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不開票 能否不付款?

前幾天課堂上兩個人問到這個問題,尤其是營改增後,要收專用發票,付款方更是關注。其中一個案例是:因為房東拒不開票,他們拒不付款,現在準備要打官司了!

對方不開票 能否不付款?

財務工作中,你是否遇到焦頭爛額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呢?

本以為是個案,但今天看到一家建築公司為迎接營改增,草擬的《合同管理制度》中,霍然有這樣的規定:

“因乙方原因導致乙方發票被禁用、企業註銷無法提供發票、銀行賬號被凍結無法收款等原因,甲方有權拒絕退貨、拒絕付款,且不承擔任何責任”。

這樣的霸王條款顯失公允,但卻顯示出,企業財務部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恐懼,已經到了談虎色變、杯弓蛇影、風聲鶴唳的地步了。

以租賃房屋為例,提供房屋的義務是出租方的核心義務,支付租金的義務是承租方的核心義務,如果出租方履行了提供房屋的義務,而承租方僅因沒收到發票為理由,拒不履行付款義務,打官司輸的可能性很大。

發票是稅務機關管理的一種憑證,重要性雖然不言而喻,但也非常值得玩味。

《稅收徵管法》制定的發票基本的規則是:稅務機關管理發票,我們按其規定使用發票。

我用“我們”一詞,是用以簡化這一複雜概念,“我們”包括:企業和從事生產經營的個人,其中自然人在非生產經營狀態下,不受法律此條的制約。

也就是說,我們只有按規定使用發票的“義務”,在發票使用上,沒有得到法律的直接授權。一個間接與發票使用相關的授權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檢舉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行為。”亦即,如果收款方違法不提供發票,我們只有檢舉權,並無索取權。順便說一下,我們有舉報的權力,但並沒有舉報的義務,不舉報也不違法。

另外,《發票管理辦法》規定,“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拒收。”這個法規也只是授權我們有權“拒收”,依然沒有授權我們有權“索取”。

所以,結論就出來了,按稅務的法律規則,我們只有“舉報”的權力,並無索取的權力。對方不開票,對方違法,但不併代表我們有權要求其提供發票。

合同中對發票約定,應該遵循《合同法》的規定及交易的慣例,不能因為對方有一個違法行為,我們就可以免責不付款,合同中顯失公允的約定是沒有效力的。

我的建議是,對發票責任的約定,可以這樣表述:“乙方無法及時、正確提供本合同約定的發票,或者乙方不能使用本合同約定的收款賬號收款,甲方有權暫不支付對應增值稅金的120%的金額,直到乙方在發票以及收款賬號上滿足合同要求後,於三日內支付且不計利息。同時乙方應承擔×××的違約責任。”

當然,其它的合同條款,需要對發票的要求進行細緻、準確、合法的約定。

總之,簡單以對方不開發票為由,拒不付款,是有法律風險的。

對方不開票 能否不付款?

即可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免費試學會計課程15天!

因領取人數太多,不能及時回覆,請大家耐心等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