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面孔回訪|分離兩個月回到家,看到3歲女兒那一刻,他心都要化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子芳 通訊員 範榮

大年初二,身為刑警的他被調往疾控中心實驗室,做確診最關鍵的核酸檢測工作,成了距離病毒最近的民警。

陽春三月,屋外楊柳青青,木蘭花綻放在枝頭,在離家整整60天后,他終於回到家中,3歲多的女兒抱著他的腿,一直不肯撒手。

疫线面孔回访|分离两个月回到家,看到3岁女儿那一刻,他心都要化了

40多天檢測了400多份樣本

每天進實驗室前都默唸“今天陰性”

1月26日(大年初二),35歲的刑警林章剛被調往溫州市泰順縣疾控中心的負壓實驗室,開始了核酸檢測工作(詳情點擊距離病毒最近的民警)。

作為泰順縣僅有的2名具有核酸檢測能力的工作人員之一,接到調令後,他義無反顧地前往抗疫第一線。

疫线面孔回访|分离两个月回到家,看到3岁女儿那一刻,他心都要化了

如果把新冠病毒比作“怪獸”,那麼實驗室的檢測人員就是捕捉“怪獸”的獵人。

“我們做的結果就是判定一個人的‘生死’陰陽,我們誰也不想看到陽性。”回憶起那段緊張抗疫的日子,林章剛說:“那時候最怕的就是做到陽性樣本,每天進實驗室時,都會在心裡默唸‘今天是陰性’!”

疫线面孔回访|分离两个月回到家,看到3岁女儿那一刻,他心都要化了

每做一批實驗檢測,從樣本接收登記、實驗環境準備、個人防護裝備、到實驗檢測及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整個過程大概需要六七個小時。為了減少防護服和試劑的消耗,他和同事陳文斌往往忙碌到深夜。

實驗室裡定“陰陽”,一字之差,對於患者和醫務人員來說,卻有著天壤之別,檢測結果容不得一絲失誤,必須慎之又慎多次複核。

“也不知道哪一天危險就會來臨。”病毒來勢洶洶,PCR實驗室是離病毒最近的地方,也是檢驗員和“怪獸”一決生死的“戰場”,他和同事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在實驗室穿著密閉的防護服,不到半小時就汗流浹背渾身溼透,有時候起霧的護目鏡,讓精密度極高的實驗操作難上加難。

作為戰疫最前沿的工作人員,檢測中如果有一丁點的意外,他們可能就會面臨被感染的巨大風險。

從1月26日到3月10結束實驗室工作,40多天的時間裡,他和同事陳文斌兩個人一共檢測了400多份樣本。

疫线面孔回访|分离两个月回到家,看到3岁女儿那一刻,他心都要化了

14天隔離休養

被一線醫護人員感動到哭

3月10日,泰順的疫情漸漸得到控制,經過准許,林章剛離開疾控中心實驗室,前往隔離酒店,進行14天的隔離休養。

這14天,也是林章剛工作13年來,難得徹底放空的日子。從極度緊張高壓的工作狀態突然放鬆下來,林章剛甚至有點無所適從。

除了思考沉澱近期的工作,以及和家人視頻,林章剛常常刷手機關注疫情狀況,他也曾多次被醫護人員的事蹟“打動到哭”。

最令他難忘的,是支援湖北的醫務人員結束戰鬥,全城歡送白衣天使撤離的視頻,有一次,他甚至因為這樣的視頻激動了一夜。

“看一次哭一次,賺足了一個大老爺們的眼淚。”林章剛並不是情緒外露的人,但他還是激動地留言:“天使們、英雄們,你們辛苦了,你們是民族的脊樑,祖國的驕傲,向你們致敬!”

林章剛說,正是這些白衣戰士們戰鬥在前方,保護家和人安,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脊樑。

疫线面孔回访|分离两个月回到家,看到3岁女儿那一刻,他心都要化了

離家60天后回到家

女兒抱著他的腿不撒手

3月25日上午11點多,林章剛在工作人員的接送下,回到了分別整整60天的家中。

“開門回家後,女兒一直抱著我的腿,一直不肯撒手。”看到女兒的那一刻,林章剛的心都要化了。

林章剛的女兒囡囡三週歲多,正是調皮又好玩的年紀,平時喜歡黏著媽媽,可是兩個月沒有見爸爸,她一刻也不肯鬆開爸爸的手。“要爸爸餵飯、陪玩、什麼都要我陪著,兩個月沒見,女兒真的太想爸爸了。”

女兒幾乎一刻也不允許爸爸離開視線,林章剛出門去單位報到,還要騙她“爸爸去倒垃圾,爸爸很快就回來”。

之後,他又趕回老家看望母親,回老家的路上,毛竹青翠,不知名的山花開在路邊,而媽媽早就煲好了老鴨湯,準備了很多他愛吃的菜。

前往疾控中心報到時,還是凜寒冬日,所有人對病毒充滿未知和恐懼,空氣中瀰漫著蕭瑟之氣,而今已是陽春三月,國內疫情漸穩,路旁楊柳青青,林間山花爛漫。

作為一名刑警,見慣了生死,堅守著法律的尊嚴,這一次疫情,林章剛以自己的專業技能支援抗疫戰線。

“我們的職責,就是用自己的本領報效祖國,守護好人民,保護祖國山河無恙。”林章剛說,如今冬去春來,對於未來,他只願夯實自己的業務本領,守護好人民的安危。

疫线面孔回访|分离两个月回到家,看到3岁女儿那一刻,他心都要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