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已有2200多年曆史,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

淮安


淮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已有2200多年曆史,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


一、基本概況

淮安是國務院1986年公佈的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漕運樞紐、鹽運要衝,明清鼎盛時與蘇州、杭州、揚州並稱為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 ,多次作為郡、州、路、府的治所。

淮安市現有歷史文化街區2處,為河下古鎮歷史文化街區、上坂街-駙馬巷-龍窩巷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8處,為老西門大街歷史地段、雙刀劉巷歷史地段、太清觀街歷史地段、縣東街歷史地段、都天廟歷史地段、河北街-光明街歷史地段、大閘口歷史地段和東嶽廟歷史地段;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處,為碼頭鎮。

淮安市各個時期的歷史文化遺存非常豐富,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1處、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共2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達147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3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37項。隨著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實現了淮安市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

、歷史文化街區

河下古鎮和上坂街-駙馬巷-龍窩巷兩個歷史文化街區。

河下古鎮的保護開發是將其和蕭湖作為整體景區打造,實施了河下湖嘴大街、估衣街等主要街道的立面修復和路面修整工程,河下古鎮“一河、兩街、四景”保護和古鎮北入口修復等一批重點工程,建成了聞思寺、湖嘴大街、承恩坊、吳鞠通中醫館、古文樓、沈坤狀元府、古鎮客棧等20餘處特色景觀。

上坂街-駙馬巷-龍窩巷歷史文化街區,開展了周恩來故居周邊環境修復整治工程,建設了周恩來影像資料館、地下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以及其它旅遊配套設施,同時對駙馬巷民居和道路進行修復,新建了駙馬巷牌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