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驚蝗》人類改造自然,必遭自然反噬

2020年開局,印巴蝗災,網絡上火了一把十年前美國拍攝的《Locusts》影片。隨意二刷幾個片段,配上網友們討論如何烹飪蝗蟲的彈幕,就能把這部打著驚悚片,災難片標籤的電影,看出喜劇片的效果。


《極度驚蝗》人類改造自然,必遭自然反噬

故事講述了一位閒得蛋疼的美國生物科學家,用沙漠蝗蟲與澳洲蝗蟲雜交培育出一種繁殖速度10倍於其他蝗蟲,壽命長達2年的優良品種,當他演示這種連殺蟲劑也殺不死的物種時,臉上神色自豪,吃飽撐得撐出了科學家的最高境界。在不情願的情況下,他聽從了還算清醒的上司命令,派人用火槍滅了他的寶貝蝗蟲。

然而,滅蟲這哥兒們莫名又藏了幾隻新品種帶出來。後來劇情按照米國片的套路發展,幾隻新品種從瓶子裡溜出來了,因為繁殖速度快,蟲子很快形成烏泱泱的一大片,啃完了葡萄園,咬散了橘子節,偶爾人類的皮膚也試了兩口,吃得很歡,連辦公樓大廈的鋼化玻璃,都能弄裂!


《極度驚蝗》人類改造自然,必遭自然反噬


於是,各相關部門開會商議對策。農業部提議蝗蟲未到之處提前收割,降低糧產損失;國防部的老頭強烈要求用毒氣滅蝗蟲,因為殺蟲劑不管用;當然這種顧頭不顧腚的方法遭到環保主張部門強烈反對。最後商定,在兩撥蝗蟲交匯處,美國中部,使用高壓電力網把蟲子電死,電不死馬上換毒氣......


《極度驚蝗》人類改造自然,必遭自然反噬

看得人家密集恐懼症要發作了


影片情節線比較簡單,結局,必須是正義戰勝了惡蝗,高壓電網無毒無害,終將蝗群滅絕。




據度娘所示,沙漠蝗蟲是蝗總科沙漠蝗屬下的一種昆蟲。沙漠蝗蟲可以發生生態相的突變,即由散居變為群居。從蟲卵孵化到成蟲再繁殖,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土地植被茂盛的話,其他生物和乾旱高溫的土壤可以有效抑制沙漠蝗蟲卵孵化。突然想起螞蟻森林,嗯,一定要努力多種樹,保護植被。

沙漠蝗蟲喜歡呆在有高溫沙子的地方,和其他蝗族一樣,平時的娛樂活動,除了吃喝拉撒,就是蝗上蝗。由於近年來中非當地居民過度放牧,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加上氣候反常,阿拉伯一帶偶有暴雨,土地溼度正好,地下的沙漠蝗蟲卵生長孵化數量激增。

於是,問題來了,糧食不夠吃了。飢餓乃萬惡之源,散居的蝗蟲散發一種叫苯乙腈的物質,吸引各處散居蝗蟲聚集在一起,一是警示天敵它們身上的香水有毒,二是不斷聚集力量到更遠的地區覓食。


《極度驚蝗》人類改造自然,必遭自然反噬




作為有幾千年歷史的農業大國,中華歷代祖先防蝗、治蝗的歷史,可以稱得上順應天道,技高一籌。

據史料記載,古人滅蝗最早可追溯到西周,那時候人們已經懂得用火滅蝗蟲。但因為缺乏自然科學知識,封建士大夫把蝗災成因歸咎於“惡政”引來了上天的懲罰,只能祈求神靈讓蝗蟲退去,而不是主動撲殺。這種消極的治蝗方法延續數代,直到唐朝開元盛年才有所轉變,過程頗費周折。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姚汝能時常提到他是“賢相”姚崇的後人,滅蝗這事兒就得感謝姚崇。因為滅蝗最難的部分不是怎麼滅,是首先要挑戰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改變當時統治階層對蝗災的看法。姚賢相一邊要反擊消極怠工的地方官員和保守勢力,一邊要向皇帝曉之以理,舉證蝗災引起的沉痛歷史教訓。幾番努力後獲得唐玄宗的支持,治蝗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也是自那時起,朝臣吃蝗蟲為民間治蝗觀念從消極轉向積極開了個好頭,人們積極滅蝗的觀念佔了上風,流傳後世。

網劇《唐磚》裡的情節便體現過姚崇的這段故事。

《極度驚蝗》人類改造自然,必遭自然反噬

從制度上看,唐朝開始設置捕蝗吏一職,專管全國治蝗工作。到了宋朝,開始頒佈捕蝗法令,加強問責;例如遇到蝗蟲知情不報者,或者沒有盡力撲殺者都會受到懲罰。到明清時期,由於紅薯的引進,人口激增,更加重視對糧食的保護,法令更加嚴格,治蝗不力是會被免職罷官的。

從技術上看,所謂智慧在民間,上下五千年間祖先們確實積累了許多滅蝗的經驗方法。能完好保護生物鏈的方法還是從預防蝗災和培育天敵兩個方面入手。與其費時費力壓制災禍,不如提前預防更加趨利避害。

預防蝗災的法子一是翻地時將蝗蟲卵和幼蟲翻出,使其暴曬致死,還能為來年的莊稼做肥;二是選擇時機播種,使莊稼在蝗災易發時節來臨之前已經成熟收割,降低損失;三是選擇蝗蟲不吃的作物栽種,或者在農作物上塗抹蝗蟲不喜食的味道,來避免災禍。

至於其他煙燻火烤類的生化類滅蝗技術,古人也是知道和常用的。待到元末時期,人們發現有鳥類啄食,或者翅膀撲稜拍死了蝗蟲,朝廷馬上頒令,保護這些鳥類。

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極度驚蝗》人類改造自然,必遭自然反噬


後來從吃蝗蟲的益鳥中,古人發現還是家禽裡鴨子防治工作最有效,因為蝗蟲成蟲後會飛就不好把控了,最好是其在幼蟲期將其滅掉,而一隻鴨子一天能吃一百來只蝗蟲。於是,敵人的敵人,被推廣養殖。



解放後的新中國滅蝗的方法也沿用了古人的智慧。建國初期殺蟲藥的產能供給不足,加上飛機滅蝗難以快速普及。政府發現標本兼治的方法還是要徹底改變適宜蝗蟲繁殖生存的環境。就將蝗災易發的地區,大量增加植被,改造成良田,植被增加,土壤裡生物就多了,蝗蟲無法一家獨大;再養上些能吃的雞鴨和椋鳥什麼的。

據媒體報道,二十年前新疆地區發生的蝗災,除了噴灑藥物,還派遣上萬雞鴨組成的生物部隊去協助剿滅蝗蟲。當然,那時作祟的品種是意大利蝗,此蝗沒有沙漠蝗遷徙速度快;所以防治二字,重點是防,別等蝗蟲們翅膀硬了,鴨鴨們就吃不著啦。


《極度驚蝗》人類改造自然,必遭自然反噬

你好棒棒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