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高傲拒絕英國一方案,多年之後,丘吉爾怒罵:這是自甘墮落!

自從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之後,少了對手的美國就一直穩穩佔據著世界霸主的地位,幾乎沒有國家能夠撼動它的地位,哪怕是曾經的老牌強國——英、法兩國,如今都唯美國馬首是瞻。可是在上個世紀,曾經有兩個機會擺在英、法兩國面前,

如果兩國捉住了這兩次機會,那麼說不定美國在這個世界就會多出一個對手,兩國也不至於如今這麼落魄,這兩次機會就是著名的——英法合併方案。


法國高傲拒絕英國一方案,多年之後,丘吉爾怒罵:這是自甘墮落!

英國、法國地圖


恐怕沒有人能夠料想到英國和法國,這對曾經相殺上百年的國家,在上個世紀曾有兩次機會差點合併,而且非常有趣的是,其中第一次是英國主動要求合併,第二次則是法國主動要求合併,從事情發展順序來看,這就值得玩味了,難道是英國內心有著“當初你對我愛理不理,現在我要讓你高攀不起”的心理,所以才導致第二次合併計劃的失敗嗎?我們不妨回顧一下這兩次破產的“英法合併方案”。


第一次:英國主動要求合併

1940年5月,德國軍隊繞過馬奇諾防線,仿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了法國人面前。德國軍隊的突然襲擊打的法國措手不及,結果號稱擁有“世界最強陸軍”、“世界第四海軍”的法國在40天左右的時間就被納粹德國擊敗,最終選擇投降。


法國高傲拒絕英國一方案,多年之後,丘吉爾怒罵:這是自甘墮落!

制定計劃的希特勒


法國人之所以戰敗的如此之快,主要在於他們過於相信自己修建的——“馬奇諾防線”。一戰之後,為了防備德國人的進攻,法國人花費了50億法郎,沿著德法的邊界線修築了一條固若金湯的建築工事,這條由鋼筋混凝土建造的防線極其堅固,除了堅硬的地面工事外,馬奇諾防線地下部分空間,還修築著指揮所、食品儲藏室、彈藥庫、救護所、發電站、過濾通風室等等,可謂一應俱全。

從前線到後方的法國人一致認為德國軍隊要是敢來進犯,必然會在馬奇諾防線面前撞得頭破血流,這種自信的心理就導致法國軍隊準備不足,疏於訓練,結果直接給繞路的德國軍隊打的丟盔棄甲,而馬奇諾防線也成為了世人的笑談。


法國高傲拒絕英國一方案,多年之後,丘吉爾怒罵:這是自甘墮落!

馬奇諾防線工事


不過在法國6月22日正式投降前,得知法國要向德國求和的消息後,當月16日英國立即向法國提出了把法國海軍艦艇開向英國港口的建議,以免這些軍艦最後被德國人所獲,這樣就會進一步加強德國海軍的實力,同時英國首相丘吉爾面見法國總理雷諾的代表人戴高樂,並向戴高樂提出了《英法聯合宣言草案》。

《英法聯合宣言草案》的內容簡而言之就是英法兩國合而為一,雙方的財政、經濟、外交、軍事都統統聯合起來,打造一個英法聯盟以此來抗衡德國。案例來說,節節潰敗的法國人不應該放過這個如此只好的機會,不過關鍵時刻,頂不住壓力的法國總理雷諾卻辭職了,而接任他的則是主張投降的的貝當元帥。


法國高傲拒絕英國一方案,多年之後,丘吉爾怒罵:這是自甘墮落!

貝當元帥與希特勒會面


對於丘吉爾的提議,84歲的貝當元帥和海軍司令達爾朗認為如果英法合,那麼法國就不再是法國,而是失去了國格成為新國家,一旦等到合併後的英法聯邦再次被德國打敗,那麼將會再受一次屈辱,這是非常恥辱的事情,所以最終拒絕了這個合併提議

客觀的說貝當的這個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在當時的情況下,還有能力幫助歐洲的無非就是蘇聯、美國。對於蘇聯,德國還沒與蘇聯撕破臉皮,並且雙方還簽訂著《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美國那邊則是奉行著“孤立主義”,如果美、蘇兩國不插手的話,那麼單憑英、法兩國是難以抗衡德國納粹的,與其投降兩次還不如直接投降一次更體面一些,本著這樣的想法,貝當拒絕了這一提議。


第二次:法國主動提出合併

自從第一次英法結盟計劃破產後,英國就再也沒有提起這個事情了。不過在1956年,時任法國總理的居伊·摩勒在造訪英國時,他突然提出這個16年前,英國人主動要求的方案:英法合併。

摩勒表示願意臣服於英國女王的統治之下,同時摩勒似乎擔心英國女王會顧慮法國一直以來的肆君歷史,他甚至向英國首相羅伯特·安東尼·艾登保證:“儘管法國人民此前曾數次將國王送上斷頭臺,但今後決不會這樣對待英國女王”,而且連合並後的名字都取好了——“盎格魯法蘭西”


法國高傲拒絕英國一方案,多年之後,丘吉爾怒罵:這是自甘墮落!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婚禮照


如果說之前英國想與法國合併是為了抵抗法西斯,那麼二戰結束後,為何法國總理總理還要主動要求合併呢?

法國自然是有自己的理由,因為戰後全國約有 100 多萬公頃的耕地因戰火而荒蕪,有 1/5 的房屋被毀、大批工廠被摧毀,法國經濟陷入了嚴重的混亂之中。雖然法國早早投降沒有怎麼流血,但在納粹統治下的法國卻徹底成為了德國“印鈔機”,德國幾乎每天就從法國掠奪1億美元,而二戰時法國GDP也不過才400億美元左右,法國人一年努力下來幾乎顆粒不剩,全被德國人拿去了。

與此同時,在蘇、美的策動下,全世界的殖民地掀起了獨立熱潮,作為殖民地體系最大受益者的英、法兩國自然損失最大。當時摩勒一方面得應對蘇伊士運河危機和阿爾及利亞獨立問題,另一方面還得處理以色列和約旦的關係,因為法國是以色列的盟國,而英國是約旦的盟國,摩勒希望避免英法兩國在中東交戰。此時的摩勒政府可謂內憂外患,對內得應對國內的經濟危機、對外則是應對殖民地獨立危機,於是他們就想與英國合併,以此解決這個爛攤子。


法國高傲拒絕英國一方案,多年之後,丘吉爾怒罵:這是自甘墮落!

戰後廢墟圖


可惜,法國人明顯是看錯了形式,英國雖然在二戰後比法國稍微好一點,有更多的海外殖民地給自己源源不斷的輸血,但也極其落魄。丘吉爾自嘲英國與美國的關係就像是“主人與狗”,而且英國也面臨與法國同樣的困局。

若是接納了法國,那麼就得拿出不少資源來幫助法國收拾爛攤子,這會影響到英國自己的國家建設,另一方面,英國對二戰後的法國也報以鄙夷,英國首相艾登認為一個沒有骨氣的國家是不符合大英帝國氣質的,最終在權衡之下,英國人還是委婉的拒絕了這個提議。

回顧歷史,倘若當初英法兩國真的合併了,那麼世界的格局又將變的如何呢?對於這種設想,我們也只能做一個猜測了,不過唯一知道的是,多年之後,英法兩國經過二戰的摧殘已經不復往日榮光,面對當時落魄的情境,丘吉爾在自己寫的≪二戰回憶錄≫中對此事還心有埋怨。


法國高傲拒絕英國一方案,多年之後,丘吉爾怒罵:這是自甘墮落!

“三巨頭之一”丘吉爾


丘吉爾對於英法合併計劃的破產依舊耿耿於懷,他在回憶錄裡懊惱英、法放棄了自我拯救的機會,認為:如果當時雷諾頂住壓力不辭職,主導法國退往北非堅持抗戰,強大的法國陸軍與英國海軍結合起來,那麼二戰形勢定會不同,英法兩國也絕不會落得如今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