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協主席戰“疫”作品播放量超兩千萬,新作《櫻花滿天紅》將問世

“千山靜,鳥不鳴,九州雲霧起。寸寸心,牽念遠,只為蒼生祈太平……”由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綱作曲的戰“疫”歌曲《大愛蒼生》在多個網絡平臺發佈。深情悠揚的旋律、大氣恢弘的歌詞、充滿張力的唱腔,使得這部作品直擊心靈,全網播放量超過兩千萬。葉小綱第二部戰“疫”作品《櫻花滿天紅》也將很快和大家見面,他開玩笑說:“為防自己耳朵起繭,看似沒什麼退路,只能啟動第二首歌的寫作。”

中國音協主席戰“疫”作品播放量超兩千萬,新作《櫻花滿天紅》將問世

《大愛蒼生》曲譜

有網友這樣評價對《大愛蒼生》的感受:“心懷天下,悲憫蒼生!歌者和曲者的情懷讓聽眾不驚、不怖、不畏。”也有人說:“這是一首撥動心絃的歌曲,委婉中唱出海的波瀾壯闊!”這部作品被收錄至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和中國音樂家協會合作推出的《抗疫戰歌——全國抗擊疫情公益歌曲選》音像專輯。提及創作的初衷,葉小綱表示,網絡上的抗疫歌曲有很多,但實事求是講,真正好的作品不是太多,“作為音協主席,應該帶一個頭,很高興自己的作品能為抗擊疫情起點作用,讓大家有共鳴。”

中國音協主席戰“疫”作品播放量超兩千萬,新作《櫻花滿天紅》將問世

葉小鋼(中)和參與《大愛蒼生》錄製的各位藝術家

《大愛蒼生》由葉小綱作曲,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胡佔凡作詞,朱樺、麼紅、楊燕婷、韓蓬、劉嵩虎等多位藝術家和國際首席愛樂樂團、合唱團參與錄音。從創作到錄製,《大愛蒼生》用了十幾天時間。由於疫情的影響,錄音棚並不會長時間開放,參與錄製的藝術家們克服重重困難,在特殊的時期,攜手完成了這首特殊的作品。葉小綱感慨:“要謝謝全體幕後辛勤勞動的工作者,大愛連心,我們都是志願者。”

作曲時,新聞報道中戰“疫”勇士們感人的畫面常常在葉小綱腦海裡浮現。《大愛蒼生》的歌詞改了很多次,在葉小綱看來,寫歌詞的人不能完全知曉作曲家的要求,每個作曲家都有自己的喜好,比如什麼時候張嘴,什麼時候開口音,“所以我和詞作者一直在反覆溝通,最終版本的歌詞做了很大程度的修改。”葉小綱介紹,《大愛蒼生》歌詞的立足點一開始是文藝界的藝術家們對抗擊疫情的支持,後來擴大到全民族的範圍,內涵更宏大。相比之下,已經接近創作尾聲的《櫻花滿天紅》以武漢的櫻花為主題,風格更加個人化,歌詞的表達方式也更加具體。

這幾天,葉小綱的新書《大地迴響——葉小綱音樂創作研究》也終於和大家見面。葉小綱近40年的音樂創作,顯示出他在作曲技法和審美趣味方面的變化軌跡,也從一個側面代表了中國現代音樂創作的發展過程。這本新書收集了李吉提、李西安、金湘等作曲家、音樂理論家與學者在不同時期所寫的文章,從作曲技法、創作風格、美學思想等方面,對葉小綱多年的音樂創作進行了分析。葉小綱說:“這本書醞釀了很久,本該去年就出版了,校對和梳理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包括版面的修飾和內容的提煉,在疫情期間推出,反而引起了大家更大的關注。”

這些年,葉小綱的作品一直在講述“中國故事”,包括大型交響序曲《喜馬拉雅之光》《最後的樂園》和《大地之歌》等。今年四月,在武漢原本有一場他的“中國故事”個人音樂會,主打曲目《第三交響曲“楚”》就是以荊楚大地為背景創作的。因為疫情這場音樂會延後了,而葉小綱很希望疫情過去後,自己創作的作品還能在武漢上演。

對葉小綱來說,今年的工作可能都會集中到下半年,時間會特別緊——上半年的音樂會、音樂節等活動都延遲到下半年,原本計劃今年8月在德國錄製的《第五交響曲“魯迅”》可能也會延後,原計劃今年5月在上海錄製《大地之歌》也會延遲到12月。此外,葉小綱團隊製作的大型民族管絃樂《中軸線》預計在今年6月的非遺日推出,目前這部作品正在醞釀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