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師生風采丨吳璠璠:故鄉啊故鄉

商城縣師生風采丨吳璠璠:故鄉啊故鄉

吳璠璠 1989年4月生,愛寫作、精手工,商城思源實驗學校教師。

種種原因,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回過老家了,只在別人嘴裡聽說老家的種種變化,昨天去河灘剛好路過那條熟悉的小路,心頭一熱,便轉進去一截路看看魂牽夢繞的老家。老家的確變化得難以辨認,變化得讓人猝不及防。我只得努力捕捉老家舊時的模樣。

商城縣師生風采丨吳璠璠:故鄉啊故鄉

記憶中,老家有三間紅磚黑瓦的房子,屋後是一大片迎風招搖的茂林修竹,每到夏日,一陣風過,竹葉颯颯作響,置身其中,彷彿天地就是這麼一片悠閒自在的竹林。我就是伴著這片雅緻的竹林長大的。不會走路時,媽媽常把我放在竹林下坐著,然後去地裡幹活,壪子裡年輕的小姑娘在竹林下鉤花順帶照看我,閒暇之餘,還會抱抱我,逗逗我,待我長到七八歲,還常常和她們一起在林下納涼。最快樂的當屬和年齡相仿的小夥伴們在竹林裡比賽爬竿,看誰爬得最高。大家夥兒“呲溜呲溜”的幾下就竄到了竹子頂端,絕活是把頂端細細的竹杪子壓彎了腰而竹杪不斷。

商城縣師生風采丨吳璠璠:故鄉啊故鄉

老家屋前是一大片空地,沒有院牆,常年被掃得乾乾淨淨,露出平整硬實的地面。大門左邊有一顆大梨樹,聽說是太爺爺種下的。這顆大梨樹枝繁葉茂,由於無人剪枝,它便能隨心所欲的生長,枝枝丫丫,異常茂盛,為庭院撐起一大片蔭涼。每到春天,梨花盛開,一樹潔白,風一吹,落英繽紛,美不勝收。

屋前空地的前方還有一棵棗樹。從我記事時起,就從未見過它結棗兒,在我看來,它只不過是一顆帶刺的樹木而已,以至於我對它怎麼也喜歡不起來。直到有一年,我被幾隻馬蜂蜇了,又疼又腫,哭鬧不止,姐姐把從樹上摘下來的棗子拿來給我吃,哄我開心,我才知道原來它竟然是一顆會結果的棗樹,從此也就對它增添了幾分喜愛。

商城縣師生風采丨吳璠璠:故鄉啊故鄉

棗樹下是個軋水井,一年四季都有清清亮亮的水流出,我們渴了,就直接喝這清甜可口的生水,直到上高中以後,才開始養成喝熱水的習慣。

空地前面,繞過棗樹就進入一個深深的峽谷,小時不知它從何處起源,又到何處結束,只知每到夏季暴雨傾盆,峽谷中水勢洶湧,奔騰而去,後來年歲漸長,不知道什麼原因,也可能是人為影響,峽谷慢慢變成了一灣彎曲的水塘,前後不通了。如今想來,頗有滄海桑田之感。峽谷兩岸都種滿了樹,右邊還有一片樹林,樹木棵棵筆直,高聳入雲,撐起一方藍天,我時常在門前抬頭仰望透過樹縫漏下來的陽光,故土於我而言是神秘而又曠遠的。

順著大梨樹和棗樹之間,一條小路蜿蜒隱入一片綠意盎然之中,我知道小路的盡頭是一大片菜園,勤勞的家人們把菜園打理得井井有條,一眼望去,四四方方的菜園整齊劃一,綠的青菜,黃的油菜花,隨季節著墨添色,遠非人工雕琢可比。

商城縣師生風采丨吳璠璠:故鄉啊故鄉

如今,再來老家,記憶中的一切都沒有了痕跡,孤零零的舊房子仍矗立在那裡,別的一切都不存在了,沒有了竹林,也沒有了那顆粗壯的大梨樹,峽谷也被填平了,樹也都不見了,那種曲徑通幽的意境不復存在,那種古樸幽靜的感覺不復存在,只剩一片炙熱的驕陽亙古俯視,將一片土地曬得焦灼,曬得沒有了生氣。

我們都幹了些什麼呢?原本美麗的風光到哪裡去了?那時的山清水秀,那時的霽風朗月到哪裡去了?徘徊在老屋前後,只有在眼前鱗次櫛比的繁華中去尋找、懷舊。

忘不了記憶中的故鄉,我要回到從前的故鄉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