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外貿訂單被取消,內銷企業也會受影響嗎,大家有何看法?

文磊日記


海外疫情全球爆發下,形勢十分嚴峻,眾多企業都遇到了訂單延遲交貨甚至被取消、產品庫存積壓、資金鍊和供應鏈難以為繼等突出的問題。

從外貿轉向內銷

這是企業“危中尋機、化危為機”的關鍵。通過內需市場自救,主要通過網上讓利促銷活動,利用製造業產地優勢,通過電商平臺,營造新國貨崛起的品牌。

外貿轉內銷的難點在於,線下分銷成本高,“一個幾十塊的商品,加上層層分銷成本,可能在沃爾瑪賣到幾百塊”,線上品牌成本高,“中高端市場都被國際品牌佔據,作為新品牌再去介入,投入成本會非常高。”

借力電商流量扶持,打造自有品牌。抓直播帶貨風口

企業在各大電商平臺以優惠券及返現形勢推廣讓利,從而帶動線上銷售額的增長。企業加入電商雲促銷的模式,更多的讓利,從線下走到線上,通過新零售來實現企業的新發展。

所以,今年企業應該把國內內需市場線上渠道作為重點戰略,在品牌端、產品端、平臺端、C端進行了全方位的資源投入。


愛笑的Mircle


最近一些外貿訂單被取消,內銷企業也會受影響,就其原因,

一、之前國內同類企業進行了內外拆分,一部分做外貿,一部分做內銷,外貿受阻,必然考慮如何拓展內銷,被逼的華麗轉身,必然是兄弟相殘。有人來搶鍋裡的飯,自然感覺心裡不爽。

二、本身外貿訂單正常之前,內銷企業也舉步維艱,中國企業創新力欠缺,總是一鬨而散,缺乏劍走偏鋒的能力,行業生產能力高度飽和,外貿企業殺個回馬槍,內銷企業自然踉踉蹌蹌。

三、國內外貿企業多為民營企業,資金支持上沒有國企充裕,常年形成的外貿模式一旦有所異動,同樣會出現“船小難調頭”的困局,為求生存,必然躋身國內市場,內銷企業必然大受影響。

當下疫情肆虐,病毒橫流,外銷形勢會在相當長時間內處於疲軟,美國暴力印幣,中國大力寬鬆,流動性充足的同時必然導致原材料上漲,終端企業更是雪上加霜,內外交困之下,需要國內企業聯手合作,以謀突破。

以上是我對本問題的一點拙見,願與各位交流,謝謝。


杜東東


目前很多外貿企業都在採取出口轉內銷的方式通過直播帶貨在電商平臺、社交平臺上銷售、轉接國內的訂單。外貿企業在產品上是有優勢的。外貿的產品一般比較時尚,價格相對國內更有優勢,會對內銷企業造成一定的衝擊,做好品質,控制好價格,個人覺得好產品到哪裡都是有需求的。


傳承延續


全球大環境下收入降低,內銷也會受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