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名山——三清山

素有“小黃山”之稱的三清山是一座道教名山,前人贊它為“高凌雲漢江南第一仙峰,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猶如道教所奉三位天尊列坐其巔,故此得名。三清山經歷了14億年的地質變化運動,風雨滄桑,形成了舉世無雙的花崗岩峰林地貌,“奇峰怪石、古樹名花、流泉飛瀑、雲海霧濤”並稱自然四絕。


道教名山——三清山


三清山集天地之秀,納百川之靈,是華夏大地一朵風景奇葩。她兼具“泰山之雄偉、黃山之奇秀、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青城之清幽”,被國際風景名家譽之為:“世界精品、人類瑰寶、精神玉境”。她以南清園、西海岸、玉京峰、陽光海岸、三清宮等十大景區引人入勝。山的東南麓水連三清湖,山光水色,溶洞奇石,美不勝收。


道教名山——三清山


三清山以“絕”驚世。峰巒“秀中藏秀、奇中出奇”,是“雲霧的家鄉,松石的畫廊”。奇峰怪石、虯松麗鵑、日出晚霞、響雲蕩霧、神光蜃景、珠冰銀雪異美無比;“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觀音賞曲”惟妙惟肖。旅行家贊曰:“攬勝遍五嶽,絕景在三清”,三清山聚“仙”顯名。


道教名山——三清山


玉京、玉虛、玉華摩天柱地,峻拔巍峨;蓬萊、方丈、瀛洲翠疊丹崖,蔥鬱流麗;瑤臺、玉臺、登真臺松奇巖怪,空靈清虛;龍潭、玉簾、冰玉洞飛瀑流長,灑脫飄逸;猴王獻寶、老子看經、媽祖導航氤氳縹緲,渾然天成。當代詩人陳運和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一個景點寫一首詩的形式,用112首短詩全面歌頌三清山,正式出版了個人專著、詩集《三清旅遊詩》一冊,發行全國。


道教名山——三清山


三清山東險、西奇、北秀、南絕,美在古樸自然,奇在形神兼備,仙靈眾相,惟妙惟肖,遨遊於清虛之境,出沒於雲霧之中,古為道家福地洞天。山上奇峰怪石不可勝數,雲霧寶光歎為觀止,珍樹仙葩世所罕見,靈泉飛瀑與丹井玉液媲美,幽谷溶洞為騰蛟起鳳、臥虎藏龍之所。歷代宮觀建築與雄險奇秀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異彩紛呈,鍾靈毓秀。


道教名山——三清山


西海岸和陽光海岸的高空棧道也是三清山一大特色,信步在數千數的大峽谷高空棧道上,非常驚險刺激,遠眺眾山美景有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放眼四顧,遠近起伏的山巒構築成幽深的峽谷帶,峽壁陡峭。在這裡你可看到奇峰林立、怪石嶙峋,鬼斧神工妙似造化;珍禽異獸悠然其間,豐富的植物多樣性,使峽谷顯得更加鬱鬱蔥蔥。峽谷集三清山的奇、險、峻、幽於一體,壯觀奇特,逐漸成為遊覽三清山必去的景區之一。


道教名山——三清山


南清園最可觀的當數三清山的幾大標誌性象形山峰,如巨蟒出山、司春女神等,形神皆備。景區幾大主要觀景臺均為觀賞晚霞、日出的絕佳位置,如瀏霞臺的晚霞、雲海,玉臺的日出、日落及神光等,氣勢輝宏,絢麗多姿;景區內還有方圓數百畝的千年杜鵑谷,谷中樹齡上千年的杜鵑樹比比皆是,每年5-6月份花開時節,芬芳滿山,殊為可觀。


道教名山——三清山


“東方女神”原稱“女神峰”,後又被稱之為“司春女神”,位於南清園東北部金沙索道上,是三清山標誌性景觀。整座山體造型就像一位秀髮披肩的少女,天地造化,鬼斧神工。億萬年來,女神端坐山峰,默然注視芸芸眾生,神態祥和。傳說女神為西王母第二十三女,名瑤姬,世人認為她是東方聖神,春天的化身,因而又改稱為“東方女神”。


道教名山——三清山


巨蟒出山位於南清園北部,由風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崗岩石柱,峰身上有數道橫斷裂痕,但經過億萬年風雨,依然屹立不倒,頂部扁平,頸部稍細,最細處直徑約7米,狀極突兀,形似一碩大的蟒蛇破山而出,直欲騰空而去。


道教名山——三清山


三清山杜鵑花每年四五月份開,是三清山旅遊較旺的季節,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鵑成片盛開,品種有云錦、猴頭、紫丁香、鹿角、映山紅等十九種。猴頭杜鵑滿山都是,女神峰至玉臺一帶的杜鵑林,大的高達數米,直徑40餘釐米,樹齡達1700多年,實屬罕見。花開時節,如團團彩雲,沿途數里,香氣襲人。還有高山玉蘭,婷婷玉立,花朵大如手掌,花色有嫩黃、淺紅,高出於灌木之上,或生長於流泉之畔;或斜倚峰壁之間;或回首凝眸於道旁,淡雅高潔,惹人喜愛。


道教名山——三清山


三清山山勢高峻,千峰萬壑,雲霧常鋪,日出景色氣勢磅礴,宏偉壯麗。破曉前,天邊漸明,翻滾的雲海面上,會出現一圈金色的花邊。此時,煙雲瀰漫,山形樹影,時隱時現,虛無縹緲;俄頃,曙光初露,丹砂輝映,海空間突然跳出一個紅點,形成弧形光盤,在冉冉上升中變成半圓;剎時,一輪紅日衝出波濤,噴薄而上,騰空越起;這時,披著輕紗的峰巒和巧石,漸入眼底,整個山脈,沉浸在豔麗的彩光之中。天空中,霞光萬道,猶如一個巨大的萬花筒,使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