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是留學生的“根”,現在的留學生沒有“把根留住”

有的留學生引領我們最高的精神追求

有的留學生觸碰我們最低的社會底線


國家是留學生的“根”,現在的留學生沒有“把根留住”

都說疫情是最好的反光鏡,映照出人間大愛、平凡英雄,同時也反襯出世間小丑、妖魔鬼怪。"留學生"這個詞在近期的新聞中已經被"半妖魔化",誰曾想集萬丈光芒於一身的留學生瞬間跌入谷底,被道德審判在恥辱柱上,大有三昧真火焚為灰燼之勢。

其實從近代開始,中國的發展與留學生緊密相連,榮辱與共。

曾記否,清朝的留學生

國家是留學生的“根”,現在的留學生沒有“把根留住”

如胡明覆奠基於數學,周培源奠基於物理學,楊石先、侯德榜奠基於化學,秉志、胡先輔、錢崇澍奠基於生物學,茅以升、梁思成奠基於建築學,竺可楨奠基於氣象學等等。

他們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知識,致力於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用自己平生所學振奮這個國家,欲求國家之強盛,免受列強之侵略。他們為近代中國奉獻了自己的力量,推動了近代中國的發展。

曾記否,老一輩革命家

國家是留學生的“根”,現在的留學生沒有“把根留住”

我國老一輩革命家周恩來、鄧小平、陳毅、聶榮臻等,他們勤工儉學,留學法國,尋找救亡圖存之真理,探索救國救民之道路,懷揣著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帶領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他們使這個古老的國家從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他們使這個古老的民族從新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從新站立起來了,帶著民族的創傷,重奪中華民族曾經失去的尊嚴和榮譽。

曾記否,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國家是留學生的“根”,現在的留學生沒有“把根留住”


新中國成立之初,錢學森、趙忠堯、彭桓武、錢三強、童第周、鄧稼先等一批科學家,毅然放棄了在國外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衝破重重阻力回到人民的懷抱。

他們的精神是高尚的,意志是堅定的,他們用自己的專業技術使剛剛站立起來的中國人真正獲得了自豪和尊嚴,看到了國家強盛的希望,賦予了我們極大的自信和力量。

無論歲月更迭,滄桑鉅變,他們都是時代的驕子,是民族的脊樑,他們為這個民族注入了生命力、創造力、凝聚力,激勵著中國人民克服艱難險阻,戰勝內憂外患,激勵著每個中華兒女共同創造祖國美好的明天,他們是國家之魂,民族之魂,是我們最高的精神追求。

國家是留學生的“根”,現在的留學生沒有“把根留住”

反觀當下的留學生,部分人醜態百出,寡廉鮮恥:

"我不喝自來水,我要喝礦泉水"

"歐洲人難道就是這個待遇"

"澳大利亞籍不配合隔離"

"17歲留學生水潑社區人員不配合隔離"

國家是留學生的“根”,現在的留學生沒有“把根留住”

我無意拿他們和先輩們作比較,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他們沒有帶來先進的專業知識,帶來了幼稚和無知,他們沒有帶來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帶來了愚蠢的狡辯和傲慢,他們也沒有帶來先進的理念,帶來了踐踏規則和法制的猖狂,他們是弱雞,用無理和傲慢顯示自己的存在感,他們是小丑,用拙劣的演技映襯了齷齪的心靈,他們的行為已經觸碰了整個社會的道德底線,一句話,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國家是留學生的“根”,現在的留學生沒有“把根留住”

即使到現在,我仍然相信,這些個外強中乾、數典忘祖、狂妄自大、卑鄙齷齪的留學生只是很小一部分 ,他們不是佔據著主導地位的,還有大量的留學生他們願意在此特殊時期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自己應有的擔當和貢獻。

即使到現在,我仍然堅信,很多留學生終會學成歸來,他們心繫國家,情繫人民,願意為國家之興旺,華夏之富強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理想,鐵肩擔道義,腳下有乾坤。


留學生,

應該保留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保留自己的熱忱與人民血脈相連

應該學習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學習先進技術和先進理念

這個國家和民族才會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這才是真正的留學生

國家是留學生的“根”,現在的留學生沒有“把根留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