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方遊記

山西平順太行天路騎行記

二 從西井山到岳家寨

2013-10-26

(一)

清晨起床,時間六點三十分。走出所住的民房,純淨新鮮的空氣沁入心肺,精神為之一振。

站在院內四望,山村後,山如列屏,壁立萬仞,山頂一凹處,中立一石,像一個人在俯瞰山村;南面幾座山峰,猶如一頭駱駝跪臥休息;東面的群山,在晨霧裡,好像湧起的波浪。老劉去溜腿,趙君掂著相機去找拍日出的位置,我走出院子欣賞清晨的西井山。到天路邊,向下一望,山谷裡梯田層層疊疊,兩邊山谷山坡上色彩變幻,如披七彩錦繡,腳下的山谷和起伏的山峰,雲霧繚繞。

郝文方遊記


我順著天路向西漫步,繞過幾字形路左轉,碰到老劉溜腿回來,他說前面有一個塑像。我走到山峰下,拾階而上到塑像平臺,一座半身塑像,清瘦剛毅,基座上刻有“王海潮”,基座文字介紹了他的事蹟:他先是民辦教師,後當選為村主任、村委書記,任職十多年間,帶領群眾修路、上山植樹、帶群眾脫貧致富,2008年在山頂植樹時因公殉職。讀著碑文,眼角溼潤,退後一步,對著塑像,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站在平臺上,看所住的山村,不超過五戶人家,背依巍峨山峰,前臨懸崖深谷,林木掩映,色彩斑斕,世外仙居。東邊群峰,層層踴浪,逐漸染上金色,太陽將要出山了,群峰和天空連接處,金黃一片。不知名的鳥兒此起彼伏地歡唱,真乃空谷之音。我走下平臺,順天路回村,太陽從兩座山峰之間跳到空中,陽光照耀下,群山的色彩更加燦爛美麗。漫步到村東北,一個小型文化廣場,廣場邊的房門上掛著西井山村委會的牌子,峭壁護欄處樹立一塊石碑,上刻“修建西井山至石壕公路碑記”,講述了修路的艱難歷程。抄錄如下:

虹梯關之北,綿亙百里,山如潮湧,崖谷峻幽,流清澗翠,雲霧舒捲。佇立靜觀,一條天路飄飄然仿玉帶纏繞,凜凜然如金龍飛舞,穿峭壁,繞嶺彎,鹹稱平順之青藏公路矣。

斯地蕃草相藉,峰巒崔巍,行人抖怯,青猿愁攀。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西井山人民在歷任黨支部書記常石鎖、石林才以及石達榮、王海潮的帶領下,継蹤接力,三十年築路不止,一條道路於群山中託顯,百姓千載行路難始得緩解。然而,路基鬆軟,岸崩路塌,斷頭路多見不鮮,鑲嵌于山之波濤中的人間仙境西井山及世外桃源下石壕緊鎖深山。早通此路,民之夙願焉。

日月遞嬗,時逢盛世,新一屆縣委縣政府於二十一世紀戊子年初,以慼慼親民之心,耿耿富民之志,慷慨決策,石城和虹梯關兩鄉負責貫通路基,交通局鋪筑西井山至下石壕十六公里水泥路面,號令即出,民心振奮。噫乎,怪石森森間機車穿騰,葳蕤雜叢中紅旗招展。天險開築,誠創前人未竟之業哉。車輛之奇缺,成本之陡漲,較常路需費心血百倍,難時自見堅毅,苦極方顯英氣,縣委書記陳鵬飛蹲點西井山,屢屢步行峰嵐之上,與民工共灑熱汗,疼民之心融於民,愛山之情大於山。兩鄉幹群傾全力,排萬難,以舒夙願。交通局領導和全體工程技術人員偕工程隊居石屋,滾地鋪,戮力同心,晝夜奮戰,科學施工,嚴格把關。時經數月卓絕並創,天塹已化通途,人間仙境乘軒人眾。

蒼天作證,大佛為鑑,萬民頌其功,大山納其誠。感此功德,特勒石以志,俾後人讀此碑,方領略平順精神之浩蕩云爾。

平順縣交通局

公元二00八年秋立

讀碑文,感慨萬千,行路難開路更難,平順精神震撼人心,令人敬佩!返回老王家,在石屋下,老王老伴兒喊我吃飯了。我沿臺階上到院內,老劉、趙君、阿亮已開始吃早餐。主食是米粥、烙餅,烙餅用的油是花椒油,老王老伴兒拿出花椒籽讓我們看,小黑圓籽,二斤花椒籽只能出一兩油。老王說:西井山搞旅遊,有一個人投資,但沒有錢了,人走了,搞的宣傳牌、路標之類的東西被村民偷光了。我們問西井山有幾個自然村,他說散佈在天路上,一個自然村兩三戶人家。飯後,到我們住的院子推車,山路上走來兩個小女孩兒,老王說她們家在三四里外,過來看她姥姥。趙君忙拿上相機拍了幾張小女孩兒的照片。

告別老王,我們開始天路之行。離開山村時,三四個老人,坐在石階上,熱情地向我們打招呼,我們揮手告別。山路較平緩,我們都很留戀這個溫情的小山村和憨厚的山民。左轉再右轉,上行到了一個三戶人家的小山村,停車俯瞰我們住過的小山村,映彩流霞,那麼可親,那麼祥和!

老劉們已不見了蹤影,我騎上車猛追,到一個山谷時,谷口一個木製牌樓,上寫“人間仙境”。山谷梯田裡,一個戴眼鏡的少婦正在刨地,她向我喊:從哪裡來的?我大聲答:安陽。她又問:去哪兒?我回答:岳家寨。我問她:西井山有多少個村?她回答:二十四個莊。谷對面山下有個院子,旗杆上國旗迎風招展,我指著那個院子,問她:那是什麼地方?她回答:學校。我問:幾個學生?她答:三個學生一個老師。我說在這兒堅守的老師令人敬佩啊。我向少婦揮揮手說得趕路了。

按路標指示,我從山谷沿路而上,路陡,山谷從低到高層層梯田,谷兩側山坡上,林木繁密,色彩絢麗。前邊,老劉緩慢地推車上行,他說感到累。這時,有人喊話,我們抬頭看,山坡上,樹林間,下來個老人,背上馱著個小女孩兒,他問我們是哪兒的,我說安陽,他說:安陽多好啊,來這兒幹啥?我說:找罪受啊,送小孫女上學去?他回答說:還小呢,她爸媽上山捋連翹去了,連翹一斤能賣二十三塊錢。我看到半山腰有兩處石屋,問他上邊還有人住嗎,他說都遷走了沒有人了。我忽然想起來上坡時,路邊一座石屋,好像沒有人,但屋牆上掛著玉米棒,有人,也可能是老人。人哪,年輕時,自己出外闖蕩江湖,父母守巢;自己老了,回來守巢,年輕一代出去尋找自己的幸福。週而復始,概莫能外。

老人馱著小孫女向山谷底走去,我們推車上到右轉彎,轉彎處有兩戶人家,路邊兩棵山梨樹果實累累。我們坐到石坪上休息,摘下好些梨,飽餐一頓,甘甜清脆,天上的仙果啊!

郝文方遊記


爬上一座山,天路又延伸到更高的山,山峰多姿多彩,賞心悅目,天路飄蕩在群山,我們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每到一座山峰,俯瞰腳下群山,色彩變幻,美侖美奐,我們總是讚歎一聲:美!或者換成四個字:層林盡染!群山的色彩,讓我們一時沒有更優美的詞句來描述。

郝文方遊記


推車上到又一座山峰,山路平緩,主要是下坡,左邊萬丈深淵、彩妝的山谷,右側列屏般的山峰,天路如帶,盤在山腰。平緩彎曲的下坡路後,天路飄向前面的山頂,線路如痕,望之令人膽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