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日本人敬稱為長沙之虎,原因竟因為名字取得好,起了大作用

在抗日著名將領中,薛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他在長沙會戰中所獨創的“天爐戰法”,被殲滅的日軍多達十萬之眾。由此薛嶽也一戰成名,被譽為“長沙之虎”,獲得“戰神”的稱號。而在整個抗日戰場上,薛嶽也是殲滅日軍最多的將軍之一。

此人被日本人敬稱為長沙之虎,原因竟因為名字取得好,起了大作用

薛嶽生於1896年。當時正值中日甲午戰爭,北洋水師慘敗。父親想要薛嶽能夠像抗金英雄岳飛一樣,長大成人參軍入伍,打敗日軍,因此就給他取名為“薛仰嶽”,也就是仰慕岳飛的意思。

但薛嶽成年後,認為自己不僅要仰慕岳飛,更要學習岳飛,最終成為和岳飛一樣的人,因此就自作主張,去掉了一個“仰”字,改名字為“薛嶽”。雖然只有一字之別,但由此顯示出了薛嶽崇高的志向,而他在抗戰時期的表現也可圈可點,真正做到了名如其人。

此人被日本人敬稱為長沙之虎,原因竟因為名字取得好,起了大作用

抗戰爆發時,薛嶽已經成為了獨當一面的大將。1939年9月,長沙會戰爆發。長沙會戰的背景,一方面是蘇聯和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另一方面,日軍在主動挑釁蘇聯的諾門罕戰役中吃了大敗仗,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講,日軍都必須在中國戰場上打上一次大勝仗,由此促使日軍集結重兵,向湖南重鎮長沙攻擊而來,長沙會戰由此爆發。

從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長沙會戰前後一共進行了三次之多,但真正給予敵軍以重創、戰役最激烈的一次,還要數第三次長沙會戰。

此人被日本人敬稱為長沙之虎,原因竟因為名字取得好,起了大作用

1941年12月24日,第三次長沙會戰開始。薛嶽此時擔任的是第九戰區司令一職,統帥大軍約為三十萬上下;而日軍主攻的一方,是他們的精銳之旅第十一軍,司令是阿南惟幾大將,兵力約為十二萬人。

中國軍隊和日軍在會戰開始後,於長沙城內展開了激烈的巷戰,由於中國軍隊的英勇抵抗,日軍幾乎寸步難行。為打破膠著狀態,阿南惟幾祭出了“殺手鐧”,秘密派出了善於夜間巷戰的精銳大隊,由加藤素一親自指揮,準備秘密潛入長沙城,在夜戰中給我軍以重創。

此人被日本人敬稱為長沙之虎,原因竟因為名字取得好,起了大作用

但加藤素一想不到的是,1942年1月1日夜,他的王牌支隊一出場,便遭到了中國軍隊嚴密火力的殺傷,死傷大半。這下加藤素一又氣又惱,求功心切的他,帶頭向中方陣地發起攻擊,誰知他流年不利,一露頭便中彈死亡。

加藤素一的死,讓日軍發了瘋般地攻擊過來。一開始中國軍隊不知道日軍為何突然變得瘋狂起來,後來看出了門道,敢情是想要搶回加藤素一的屍體。

此人被日本人敬稱為長沙之虎,原因竟因為名字取得好,起了大作用

原本並沒有重視加藤素一屍體的中國軍隊,趕忙從陣地上將加藤的屍體拖了回來,仔細一檢查,發現他身上攜帶有重要的情報信息。上面顯示,此時的日軍,在經過長達八天的進攻之後,早已是強弩之末,彈藥幾乎快要耗盡,快支撐不下去了。

薛嶽得到這一重要情報後,也大喜過望,看來是發起戰略反攻的時候了。這時的薛嶽,採取了巧妙的“天爐戰法”,也即讓手下的軍隊以伏擊、尾擊、誘擊的方式,將敵軍逐步引誘到決戰地帶,然後聚而圍殲。

此人被日本人敬稱為長沙之虎,原因竟因為名字取得好,起了大作用

日軍不知是計,中了圈套。第十一軍三十三師團遭受重創,趕來增援的第四十師團,也陷入重圍之中。按照以往日本的作戰傳統,他們對待在戰場上死亡的士兵,往往會砍下左手燒成骨灰送回國內,這一次實在是來不及了,只能匆忙砍下手指應付了事。

這次會戰,日軍傷亡近六萬人,自此之後,在中國戰場上,日本已無力大規模發起主動進攻了。

【《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長沙會戰》《抗日戰爭正面戰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