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一個“帝國”嗎?

研究清楚美國如何認識自己與世界,以及後冷戰時代美國對華政策的基本邏輯,有助於我們對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展開更具建設性的思考。

美國是一個“帝國”嗎?

2016年,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左)和馬德琳·奧爾布賴特(中)在紐約出席名為“領袖對話

歷史上,大國崛起似乎常常導致衝突。正是根據這種認識的慣性,中國的和平發展被美國某些右翼勢力視為當然的“威脅”。

中國則反覆向世界表明:中國的發展“不會妨礙任何人,也不會威脅任何人,也不會犧牲任何人”;中國現在不稱霸,將來即使強大了也永遠不會稱霸。

研究清楚美國如何認識自己與世界,以及後冷戰時代美國對華政策的基本邏輯,有助於我們對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展開更具建設性的思考。

01

美國是一個“帝國”嗎?

用美國的話說,美國全球戰略的根本目標就是要實現和維護其在全球“有力而可靠的領導地位”。

對此,美國一些保守政治家似乎反倒更為坦然。

他們甚至主張,美國不如干脆承認自己是一個“帝國”,其原因在於反正自戰後以來,“美國便在全世界承擔龐大的責任義務”。

1990年,美國提出“世界新秩序”概念。在隨後的“後冷戰時代第一戰”中,美國取得“勝利”,並以此“終於治癒了越南戰爭的創傷”。

此後,“美國全球責任範圍又在擴張”。一些學者因而發問:美國是否真的會演變成類似於羅馬帝國和大英帝國那樣的“帝國”?

答案:既“是”,也“不是”。

因為,美國的確在追求全球性霸權,但它又不同於傳統的帝國。

這種不同的核心在於,美國自認為不僅有強制別人服從的“硬力量”,而且自認為有影響、引導別人服從的“軟力量”;

美國的眼裡不僅裝著別國的土地,而且,甚至更為重要的是,美國試圖用美國式的文化、制度來改造世界——“美國是一個發現自己負有把全球都變成和美國空間完全一樣的使命的國家”。

在某些美國人看來,世界都變得像美國那樣的話,也就變得美好了。

當然,美國也承認,自己在歷史上發動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戰爭。

但是,在某些美國人看來,他們之所以進行戰爭,也是為了給世界帶來“和平”,或者說給各國提供彼此都能受益的"秩序"。

所以,這些美國人將自己的“帝國”稱作什麼“仁慈的帝國”,將自己追求的霸權定義為什麼“良性的霸權”。

將自己的文明定性為奈保爾所說的什麼“普世文明”,將全球範圍的現代化進程看作是什麼西方文化被廣泛接受的過程。

這種用美國式的文化、制度一統天下的心態,一定程度上有別於歷史上的羅馬帝國和大英帝國,在形式上倒是多少具有“天下”理念的外在特徵。

02

美國試圖如何“治國”與“平天下”?

傳統上,中國中原文明對周邊的影響力更多來自於文化的教化,即,使“化外”之人最終接受中原文明的“教化”。

“中華”更多是指一種統一的“先進文化”。

千百年來,從仰慕“先進的生產力”到接受“先進文化”,進而至於政治的服從,是中國作為國家不斷擴大以及作為一種文明其影響力不斷擴大的基本模式。

中華文化不是地域性質的、民族或種族性質的,而是真正具有“世界”意義的社會政治治理模式、生產生活方式甚至情感審美模式。

如此,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西方人感到困惑的一個問題:為什麼“10億左右的歐洲人和美洲人分別生活在50多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中;

而10多億中國人則是生活在一個國家中”——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有那麼多的民族、種族,並存著那麼多的宗教或準宗教信仰,在歷史上還經歷了那麼多的分分合合。

所以,盧西恩·派伊曾評論說,中國“是一個裝扮成一個國家的文明”。

連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局長詹姆斯·伍爾西也承認,“帝國精神似乎不是中國歷史或政策的核心”。

但清末以降,中國逐步喪失了這種文化上的自信。康有為在1895年甲午戰爭後的上清帝書中說,“當以列國並立之勢治天下,不當以一統垂裳之勢治天下”。

甚至一度有日本人自稱為“中華”——在他們眼裡,日本似乎已經取代中國成為了“先進文化”的代表。

歷史上,朝鮮、越南在中原衰微之際也都出現過自稱為“中華”的情況。

另一方面,在大國崛起的過程中,美國式的文、武擴張反倒使美國式的新帝國主義兼有了傳統帝國主義和“天下”理念外在形態的雙重特徵。

美國人認為,自1913年威爾遜總統始,美國對外政策就進入了一個所謂的理想主義時代,因為威爾遜據稱“提倡一種超越美國自我利益、謀求人類善意的外交”。

此後,儘管不同時期的美國對外政策各有其特點,但是所謂的“理想主義”作為一種思想和實踐,其線索始終延續。

在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提出的“世界新秩序”構想中,美國的基本利益與目標是“建立一個政治經濟自由,人權與民主制度盛行的世界”。

在這個“新世界”中,美國的理想“不但能生存,而且還能開花結果”。

1994年,美國推出《參與與擴展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提出“把市場制民主國家的大家庭推廣到全世界”的所謂“擴展戰略”。

美國把維護其在全球事務中的領導地位作為出發點,將“安全、經濟和民主”作為美國對外政策的三個支柱,認為“促進美國在全世界利益的最佳途徑是擴大全世界民主國家和自由市場制度”。

報告特別強調,“我們的長遠目標是建立這樣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每一個大國都是民主國家,同時還有其他許多國家加入這個實行市場經濟的民主國家共同體”。

此後,即便是在“全球反恐”的國際大背景下,以美國式的文化、制度來“一統天下”的基本線索和邏輯也仍然在延續。

在今天的世界,真正的大國“必有某種獨特的經驗和力量持久地影響著時代,也就是說它必須提供一種可供遵循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包括物質生產和精神制度兩個方面”。

尼克松坦白地聲稱:“我們有資格去領導嗎?除非我們擁有超越和平、超越我們的安全、超越我們的富裕的價值觀念,否則,我們就不能領導......

今天,美國必須再一次證明,我們不僅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富裕的國家,而且是一個有道德、講原則的國家,是其他國家學習的榜樣。”

美國是一個“帝國”嗎?

03

美國怎樣定位中國?

冷戰結束後,一些西方學者認為世界進入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的時代。

例如1993年布熱津斯基出版的《大失控》、丹尼爾·帕特里克·莫伊尼漢出版的《大混亂》等便持這樣的觀點。

但另一些人則認為西方迎來了推動西方主導的經濟秩序和體系的全球化、建立一個更類似於自己的世界的大好時機。

布熱津斯基在其《大棋局》中說:“美國對手的垮臺使美國處於一種獨一無二的地位。它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真正的全球性大國。”

1989年,弗朗西斯·福山甚至將自己在《國家利益》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定題為“歷史的終結”。

福山“浪漫地”聲稱,“我們可能正在目睹......這樣的歷史終結,即人類意識形態的演進的終結點和作為人類政府最終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制的普及。”

後冷戰時代的美國似乎堪稱“唯一的超級大國”,其經濟規模、軍事實力、技術優勢仍然十分明顯,其市場經濟模式似乎也曾一度引領著一些國家的制度變革。

美國還持續以所謂的“民主”與“人權”理念試圖佔據所謂的“道德高地”,而其處理和解決全球事務的制度、體系、程序等所謂的“國際機制”也似乎一度處於推廣之中。

正如布熱津斯基所言,“美國體系的大多數內容是在冷戰期間出現的,併成為美國遏制其全球性對手蘇聯的努力的一部分。

一旦那個對手倒下而美國成了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國,美國體系就可以成為現成的東西在全球應用……”

冷戰結束後,美國在歷次對外行動中連連以極小的代價贏得了所謂的“重大勝利”,使得美國更傾向於在全球採取進攻性的態勢。

這種態勢在不同時期一定程度上所謂的“戰略收縮”中,事實上仍在延續。

這樣,似乎無可避免的問題與困境出現了:在美國某些右翼勢力眼裡,中國經濟的起飛、政治影響力的持續擴大等等便顯得十分突出。

無論是作為所謂現存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還是作為所謂新的“美國統治下的和平”新秩序的推動者,還是作為所謂當今世界的“領導者”,美國當然最為關注那些實力相對強大或者上升勢頭較快的國家。

需要注意的是,在後冷戰時代,美國對於中國的定位始終存在著種種自相矛盾的說法。

1992年,哈里·哈丁率先提出了“非敵非友論”。

他在《脆弱的關係:1971以來的美國和中國》一書中說:“美國的政策應當基於這樣的認識:兩國的利益既不完全一致,也不完全衝突,而是部分一致,部分對抗。

中國既不是盟友,也不是敵手,而是美國必須與之對話、在共同關心的問題上用力氣與之討價還價的國家。”

20世紀90年代中期後,“中國威脅論”在美國出現了一波蔓延。

亨廷頓在其《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說:“伊斯蘭的推動力,是造成許多相對較小的斷層線戰爭的原因;中國的崛起則是核心國家大規模文明間戰爭的潛在根源。”

約瑟夫·奈也認為,“巨大的、不斷繁榮的國家可能在其邊界之外顯示力量”,中國作為“具有文化優越感和在歷史上曾遭受世界上其他國家痛苦對待的國家,是難以安於現狀的”。

“一個強大的中國將不可避免地對美國和世界秩序的其他部分形成挑戰”

當然,基辛格、布熱津斯基等則更為務實一些,他們認為:中國究竟是美國的敵人還是朋友,還在變化之中;

而“如果把中國視作敵人對待,那麼它就會變成敵人”;“如何對待中國很可能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04

美國對華政策:從歷史透視未來

由此而言,一個時期以來,美國政府的全球政策看似波動幅度擴大,甚至在特定階段可能出現對美國自身前一階段政策的某種“反動”。

其對華政策也可能看似散亂,甚至被一些學者解讀為“商人型”的逐利驅動,更甚而在一些特定時段和特定問題上出現不少看似很是“無厘頭”的行為模式。

但是,我們或許可以拉長觀察美國“世界觀”和對華政策的時間軸,用更宏大的敘事方式來予以解讀,如此,或許透過這些“散亂”和“無厘頭”,你就能夠看得更深、看到更多。

如果你具有歷史眼光,你會在後冷戰時代美國對華政策調整的基本邏輯中找到長期、穩定的歷史線索。

如果你具有戰略眼光,你會在後冷戰時代美國對華政策調整的基本邏輯中預見到今天我們面對的基本格局。

但是,從後冷戰時代美國有關中國定位的討論可以看出,今天正在發生的這些固然具有其歷史延續性和內在邏輯的現象,也並不必然是通往未來的唯一路徑。

所以,更為重要的是,如果你是負責任的思想家,你可以由此思考,如何勇於面對、妥為應對我們面臨的這樣那樣、程度烈度各異的衝突。

同時積極探索、努力構建新時代新型大國關係,將人類社會導向一個持久和平、協調合作、共同繁榮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