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評:堅持“四種思維”答好全球戰疫“大考”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是對每個國家的大考,也是對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的一次大考。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確診病例超過60萬例,波及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給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越是面對這樣嚴峻複雜的形勢,越要用活“四種思維”,打“有準備之仗”,答好全球戰疫“大考”。

堅持“以人為本”思維,把人民擺在第一位。生命重於泰山。疫情防控,首先就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比如,能否為救治患者準備足夠的藥物、呼吸機、防護服、床位?能否為人民準備充足的口罩、消毒用品?能否解決疫期人民基本生活可能存在的困難?是否可以考慮給參與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提供更多關心關愛,解決更多後顧之憂?只有做到“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解人民之所困”,才能得到人民支持,為打贏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奠定堅實的人民基礎。

堅持辯證思維,牢牢把握制度建設這條主線。應對突發事件,往往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靈活應對,但“無規矩不成方圓”,倘若缺乏符合現實、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支撐,則很可能陷入“雞毛炒韭菜”的亂七八糟的無序狀態。需要以制度為準繩、以規則為標尺,所有國家都依規辦事,這樣才能有條不紊。比如,要完善聯防聯控協調機制,加強跨國人口流動管理,實現全過程、全覆蓋跟蹤管理;要建立科研聯合攻關機制,摒棄“留一手”心態,彙集各國尖端人才,共同合作加快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科研攻關,力爭早日取得惠及全人類的突破性成果。對可能出現的狀況、防疫需求等都作出制度安排,就能提高應對各種問題、狀況的效率,為疫情防控爭取更多時間。

堅持整體思維,深刻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病毒無國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個來勢洶洶的敵人,只有每個國家都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才能打敗病毒、戰勝疫情。比如,每個國家是否在醫療救治、物資保障等方面同等對待滯留本國的友國國民?是否在落實出入境管理、人員排查等方面一視同仁?是否在新聞報道、政策解讀等方面真實客觀?是否在防疫物資生產、出口、銷售等方面互惠互利?是否在維持國際市場秩序穩定安全上出實招、幹實事?全球戰疫是一場複雜的戰爭,哪怕一個小細節沒有考慮到、處理好,都可能影響整體。

堅持前瞻思維,著眼長遠堵漏洞、補短板、強弱項。人類的進化史,就是一部同疾病、疫情不斷抗爭的歷史,雖然不知道下一次疫病什麼時候出現,但它一定會來。必須要保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的心態,瞄準短板和不足,科學施策、精準發力。比如,針對這次疫情中暴露出來的“慢半拍”情形,可以考慮建立區域公共衛生應急聯絡機制,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速度;針對公共衛生體系薄弱的發展中國家應對能力不足的問題,可以考慮“結對幫扶”,由能力較強的大國對口幫助指導,提升能力。這樣不僅能幫助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又能更好備戰未知病毒突襲。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全球發展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相信只要我們直面挑戰、迅速行動,鉚足幹勁、奮戰到底,就能答好全球戰疫“大考”,奪取全球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金羊網文/沐曦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