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何異 古何殊 本同途|張炯山水


今何異 古何殊 本同途|張炯山水


▲ 雪村冬隱 ║ 46cm×33cm ║ 紙本水墨 ║ 2019年

憶昨日星辰 | 張炯

窗明靜幾,一炷爐香,三兩曲清歡,萬慮皆消沉。

一日偶得餘閒,難免靜對書案,沉心靜氣,臨帖觀畫。

捧案頭書籍,點點滴滴所載皆是古人畢生所求之要義,細嚼一番無不感嘆拍手稱絕。

古人好古,卻不泥古本就不為泥古,古為今用之間,應前人詞中所言,“今何異,古何殊,本同途”。

伏案落筆行墨,喚醒記憶之時黃昏又一次抹去了清晨,回看三尺案頭,寸寸記錄前人事,遺憾終究大於感嘆。恍惚間,穿衣甩袖,背起行囊約起三兩好友無不把酒言歡。

明日依舊繼續明日事

今何異 古何殊 本同途|張炯山水


▲ 仿黃公望丹崖玉樹圖 ║ 102cm×43cm ║ 紙本水墨 ║ 2019年

今何異 古何殊 本同途|張炯山水


▲ 秋山行旅 ║ 105cm×35cm ║ 絹本水墨 ║ 2018年

自說自畫 | 張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哪個時期的生活符號?夜是什麼?伸手不見五指嘛!白天又是什麼鬼?陽光好刺眼哪有鬼啊!

無事便是福,清閒最養心。一個轉身一個夢,等揉開朦朧眼時,同輩同仁鋪天蓋地的優秀作品早就刷屏了。我還尋思著周公剛才怕是吃了幾杯酒耍賴,不自覺的傻笑幾下,咋就是這麼個逍遙人,清閒過頭了!

曾看到“夜讀” 有這麼一句話: 熬得住才能出彩,熬不住只能出局。所以我名正言順的選擇了“熬”,在筆墨紙硯旁熬白了一縷頭髮。只要白天曬足了太陽,寫寫畫畫的夜精神氣是最佳的!“動筆之前先動心”,我是這樣認為,每幅畫能付出你的真愛拉起你的心絃必然能出好作品!若能心神統一心無旁騖,融於物象中,與大自然或與臨本產生對話,自然得碩果。當然該注意的理法和法度以及筆墨技法猶如你生活中的一日三餐不可缺失。歷代留存下的經典作品數不勝數,傳移模寫是一輩子的事,方向明確就好,斷不能朝令夕改貪多嚼不爛。

繪畫從原始人記數到占卜術書畫符號的形成(“張彥遠書畫同工” 之說)直至宋元(“趙孟頫書畫同源”之說)兩大分水嶺搞明白,可算半隻腳邁進了傳統。當然,臨摹一件作品,師承師法也很重要。時代格局的轉換更是牽動作者心絃,比如南宋四家夏劉馬李等。人山花任何一科都有它獨立的領域,彼此又互通有無。山川河流亭臺樓閣飛禽走獸一草一木都有密不可宣的語言。我,我們不能僅僅扮演照相機的角色,而是必須學會從中提煉,敢於表達!

我很喜歡黃公望在《寫山水訣》第十三則的記述:“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與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之,分外有發生之意”。

表達物象情懷時,畫理首當其衝。我認為畫理畫的是大自然的法則和規律,藉助筆墨獨有的語言去表達他們的生命力,努力通過形象感知每個生命背後的靈性。百人觀景百人面,只要你精準的表達了意象符號以及運筆規律又合乎情理,畫理就會成為畫者指明確方向提供表現力。立意在前落筆在後,只要搞明白理和法的關係每日動手畫,再大的事也就不是個事了!

閒話也說的差不多了,最後借弗洛伊德一語:當一幅畫與質量扯上關係時,也許一輩子的時間都會嫌不夠的。夜是個好夜看你能熬的過去不?算是和書畫愛好者一起共勉吧!

今何異 古何殊 本同途|張炯山水


▲ 仿宋人松泉磐石圖 ║ 190cm×97cm ║ 絹本 ║ 2019年

今何異 古何殊 本同途|張炯山水


▲ 蘭竹荔枝 ║ 34cm×69cm ║ 紙本設色 ║ 2019年

今何異 古何殊 本同途|張炯山水


▲ 溫故知新 ║ 34cm×69cm ║ 紙本設色 ║ 2019年

今何異 古何殊 本同途|張炯山水


▲ 盛年在曦 ║ 23cm×95cm ║ 紙本設色 ║ 2019年

夜所思

酣睡小兒拳腳多,陣陣犬吠巷中過。

晝來夜走多時日,案頭俗塵入蹉跎。

人靜鳥飛花自睡,盤中粒粒出枯禾。

小樓昨日空對月,地暖春回是幾何。

今何異 古何殊 本同途|張炯山水


▲ 清極不知寒 ║ 69cm×133cm ║ 紙本水墨 ║ 2019年

今何異 古何殊 本同途|張炯山水


▲ 宿雨浮煙 ║ 69cm×34cm ║ 紙本水墨 ║ 2019年

探春

春風拂柳花識人,新燕含泥哺嫡親。

揚鞭耕得穀雨至,青煙幾縷樸實民。

燈下語

人閒花自落,燈明伴三更。

墨啟硯池香,舉杯邀對影。

小村遊記

青紅素葷溢芬芳,皆戀蓮花及雙黃。

今夕何愁勝明日,桃李含笑解羅裳。

今何異 古何殊 本同途|張炯山水


▲ 南山佳音 ║ 34cm×65cm ║ 紙本水墨 ║ 2019年

今何異 古何殊 本同途|張炯山水


▲ 清音閒亭 ║ 34cm×65cm ║ 紙本水墨 ║ 2019年

藝術簡歷 / Art resume

張炯|Zhang Jiong

2010年畢業於寧夏大學美術學院,2012年就讀於中國美術學院山水畫專業,2013年至2015年工作於銀川美術館並評為“先進工作者”,2016年在週一新老師倡導下創辦“芥子畫館”至今。寧夏“週一新工作室”學員、寧夏美協會員、銀川市書協會員。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