目標,這樣,才能完成我們的目標。其實任何人,只要是完成了他們的目標,就是成功。

有功名利祿的,並不一定是成功者,而且也不一定就會比普通人過的快樂。人生苦短,我們只要是能不斷地改善我們的生活,能健康快樂地度過一生,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自在1577


平安,健康,祥和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