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可燃冰技術上重大突破,可供世界3000年

捷報傳來! 我國可燃冰技術現重大突破, 可供世界用3000年


中國在可燃冰技術上重大突破,可供世界3000年


中國在可燃冰技術上重大突破,可供世界3000年


當今世界保持一個國家經濟與工業快速發展的原動力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有很多,比如科技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關鍵一環,但與之相比,更加重要的則是能源。工業的發展離不開能源,石油被稱之為工業的黑色血液不是沒有原因的,核能的發展為人類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強大助推力,但對於大自然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猶在,石油一旦開採完畢陷入枯竭以後,人類未來的能源該用什麼?這個問題對於人類的長遠發展來說顯然不容迴避。而就在近日,我國南海捷報傳來!我國可燃冰技術現重大突破,可供世界用3000年。

石油的重要性有多大?看看今天依舊戰火橫飛、黃沙漫天的中東之地實際上就能看得出來。中東這塊地方從二戰結束以來一直就戰爭不斷,幾次中東戰爭和兩伊戰爭再到後來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可以說現代戰爭有一大半的戰場都集中在中東。

中東能夠打成今天這副模樣,這與中東本身的地理位置和地緣因素有很大關係,但更重要的則是中東乃是世界工業發展的動力聚寶盆所在地,中東幾乎供應著目前全世界發展所需的海量石油,其不言而喻的重要性足以影響全世界!美國發動數次對中東地區的侵略戰爭,儘管每一次的理由和藉口都各不相同,但要是說和石油一點關係都不沾邊的話是壓根沒人信的,即便到了今天,賴在敘利亞不走的美軍也依舊在盜取敘利亞的石油。任憑敘利亞政府怎麼譴責聲討,美軍依舊我行我素無動於衷繼續開採,每個月從敘利亞偷來的石油收入達到3000萬美金,堪稱是暴發戶式的無本買賣。

人類開採石油並加以利用的歷史已達上百年,自工業化開始至今人類就從未停止過對石油的依賴和利用。但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自然資源終有耗盡的那一天,一旦石油耗盡,人類的未來發展又該何去何從?對於這個問題,作為21世紀新資源的可燃冰是一個極有可能在未來得以實現的解決方案,但可燃冰這種資源深藏在海底,想要將其開採出來加以利用需要極高的技術和代價成本,這也是困擾可燃冰大規模開採利用的最大阻礙。

據網絡消息報道,我國自然資源部在本月26日正式官宣宣佈,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採取得階段性成功。在水深達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創下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的世界新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開採到試驗性試開採的重大跨越,產業化進程取得重大標誌性成果,代表著我國對可燃冰的開採和利用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在並不遙遠的未來世界,可燃冰作為一種具有替代石油潛質的新型自然資源,必將會得到更加廣泛的開發和利用,而我國憑藉現有的優勢必將會走在引領世界的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