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矮矮一窩”這句話真的正確嗎?今天來為150cm的媽媽平反

真實案例:

嘉豪家:

嘉豪爸爸178cm,嘉豪媽媽150cm,嘉豪姐姐165cm,嘉豪19歲179cm。

“娘矮矮一窩”這句話真的正確嗎?今天來為150cm的媽媽平反

志樂家:

志樂爸爸174cm,志樂媽媽149cm,志樂178cm,志樂弟弟已成年,封頂身高為168cm。

所以,“娘矮矮一窩”這句話存在一定的偏見,孩子的身高是由父母2人的基因一起決定的。

為什麼志樂可以有178的身高,但是弟弟卻只有168cm?這就是經常受大家忽略的後天影響因素導致的!

如果沒有志樂,志樂弟弟的身高可能都會先入為主的認為受媽媽身高的影響。媽媽的身高確實會對孩子的身高造成影響,但孩子的身高遺傳因素,是受父母二人的基因進行決定的!

志樂和志樂弟弟的身高差別是比較典型的,所以分享給大家!

志樂從小就是一個好學生,好孩子,刻苦學習、聽話懂事,就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基本沒讓家裡人操過心。志樂小時候,家裡的生活條件不好,給啥吃啥,後來生活條件好了吃的才好一些。

“娘矮矮一窩”這句話真的正確嗎?今天來為150cm的媽媽平反

但志樂弟弟就是常說的“頑固子弟”,雖然家庭也不是很富裕,但家裡人卻把志樂弟弟寵上了天,好像是想把前幾年受過的罪,都在志樂身上補回來。

志樂弟弟在長身體的階段基本沒好好的吃過飯,頓頓都是零食、油炸食品的吃。志樂媽媽認為吃肉正補充營養,就頓頓炸雞腿、魚、鴨的給孩子吃。孩子的嘴養的越來越刁,普通的家常飯基本沒有一次好好的坐在餐桌上出過飯。

各種不好的習慣也是一大堆,不想上學就賴床裝病。想要什麼東西,撒嬌耍賴都能拿到。

“娘矮矮一窩”這句話真的正確嗎?今天來為150cm的媽媽平反

後來,志樂上了一所很不錯的大學,志樂弟弟卻在高中沒上完就輟學了。看似很老套的橋段,但確實是發生在我們的身邊。

父母身高不優秀,但可以通過優化後天環境,創造有利於孩子身體發育,身高增長的環境。從志樂和弟弟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來。

志樂後來在北京結婚定居,志樂弟弟20歲也迷途知返,現在又重新進入校園學習。

自己有目標,繞道而行,哪怕背道而馳可能也會達到自己的目標。但身高卻是不可逆的,孩子骨骺線閉合,無論費勁多大的心思,都不可能再自然長高。

那誰又該為志樂弟弟的身高買單呢?是怪志樂弟弟自己不爭氣,還是父母的監管不到位?

“娘矮矮一窩”這句話真的正確嗎?今天來為150cm的媽媽平反

很多孩子的身高,其實都是被父母的思想耽擱了。

一味認為是“晚長”!

身高全靠遺傳,後天怎麼努力都白搭!

等到青春期就好了,孩子的身高會“噌噌”的長,現在急也沒用!

孩子的身高知識,應該是每位家長必須瞭解的。

“娘矮矮一窩”這句話真的正確嗎?今天來為150cm的媽媽平反

“晚長”不要自己無根據的推測,孩子是否晚長去醫院拍一個手骨片,進行骨齡評估即可。知道孩子的情況後,更有利於對孩子身高的管理。比如從飲食、運動、睡眠等方面進行調整。

測骨齡,並不代表一定是不好的結果,孩子骨齡一定程度的偏小,反而對孩子的身高有利。

“遺傳身高”,父母兩人共同的基因遺傳只佔身高影響因素的70%左右,還有30%的後天影響因素,不要小瞧這30%,這30%可能會造成孩子15釐米的身高差,志樂和志樂弟弟就是例子。

“青春期猛長”,青春期猛長階段過後,孩子可能還會有3釐米左右的生長空間。對於那時的骨骺線來說,想讓孩子身高有一個大的變化,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所以,家長還要把孩子的身高賭注全都壓在青春期嗎?

暫時分享到這裡,關於身高管理,家長如果還有問題,可以打開首頁翻看微頭條內容,也可以評論區留言,或私信留言,會盡力為家長解答。

每天分析育兒小案例,或者育兒實用乾貨,關注我,和你一起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