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合法有兩張身份證的人,紅遍神州大地,真名卻十人九不知

中國唯一合法有兩張身份證的人,紅遍神州大地,真名卻十人九不知

“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雲鞋皆相稱。”說起這個人物,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每年的寒暑假,我們總能從各個電視臺上重溫這部經典的不能再經典的名著,一句“爺爺在此”更是無數人年少時常掛在嘴邊的名言,今天要說的這位人物就是美猴王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

花果山水簾洞齊天大聖孫悟空

六小齡童的名號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但要提起他的另外一個名字-章金萊,就鮮有人知了。而他也是中國唯一一個合法有兩張身份證的人。為什麼六小齡童能夠擁有兩張身份證呢,這一切還得從82年說起。

82年一部《西遊記》橫空出世,僅僅只是十五集的這一部劇,讓人們一下就愛上這部名著,也更是讓六小齡童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中,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目光如炬,機敏俏皮,神通廣大的形象一下就抓住了人們的內心,

而他的真名卻十人九不知。

中國唯一合法有兩張身份證的人,紅遍神州大地,真名卻十人九不知

六小齡童也是第一個把孫悟空形象帶上銀幕的人,在他之前,或許人民對於孫悟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而在看完了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之後,人們心中對於孫悟空的形象或許就只有他的樣子了。

拾起哥哥的金箍棒

能把一個猴子演的如此傳神,這與六小齡童從小不懈努力積累的功底和他對於孫悟空獨到的理解密不可分。六小齡童六歲便跟從父親章宗義練藝學武,在浙江鏢崑劇團藝校更是打磨了一身的好武藝,章金萊一家都是演猴戲的好手,然而父親六齡童最喜愛的,且表演最出色的一開始並不是六小齡童,而是他的哥哥小六齡童章金星,然而天妒英才,66年章金星卻因為患白血病不幸夭折了。

82年的西遊記將這個繼承了哥哥名號的人帶入了人們的眼簾。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六小齡童為了演好孫悟空這一角色的火眼金睛,每天對著太陽鍛鍊自己的眼神,因為六小齡童不懈的努力,

讓這一位本是高度近視的藝術家把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表演的微妙微翹。就跟劇中的孫悟空一樣,在經歷了拍攝的九九八十一難之後,六小齡童也終是修成了正果。

一入西遊路,半生為修行

82年西遊記的成功,讓六小齡童這一名號為世人熟知,在此之後,六小齡童便走上了傳播西遊文化的道路,人們常笑稱六小齡童是被孫悟空著了道,前半生演孫大聖,後半生傳播西遊文化。

中國唯一合法有兩張身份證的人,紅遍神州大地,真名卻十人九不知

六小齡童也曾飾演過其他的角色,但總是無法脫離孫悟空的形象,六小齡童曾說過,孫悟空的形象影響了幾代甚至幾十代人,也正因如此,很多角色,很多戲也不能去演,讓他去演罪犯,去演特務,觀眾可能都無法接受。

他漸漸明白 ,也漸漸接受,想把一生都交給了孫悟空。六小齡童將他的大半輩子都交給了西遊,他將戲裡的取經搬到了生活中,成為了一名推行西遊文化的孫行者,六小齡童寫書,講西遊的故事,將西遊的精神寫進書裡。六小齡童到全國各地演講,甚至去國外演講,只為將堅韌不拔的信念傳播給大家。

中國唯一有兩張身份證的人

六小齡童曾經參加魯豫有約時說,有一次他去國外演講,在過安檢的時候,給安檢人員看了自己的身份證,身份證的名字上寫的是章金萊,然而可笑的是,機場安檢人員居然不認識章金萊是誰,問章金萊“你不是叫六小齡童嗎?你不應該姓六嗎?”

中國唯一合法有兩張身份證的人,紅遍神州大地,真名卻十人九不知

這一件事情讓六小齡童哭笑不得,也正是這一次的經歷讓公安部特批,六小齡童成為了第一個也是中國唯一一個擁有兩張身份證的中國公民。

對於章金萊來說六小齡童並不僅僅只是一個稱號,更是一種精神,六小齡童的行為值得讓人敬佩,章金萊用幾十年甚至一生去為西遊文化奮鬥,

他曾說過,他會一直演,跟父親一樣,演到演不動為止。六小齡童一直堅持純正的西遊文化,在當今社會,人們逐漸被金錢,名利所影響,惡搞《西遊記》的風聲也愈演愈烈,只要是票房好,一切都可以犧牲。

西行路上九九八十一難

但六小齡童並不為這些名利所累,一方面六小齡童在與時俱進的發揮著自己的作用,結合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和發展著西遊文化,;另一方面,六小齡童也始終堅持著名著本來的面貌,不篡改歷史,不扭曲歷史,為西遊文化的傳承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有肯定就伴隨著質疑,越來越多的人質疑起六小齡童的堅持,認為他只是一次次的在消費著西遊文化,利用人們對於孫悟空的熱愛。曾有人說過,六小齡童14年的慈善活動的照片跟18年的一模一樣,有造假嫌疑,也有人說,在朋友的追悼會上,六小齡童面對媒體卻一直在宣傳自己的作品,對逝者不尊重。

中國唯一合法有兩張身份證的人,紅遍神州大地,真名卻十人九不知

事實的真假,我們沒法取證,或許只有六小齡童本人才知道事情的真相。然而面對質疑,六小齡童從未在意,他曾說過,有些人故意對他在公眾場合說過的話斷章取義,故意造謠,無非是想借著他的影響力達到自己的目的。面對質疑,六小齡童從不害怕,也不迴避,我想也許只有在心裡對於西遊文化有最深的熱愛才能讓六小齡童至始至終都堅持著傳播西遊文化。

六小齡童的精神讓人敬佩,也讓人佩服這一位老藝術家能始終不忘初心,始終堅持將一份事業進行到底,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應該在面對各種不同的誘惑時,始終要記得不忘初心,堅持自己的信念,對於自己熱愛的事業也始終要堅持,同時也要不斷髮展自我,向著更偉大的目標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