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口罩那些事

口罩作為一種衛生用品,一般用來過濾進入口鼻的空氣,達到阻擋有害氣體、飛沫、粉塵等的目的。

在這次疫情中,防控專家們也一直在呼籲出門要戴口罩,同時,很多網友也開始科普如何正確選擇與佩戴口罩,口罩又一次成為全民必備品。雖然每天與它打交道,但你真的瞭解它嗎?

口罩,在人類的歷史變遷中,曾譜寫過不尋常的往事,還雲集了東西方元素。而口罩的誕生,最初不是為了不讓進來,而是為了不讓出去。早在西周時期,人們就意識到口鼻飛沫的影響,交談時,往往側著頭,以免口鼻飛沫沾染對方,以示尊敬。

《禮記·曲禮上》記載,稱:“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唐朝大儒孔穎達註釋:“掩口,恐氣觸人。”

當然,不論是側頭、掩口還是掩鼻,這些方法都保持在個人衛生的原始狀態,既不衛生,也不方便。後來有人就用一塊絹布來蒙口鼻。

說說口罩那些事

馬可·波羅

公元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中國。《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中,記述了他生活在中國十七年的見聞。其中有一條:“在元朝宮殿裡,獻食的人,皆用絹布蒙口鼻,俾其氣息,不觸飲食之物。”宮廷意識到了食品衛生的重要性,廚師和侍者都要蒙上絹布以防其口氣和飛沫汙染御食。

在歐洲,面具作為衛生防護的工具要比口罩早一些。我們知道曾橫行歐洲的黑死病,當時的醫生為了杜絕感染,會穿著泡過蠟的亞麻或帆布衫,頭戴黑色的斗篷帽,和可過濾空氣、狀如鳥嘴般的面具,眼睛由透明的玻璃護著,手著白手套,持一木棍,用來掀開病患的被單或衣物、或指揮病人如何療病。他們認為這樣的裝備可以保護自己免於黑死病的感染。然而,受限於當時的醫療水平,“鳥嘴醫生”雖然明白如何阻隔傳染,但無法找到黑死病的病因。好在18世紀,黑死病慢慢地消失了。鳥嘴面具因為過於酷炫的設計被保留了下來,成為後人cosplay或假面舞會的來源之一。

說說口罩那些事

鳥嘴面具

1861年,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通過著名的鵝頸瓶實驗,證明了空氣中存在會使物質腐敗的微生物。他還根據自己對發酵作用的研究,指出空氣中存在許多種細菌,它們的生命活動能引起有機物的發酵。這些研究,為之後的細菌防護型口罩的發明和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1895年,德國病理學專家萊德奇通過研究發現,人們講話時的唾液也會帶菌而導致傷口感染。於是,他建議醫生和護士在手術時,戴上一種用紗布製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此舉實施後,產生了明顯的效果,患者傷口感染率進一步下降。從此,各國醫生也紛紛採納萊德奇的建議。於是,口罩便在歐洲醫學界逐漸流行和推廣開來。

由於這種口罩完全是紗布製作,佩戴時,紗布和麵部之間較少有間隙,所以長時間使用難免會產生不適。1897年,英國的一位外科醫生在紗布內裝了一個細鐵絲的支架,使紗布與口鼻間留有空間,從而克服了呼吸不暢、容易被唾液弄溼之弱點。

說說口罩那些事

不斷進化的口罩

1899年,法國醫生保羅·伯蒂發明了一種六層紗布的口罩,並改進樣式,自由繫結,用帶子掛在耳朵上,真正宣告了現代口罩的誕生。

口罩在我國用於醫學防護,真正普及到大眾中是1910年的東北鼠疫。當年,時任清政府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副校長)伍連德臨危受命,擔任清政府全權總醫官,赴哈爾濱組織抗擊瘟疫。期間,他設計了一種極其簡單的雙層紗布囊口罩,即用兩層紗布,內置一塊吸水藥棉,戴上它就可以隔離病患,成本費僅需當時國幣2分半錢。這樣一款自制口罩,簡單易戴,價格低廉,很快被大眾接受,後被人們稱為“伍氏口罩”。

說說口罩那些事

“伍氏口罩”

環境的變化豐富了口罩的功能,直至今日,口罩按照形狀、材料、等級與功能不同產生了很多種類。它的存在,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物件,也給人們帶來了一份保護與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