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年間,朱元璋大興文字獄,究竟為何?

導語:文字獄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帝王樂此不疲的一種打擊異己的方式,每個朝代幾乎都會出現。有明一代,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間更甚,究竟為何?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明初的文字獄。

文字獄是明清的一個特色,但算不上創新。早在魏晉時期,司馬昭邀請當時的名士嵇康出來做官,但嵇康堅決不從。於是司馬氏招募了嵇康的好友山巨源(山濤),讓他去說服嵇康。嵇康見到山濤上門勸自己為司馬昭效力,異常生氣,憤而寫了一篇《與山巨源絕交書》,裡面表達了堅決不合作的態度,被司馬昭“所惡”,引禍上身,以致被殺。臨行前譜了一曲《廣陵散》,表達了嵇康的悲憤之情,被後人傳唱千古。

明太祖朱元璋執政的洪武年間,也有許多人因文字使用不當獲罪、甚至被殺頭的,只要他發現某位文人或官員的詩文中,有自己忌諱的詞字,或者認為有隱喻諷刺朝政的語句,便會將其治罪下獄。為此受罰的文士不計其數,文人們也是苦不堪言。

司馬昭是為了洩憤,那麼朱元璋究竟為何要這樣做呢?

洪武年間,朱元璋大興文字獄,究竟為何?


1、維護自尊心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出生貧寒,後來投身紅巾軍領袖郭子興麾下,參加反元起義,從草根一步步奮鬥到九五之尊。君臨天下後十分諱言自己過去出過家等一系列境遇,極度的自尊就轉化為極度的要強。所以明初文字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現象,就是大多數被認定諷刺或羞辱朱元璋本人,個人因素在這其中佔據了很大作用。

朱元璋當過和尚,後來行伍。行軍打仗講究的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了拉隊伍、籌錢糧,幹過一些打砸搶掠等不光彩之事。所以朱元璋最忌諱和討厭的是“光”“禿”“僧”“賊”“寇”“盜”等字眼,以及和這些字同音、諧音的字眼。但是,他又沒作出明確的規定,全憑他一時的心情和理解定罪,搞得大家無所適從。很多文士因此無辜遭罪,稀裡糊塗喪命。

洪武年間,朱元璋大興文字獄,究竟為何?

舉個例子,杭州府學教授徐一夔,寫了一個賀表來吹捧朱元璋,其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之語,而朱元璋認為“光天之下”的“光”字是諷刺自己曾經做過和尚,“則”與“賊”同音,是挖苦自己做賊,於是下令將徐一夔處死。德安府學訓導吳憲所作《賀立太孫表》中有“天下有道”,因“道”與“盜”同音遭斬。

凡此種種,在洪武年間俯拾即是,文人們苦不堪言。

朱元璋不光對自己人下狠手,對外邦也不含糊,朝鮮遣使者來朝拜,朱元璋發現奏表上有“犯上”的字樣,於是把朝鮮進貢的禮品全部打回,這在外交禮節上表示非常憤怒了,這還不算完,逼著朝鮮交出了起草奏表的人。此人怎能想到,寫個奏章都能惹禍上身。

2、文士的輕慢

朱元璋在當皇帝以前,做過和尚,當過乞丐,後來跟著岳父起義反元,成為了軍閥。咱們給他的職業生涯如果做個梳理,會發現朱元璋是沒有時間讀書的,他自己也承認—

“我本淮右布衣”。我們一直說朱元璋是朱老師,但朱老師上的是社會大學,教的也是體育。不信,那咱們先看看朱老師的文化程度,看看朱老師的作品,正式一點兒的聖旨吧。

聖旨一般來說夠正式吧,我們讀一段朱老師的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讀到這兒還是很正常的,我們接著往後看,“告訴老百姓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這是官員們上奏說倭寇鬧事,皇帝下的聖旨,朱元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盛世的一個先河,歷史學家們不懷好意的稱之為,白話聖旨。

這幫平日裡咬文嚼子的學究,聽著這樣的聖旨會對皇帝懷著什麼樣的憧憬啊,於是學生們開始辱罵老師,用一些拐彎抹角的話來挑釁皇帝,博得同學們的一點笑聲,可問題就是你知道你這老師多聰明啊,應該說文字獄就這樣開啟了。

洪武年間,朱元璋大興文字獄,究竟為何?

這確是因為文人自作聰明,你嘲笑皇上還有好果子吃。比如我們上文說的“則"字,就是咱們現在原則這個字,因為這個字在當時"則'和"賊"的讀音是相同的,比如說皇帝以身作則,但是這個字也可以讀成以身作賊。朱老師這個皇帝是紅巾軍出身,你說賊這就是揭短兒。

3、文化的隔閡

前面說了,朱老師是體育老師,專業文人和他講道理、嚼字眼,那就有理說不清了,絕對的“自說自話“。比如說“有其父則有其子”,本來這句話是給子孫做表率的意思,但如果按朱老師的意思讀起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有賊父就將有賊子。類似的這樣的話,自然很多就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以前元朝你這樣罵朝廷都不行,何況現在到了新朝代竟然還敢欺負新皇帝。

朱老師終於大怒,經過調查,有說過這樣話的人殺頭的殺頭,發配的發配。其實從我們現在看來,發發牢騷顯擺才能,真的不是中國文人值得驕傲的地方。最終害人害己,於事無補。文化的隔閡,成為皇帝和大臣們之間的一道牆,所謂的隔閡,我們認為主要還是朱元璋這個皇帝的問題。大臣們經過了十來年的寒窗苦讀,應該是沒有文化隔閡的。朱老師本來是體育老師現在開始教語文,最終還是不內行的,於是就不得不興起文字獄。

洪武年間,朱元璋大興文字獄,究竟為何?

4、排除異己

自古造反不容易,可以說九死一生。能起義成功的主子,身邊必定有一群良臣武將,如果其中有人異心,必會對皇權產生威脅。為了子孫能夠順利接班,清除不大聽話的有功之臣,也算是劉邦、趙匡胤、朱元璋們的共同訴求。只是碰到趙匡胤會念舊情,榮華終老;碰到劉邦、朱元璋只能自求多福了。

藍玉是洪武朝後期的第一武將,在徐達、常遇春死後,時常率大軍與蒙古交戰。但他逐漸驕傲自滿,經常對左右嫌自己官小,

“玉不樂居宋、穎兩公下,曰:“我不堪太師耶”。於是朱元璋找到由頭,以謀反罪將其下獄。洪武年間的藍玉案,胡亂編造理由,東拉西扯殺了上萬人,其中大多數"核心要犯"都是在文字上被東拉西扯、牽強附會而下獄。


洪武年間,朱元璋大興文字獄,究竟為何?

總結

明初的文字獄如此嚴苛,歸根到底還是朱元璋的“自卑”在作祟,太祖早年生活貧寒,在底層受盡了人間的疾苦,當上皇帝后生怕自己文化低大臣們瞧不起,於是用這種殘酷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後期為了皇權的穩固,清除異己,也頻繁的使用這一招,真可憐了洪武年間的文武大臣了。由於朱元璋的猜忌,很多的能臣幹吏都被殺掉。後來當燕王朱棣發起“靖難之役”時,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朱允炆竟然找不到可以領兵抗衡的將領,朱棣長驅直入攻入南京城,取代了侄子的皇位,建文帝也下落不明,成為千古疑案。朱元璋若泉下有知,不知道會不會後悔自己的隨意殺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