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紮根教育沃野的“鄉村樹”

一株紮根教育沃野的“鄉村樹”


一株紮根教育沃野的“鄉村樹”

劉琰是阜陽市潁州區袁集鎮中心小學一名語文高級教師,他於1987年任教,33年如一日,愛崗敬業、愛生如子,辛勤耕耘在鄉村教育園地裡,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韶華。同事們說,他就像一株紮根教育沃野的“鄉村樹”。

01/愛崗敬業,根植於單位“大家庭”

傳道、授業、解惑,把愛播撒給學生。劉琰老師以校為家,每天總是早到校、晚離校,無論有課沒課,上下午都會早早到校,或認真備課,或批改作業,或與其他教師探討教學問題。他從不落學生一節課,兩次因腿部摔傷拄拐給學生堅持上課。劉老師還經常深入班級為學生輔導功課,找學生談心,瞭解同學們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態,以便更好地實施教學、改進教學,最大效率地提高教學質量。

一株紮根教育沃野的“鄉村樹”

劉老師始終致力於教學研究,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教育工作的“生命線”。為給學生們找出更合適的學習方法 他努力探索教學新思路,力爭創造個人教學特色。他利用分層分級、合作探究、互相競賽式教學模式,多次參加校級、鎮級、區級公開課,受到了教師們一致好評。2017年榮獲區級“優質課”一等獎。

有一年,劉琰老師所任教的班級學生語文基礎較差,全班51人,不會拼音的學生多達一半。為此,他制定了拼音過關計劃,先後抽出6節課時間補教拼音,並利用課餘時間做到人人過關。同時還開展了學生查字典過關行動,使絕大多數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查字典。一學期下來,全班絕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有了加強,學習語文的興趣被激發,語文素質得到了提高。此外,劉老師還努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積極開展學生每天寫日記活動,組織班長、組長每日逐人檢查日記寫作情況。開始學生不太習慣,甚至有點牴觸情緒,劉老師就以較低的要求來努力培養,只要求格式正確,後來逐步對內容、語言等方面提出新要求,逐步過渡提高。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所帶的學生不但日記寫得合格過關,而且不少學生日記內容很有可讀性,作文水平也比以前有較大提高。在六年級鎮級素質檢測中,劉琰老師所代的班級學生綜合成績名列前茅。

一株紮根教育沃野的“鄉村樹”

02/愛生如子,為學生撐起“一片天”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劉琰老師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才能教好書、育好人,讓學生在心理上親近自己,並樂意從他們所尊敬的人那裡獲取知識和道理。

劉琰老師經常和學生談學習、談生活、談家庭,課餘時間總有一些學生圍著他說個不停。在日常生活中,他不僅關愛班裡的留守兒童、扶貧學生,還定期到所包保的一名扶貧“三殘兒童”家中資助送教。2020年3月,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劉老師向武漢捐贈2000元。

有一次,學生秦某某突然生病,班裡同學首先想到找班主任劉老師。當時,劉琰正在給學校一位老師印試卷。聞此情況,他立即放下手中工作,急忙趕到教室進行幫助和撫慰,並從口袋裡拿出50元錢,組織學生送到醫院就診……因此,平易近人、待人隨和的劉老師,竟被他的學生們送了個“劉老媽”的雅號。

一株紮根教育沃野的“鄉村樹”

愛是互相的。2019年,劉琰老師在和學生打籃球時,腳被崴傷了。六年級學生快畢業了,他想:不能因為個人小傷而誤了44個孩子的前程。於是,劉老師借來四輪電瓶車和雙柺,堅持繼續上課。劉老師帶傷上課,學生很懂事,也很感動,不僅上課很安靜,而且下課還不忘照顧老師,給他拿飯盒,給他上樓拿備課資料等等,同學們都爭著去給老師“辦事”呢!所有這些,都是劉老師真誠關愛學生的結果。

一株紮根教育沃野的“鄉村樹”

多年來,劉琰老師以高尚的師德、紮實的業務、無私的愛心和拼搏進取的精神,積極“充電”,不斷反思,撰寫了上百篇教育教學心得體會文章,發佈在個人博客空間和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鄉村樹”上。他先後多次被評為區級“教研工作先進個人 ”、鎮級“優秀教師”、“優秀輔導教師”,2018年晉升為語文高級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