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民辦搖號後,爸爸媽媽們簡直操碎了心:一方面擔心孩子搖不中還能不能進對口公辦,另一方面又試圖算出搖號進不同民辦初中的概率。

無奈大家都只知道自家的意向和情況,卻不清楚別人家的想法和情況,那麼就很難知道對口公辦有多少人排在自家孩子前面,也不知道每所學校到底會有多少人報名。


所以不少人都在感嘆2020屆的孩子有點難,這是都在拼運氣呀。


雖然我們很難算出搖號搏民辦準確的概率,但是有一些相關的數據可以供大家參考下。

根據網傳的數據,2016-2018年上海民辦初中的報名人數分別為29033、29800、29700,佔小學應屆畢業生人數的比例分別為23.18%、24.72%、23.20%

而今年是上海小升初民辦搖號、公民同招的第一年,民辦不能再挑選生源,且搖號後有被統籌的風險,因此大膽預測今年民辦報名人數佔小學應屆畢業生人數的比例可能會有所下降。

有人說各區學生搖號民辦的概率有差別,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這裡我們結合相關數據,估算了上海各區小學畢業生數量和各區初中招生數量,再結合各區民辦初中招生計劃,得到了如下圖表(數據非100%準確,僅供參考):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根據表中數據,我們發現各區民辦教育資源和招生計劃數存在差異,各區學生搖號進本區民辦的概率似乎真有差別。

從數據來看,虹口、黃浦、徐匯、嘉定等區學生,如果選擇報名本區民辦,搖號搖中的概率很大,奉賢、崇明、青浦等區的概率則相對較低(似乎虹口區學生只要不扎堆報同一個民辦,那麼搖號中籤的概率極大)。

但是上面數據的前提是所有符合報名條件的小學畢業生都去搖號,而實際上今年搖號的學生佔比很有可能低於20%,各區搖號的學生比例也可能大有差別。所以還是那句話,概率真的不好算,僅供參考。

上圖數據是不考慮每個學校的報名情況,只考慮全區的概率,而民辦報名時,正式志願只能報一個學校。所以各學校的相關數據也是需要大家關注的。這裡我們將各區的統招計劃彙總整理如下: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還有這回事嘛?各區搖號進民辦中籤率有差別,搖號真有概率一說?


關於搖號風險的問題,應該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去決定要不要搖號。


1.對口優質公辦且排序靠前


那麼建議不要參加民辦搖號。因為民辦不再挑選生源後,未來不一定比對口公辦好。


2.對口優質公辦但怕排序靠後


那麼建議去搖號,因為對口優質公辦的往往符合人戶一致的人很多,很多人落戶口時間都很長。即便不搖號,排序靠後大概率也要被統籌,不如博一下民辦。


3.對口一般公辦


建議全面考慮孩子自身實際情況,適合什麼樣的管理,以及居住地、交通等方面因素,作出最合適的選擇。


4.對口“菜中"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建議拼一拼民辦。但具體填報什麼樣的學校,則需要綜合考慮學校的招生計劃,可能的報名人數,與居住地的距離,學校特色是否適合自家孩子等因素。


最後,祝所有2020屆的孩子都能進入到合適的初中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