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印象•成縣

脫貧印象•成縣 | 宋坪春色話史坪

仲春時節,地處成縣宋坪鄉大山深處的史家坪村春意盎然,青泥河畔油菜花在山野鄉間盛開,層層疊疊,與青磚白牆的民居相互映襯,美若畫卷。

脫貧印象•成縣 | 宋坪春色話史坪

史家坪村是成縣最南邊海拔最低的小山村之一,與陝西省略陽縣白水江鎮鐵佛寺村相接壤,位於青泥河畔,氣候溼潤、雨量充沛,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115戶426人,2018年底全村實現整村脫貧。


脫貧印象•成縣 | 宋坪春色話史坪

走進史家坪村,村內綠樹成蔭、花香四溢,水泥硬化的鄉村道路環繞整個村莊,路面整潔如新,錯落有致的民居、寬敞的文化廣場讓人眼前一亮……

脫貧印象•成縣 | 宋坪春色話史坪

從村頭到村尾,記者發現停在路邊,或是自己小院的小汽車特別多,和記者同行的村主任史會林自豪的說到,“目前我們村上有68戶人家裡都有汽車,全村只有115戶人,有汽車的人家佔比達到了59%”。


脫貧印象•成縣 | 宋坪春色話史坪

走村入戶時,許多村民都會告訴記者,村裡魏國強家是村上最有錢的家庭之一,來到老魏家,提起這件事,他總是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和筆者交談時也顯得“話多”,老魏家裡有6口人,一個弟弟和兩個兒子都在天津電動車廠務工,特別是二兒子魏育波在雅迪電動車廠從事質檢工作,起初也是從技術員幹起,一月可拿到三四千元,如今當了質檢管理員後,一個月有1萬多的工資,而老魏自己則留在家裡發展中藥材、花椒等特色產業,農閒時也會去縣城打點零工。

老魏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弟弟和兩個兒子在天津一年開銷除外,可掙到十六七萬元,自己在縣城打零工也可掙到1萬多元,2018年初種植了5畝多柴胡,到2019採收時賣了1萬多元,家裡新發展的3畝花椒和1畝馬蓮,雖然還沒有進入盛產期也受市場和天氣因素影響,但2019年也收入了5000多元,算下來全家2019年底的收入已達到了近十九萬元。


脫貧印象•成縣 | 宋坪春色話史坪

村主任史會林說,“勞務輸轉也是我們村的一大特色產業,常年在外務工的有60多人,除了在天津務工的人以外,主要都在山東青島幹架子工,每人每月平均都能掙到九千多元。”

曾經的史家坪村是宋坪鄉的貧困村之一,在破解發展難題、實現脫貧增收的道路上,該村立足村域經濟發展實際,按照“發展抓項目,增收抓調整,致富抓勞務”的工作目標,堅持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短平快”項目來抓,實現了勞務輸出由季節型向長期型、本地型向外地型、苦力型向技術型、零散型向規模型的轉變。


脫貧印象•成縣 | 宋坪春色話史坪

脫貧印象•成縣 | 宋坪春色話史坪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史家坪村的龍潭溝,溝內一側亭亭玉立的杜仲樹成林,而龍潭溝兩側成片的馬蓮,綠油油的長勢良好,藍色的馬蓮花已零星開放。據說,進入四月,龍潭溝將會如藍色夢境一般,溝內300多畝馬蓮花將會如藍色花海。


脫貧印象•成縣 | 宋坪春色話史坪

馬蓮產業是史家坪村的主導產業之一,全村共有550畝,戶均達到了4.8畝,主要分佈於該村的龍潭溝和良子坪社,大多數採用與核桃樹套種。馬蓮主要賣籽,可用於綠化,畝均產籽60-80斤左右,按去年市場價格每斤可買60元,每畝收益可達3600元以上,全村馬蓮總產值已達到了120萬元,戶均收益達到11000元。


脫貧印象•成縣 | 宋坪春色話史坪

據該村包村領導兼黨支部書記李改平介紹說,“除了發展勞務經濟外,我們村上在精準脫貧的過程中,2018年初針對史家坪村產業發展薄弱和群眾收入單一的實際情況,鄉村兩級幹部入戶走訪,調查摸底,根據群眾意願、因地制宜,鞏固核桃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馬蓮、花椒、柴胡等特色產業,全村現有核桃870畝、馬蓮550畝、柴胡450畝、花椒300畝,今年還將發展辣椒產業,將形成了產業發展百花齊放的局面”。


脫貧印象•成縣 | 宋坪春色話史坪

史家坪村在推進產業發展的同時,大力推進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引導鄉風文明發展。如今的史家坪,家家都有增收產業,戶戶都有致富路子,鄰里之間和睦相處,大夥增收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脫貧印象•成縣 | 宋坪春色話史坪

採訪臨近結束時,記者在村文化廣場看到,四周花草樹木茂盛,幾位小朋友正在健身器材前玩耍、鍛鍊,廣場上不時傳來歡快的笑聲……


(劉敏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