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五國合縱之勢,有連下七十餘城之威,為何樂毅就是拿不下齊國?

公元前284年,樂毅為燕國上將軍,統率燕、秦、趙、魏、韓五國合縱聯軍攻打齊國。齊國國君齊湣王也毫不示弱地親率齊國主力大軍,迎戰於濟水之西。樂毅發動猛攻,齊軍大敗。

接著,燕軍獨自追擊敗敵,攻下了齊國的都城臨淄,隨後五年,連下齊國七十餘城,無一敗跡。樂毅巡戰於齊,將所得戰利品運送回燕國,攻下的城池也被劃為燕國所管轄的郡縣,隨著戰爭帶來的財富增加和土地擴張,燕國也隨即強盛一時。

挾五國合縱之勢,有連下七十餘城之威,為何樂毅就是拿不下齊國?

(樂毅攻齊)

但接下來的是,齊愍王敗守琅琊郡的“莒”,田單堅守在膠東郡的“即墨”,齊國人就此憑藉著這兩座城池,苦苦堅守了五年,五後之後,田單擺出了“火牛陣”,大敗燕軍,齊國收回了全部國土,就此復國。

燕國是八百年的老諸侯,亮點並不多,“樂毅攻齊”就是其中的唯一亮點。樂毅是當時名將,後世評價也非常高,但在這五年時間裡,齊國都只剩下最後的兩座城池了,為何樂毅就是遲遲拿不下來呢?其實這裡面是有原因的。


第一點:史書上寫的齊國只剩下兩座城池,其實並非如此!

齊國和其它國家是不一樣,它執行的是“五都制”,而不是“一京制”。秦有函谷關、趙有太行、燕有易水長城、楚有長江隔絕南北,但齊國位於山東半島,無險可守,地理劣勢不允許國家將所有物資都集中在某一個城池裡。因此齊國的“五都制”也由此生,而“五都”即臨淄、莒、即墨、高唐和平陸。

當樂毅過高唐攻下臨淄的時候,齊國便退守“莒”和“即墨”,利用這兩座都城來作為抵擋燕軍的橋頭堡。而所謂的僅剩的兩座城池,也不僅僅只是城池,而是包括了齊國東南部的膠東和琅琊兩郡的廣大地區。

挾五國合縱之勢,有連下七十餘城之威,為何樂毅就是拿不下齊國?

(紅色代表燕軍;藍色代表齊軍)

其實,翻開齊國的版圖,我們可以看到,“莒”所在的膠東郡、“即墨”所在的琅琊郡,都位於齊國東南部,兩郡之間雖有沂山相隔,但水陸兩道暢通無阻,齊軍依託沂山保存實力,又互為犄角、互相支援,這就讓齊國有了自我保存的能力。


第二點:燕國發動戰爭的最初目的僅僅是報仇,而不是滅齊!

公元前318年,燕王噲在違背了歷史規律和權力法則的情況下,將王位禪讓給了燕國相邦“子之”,由此爆發為期三年的“子之亂政”。

燕國國內大亂,當時在位的齊宣王率兵入燕,干涉燕國內政,數萬燕人因亂而死、燕王噲被殺、子之也被齊人殺死。燕國經此一亂,傷痕累累,然而這一切都得歸罪於齊人,包括蘇代遊說燕王禪讓也是來自於齊國的手筆。

等到燕昭王上位之後,他勵精圖治,意圖振興燕國來報此仇,當時齊國霸業猶在,國力仍然強大。因此,在燕昭王的努力之下,燕國使節出使四方,最終形成了五國合縱攻齊的局面。

但是,等到樂毅率軍輕而易舉地摧毀了齊軍主力之後,時局就發生了驚人轉變。按理來說,覆滅了齊國精銳,燕國復仇的目的已經達成。但是,樂毅卻認為,這是率軍直搗齊國都城、一舉滅齊的大好時機,但各諸侯國卻不支持燕國這麼幹了!


挾五國合縱之勢,有連下七十餘城之威,為何樂毅就是拿不下齊國?

(樂毅決定滅齊)


第三點:濟西之戰後,人心思變,各諸侯國心懷鬼胎。

本來,齊國稱霸東方,也直接得罪了周邊國家,見於《史記·樂毅列傳》:當是時,齊湣王強,南敗楚相唐眛於重丘,西摧三晉於觀津,遂與三晉擊秦,破宋,廣地千餘里,與秦昭王爭重為帝。

齊國憑藉霸業餘威頻生事端,侵犯了其它國家的利益。因此,削弱齊國都符合各方的利益,這是五國合縱能形成的根本原因。但大家都沒有想到能把齊國一棍子打死,因為齊國敗得太快了,敗得太讓人措手不及了!

燕國原來是要復仇,但現在就變成了要“滅齊”,僅憑這一點,對趙國就大為不利,如果燕國吞併了齊國部份疆土,以後就可以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夾擊趙國,那趙國危矣;再跟著,大家誰也不願意看到燕國步步坐大,就這樣,合縱軍在樂毅要攻打臨淄之前停了下來,重新商討瓜分齊國的方案。

趙魏兩國與齊國接鄰,他們當然可以要齊國的土地;然而對於秦韓兩國來說,他們和齊國隔著趙魏,土地拿到了也不好守,還不如直接掠奪一些戰利品來得痛快;而且韓國的最初參戰的目的,就是希望趙燕齊魏四國打得天崩地裂、讓他們互相消耗實力來確保韓國的國防安全。

挾五國合縱之勢,有連下七十餘城之威,為何樂毅就是拿不下齊國?

(諸侯國各有算計)

而秦國簡直就是居心叵測了,齊國曾經和秦國並立為“東西二帝”,這時候更應該把齊國打傷打殘。但是卻不能打死了,齊國如果滅亡了,直接增加了趙魏燕三國的實力,於秦有百害無一利。於是,秦韓便找了個理由果斷撤軍,帶著戰利品回國去了。

秦韓兩國的果斷撤軍,這就讓趙魏兩國坐立不安了。當初秦韓兩國這麼積極參與進來,就是想讓趙魏兩國沒有後顧之憂,放手大打特打。現在秦韓撤軍、聯盟解散,在道義上秦韓兩國就可以隨時攻打趙魏。所以,趙魏兩國在仔細權衡利弊之後,也不打了,各自瓜分一些城池之後,跟著也撤軍而走。


第四點:各諸侯國坐看燕齊相爭,“滅齊”成了一個陷阱。

各諸侯撤軍之後,就只剩下了燕軍,連當時的燕軍謀士劇辛都認為不能獨力滅齊,但樂毅堅持己見,六個月之後,樂毅攻下了齊國都城臨淄。然而,燕國看似獨佔了齊國大片疆土,但卻進退兩難了,因為實力不允許啊!

在歷史上,塞外的東胡對燕國的危脅更大,燕國所建立的“燕長城”,就是為了防備東胡人。在事實上,塞外的東胡不斷地擠壓著燕國的生存空間,燕長城也一步步加劇了燕國財政的崩潰,從而也導致了燕國在春秋戰國時期都難有作為。

見於《史記·燕昭公世家》:燕北迫蠻貉,內措齊、晉,崎嶇強國之間,最為弱小,幾滅者數矣。


挾五國合縱之勢,有連下七十餘城之威,為何樂毅就是拿不下齊國?

(燕國形勢圖)

而燕國國內,僅有的一處產糧區是“督亢”,“督亢”的產糧高度才是制約燕國軍事力量的根本原因。這也是後來荊軻去咸陽說要獻上“督亢”,秦始皇為什麼就欣欣然地接見他的原因。

也就是說,單靠燕國的國家實力,是無法完成“吞齊大計”的!樂毅將在齊國的戰利品送往燕國,雖一度減緩了燕國財政的緊張,燕昭王也非常高興,但趙、燕同樣也是世仇,趙國在一旁虎視眈眈,燕昭王能給樂毅的兵力就不能多了。

因此,燕國此時的做法最好就是加大對齊地的蒐括,然後從容撤軍。在這麼一種情況下,樂毅的“滅齊”計劃,竟然成為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第五點:樂毅將計就計,從軍事鬥爭轉向用政治手段來瓦解齊國。

樂毅不想棄這麼好的一個機會,他苦思定計,獻策給燕昭王:即對“莒”和“即墨”圍而不攻,先穩定已經控制的地區,以武力來威懾、用利益來收買,又以“齊地之財來充燕國之富”, 由此來完成雙方在實力上的此消彼漲,最終把齊人全部化為燕人。

挾五國合縱之勢,有連下七十餘城之威,為何樂毅就是拿不下齊國?

(樂毅向昭王獻策)

昭王聽了之說,連稱大善,他採納了這個計策。於是樂毅便巡戰齊地,依靠著他強悍的用兵能力,五年之內,連下齊國七十餘城,一時之間,形勢大好!

同時,樂毅也認為武力只能破其城,而不能收其民心,因此他立即在控制區內推行“減賦稅,廢苛政”的政策方針,目的是待收取民心之後,再逐步鯨吞蠶食、滅亡齊國。

正是因為樂毅的策略是分階段推行的,所以這也是齊國為什麼憑著兩座城池就能堅守五年的原因了。


正當樂毅緊鑼密鼓推行著他的大計之時,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繼位。燕惠王不信任樂毅,他認為樂毅遲遲不拿下齊國的最後兩座城池,是因為樂毅想在齊地稱王,因此他派遣出心腹大將“騎劫”來替換樂毅,樂毅心知局勢已經不可挽回,便投奔到了趙國。

挾五國合縱之勢,有連下七十餘城之威,為何樂毅就是拿不下齊國?

(田單用火牛陣)

去了樂毅這一頭號大敵之後,堪稱大才的齊國田單也在戰場上頻頻發力,他在即墨城下,以一計“火牛陣”大破騎劫,最後收回了齊國的全部失地。

真可謂是:七十城收一笑間,當時氣勢擅強燕。區區莒墨何難下,自是君王不永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