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華人疫情手記:從“英式幽默”到一發不可收拾

這幾日英國的新聞真是觸目驚心,彷彿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確是真真實實在身邊發生了。


3月25日英國王室查爾斯王子被確診新冠陽性,3月27日英國首相約翰遜確診,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隨後宣佈自己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英國首席醫療官(相當於英國的鐘南山)也宣佈了自己出現新冠症狀,自行在家隔離。


英國華人疫情手記:從“英式幽默”到一發不可收拾

英國首相約翰遜右和衛生大臣漢考克(左)


國內的親人、朋友紛紛跟我聯繫,詢問我英國情況怎麼樣了?聽說歐洲疫情爆發,英國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了,你們好嗎,戴口罩了嗎,囤貨了嗎?


截至3月28日早上9點,英國衛生部的官方網站數據顯示:英國迄今對12,0776人進行了新冠測試,其中1,7089為陽性,1019人不幸逝世,當日死於新冠人數直線上升,為260人。


英式幽默


在英國生活工作了10年,我覺得英國從出現第一例新冠肺炎到現在的一發不可收拾,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我先生是英國人,在英國議會工作。他熱愛中國文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中國粉絲,平時也很關注與中國有關的新聞。早在2019年12月中下旬,他在推特上看到了關於 “中國武漢出現類似SARS肺炎” 的報道就第一時間告訴了我。


那時我迅速在網上搜索,但是沒太多的報道,大家也沒想到這個病毒會演變為全球範圍內的災難性疫情。2019年12月,他還到上海與我的家人共度聖誕,幸福地吃著他最愛的火鍋。那時從倫敦直飛上海12小時,睡一覺就到了,看著是件挺容易的事,現在卻是一大奢望。


英國航空取消了與中國的直航;中國各大航空公司減少到英國的航班;飛中國的機票一票難求;3月28日起,中國暫時停止外國人持目前有效來華簽證和居留許可入境;國際航班大面積取消,大批留學生被困英國。這些情景彷彿是在電影裡才會出現吧?!


自新冠肺炎在中國爆發、武漢封城,英國媒體一直在紛紛報道, 所以英國人是知道新冠肺炎的。自英國確診了第一例新冠肺炎, 在倫敦的中國媽媽微信群裡就開始討論要囤什麼貨,如何有效預防新冠,學校何時停課,各種焦慮擔憂,危機感超強。


可是英國媽媽們的What’s app群(相當於中國的微信群)呢?她們是各種玩笑,比如 “新冠肺炎來了,我要去多買點葡萄酒和避孕套”;“千萬別買Corona科羅娜 (一種啤酒品牌,冠狀病毒的英文是Coronavirus,兩單詞相似 )”。


不僅是媽媽群,就連英國王室成員也拿病毒開玩笑。中招的查爾斯王子和夫人卡米拉3月4日參觀倫敦交通博物館,卡米拉躲在一個二戰時防空炸的掩體中說 :“我正在自我隔離,躲避新冠病毒!”


3月初,當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訪問愛爾蘭時,在一個招待酒會上威廉王子還開玩笑說:“不好意思,我和凱特感染了病毒,正在向你們傳播!”


英國華人疫情手記:從“英式幽默”到一發不可收拾

卡米拉及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都曾拿病毒開玩笑。


這種英式幽默讓我非常擔心,感覺英國大眾不把新冠病毒當一回事,大家是不是可以重視一點呢?英國知名的市場調查公司YouGov在2月底針對疫情正在擴散的國家做了一份調查,英國大眾44%的人不怎麼害怕, 60%的人完全不害怕。


急轉直下


自疫情在中國爆發,我每天關注中國抗疫的新聞以及新冠肺炎在歐洲及英國的發展態勢。


2月19日至23日,先生因公務到維也納出差,我和兒子也一起同行。雖然我心有餘悸、擔心病毒,但是那時奧地利的新冠病例為零,英國的新冠控制情況也還好——根據英國廣播公司2月15日的報道,在英國9名確診為新冠陽性的患者8名已經出院。


我的判斷是我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勤洗手,應該是安全的。因此,我決定加入奧地利之行。讓我驚訝的是,我們進出倫敦希斯羅機場和維也納國際機場,沒有任何的體溫檢測或者是看到任何人戴口罩。那時的倫敦和維也納一樣,藍天白雲,遊客們在路邊悠閒地喝著咖啡、喂著鴿子、曬著太陽、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誰能料到2月23日之後災難性的疫情開始在英國大範圍爆發。


2月28日,英國24小時新增6例,出現首個死亡病例首例。2月29日,英國一天暴增12例,然而英國人對新冠的防控並不是特別關注,大家更感興趣的是 “英國首相和他小24歲的女友奉子成婚!”


3月4日倫敦德勤員工確診,英國一天爆增34例,NHS 宣佈疫情最高響應級別;3月6日英國累計163例2人死亡,政府卻不讓輕症患者去醫院,而是在家自我隔離;3月7日英國累計206列,英國政府信心滿滿,然而醫生慌了:口罩、呼吸機、病床都不夠;3月8日英國新冠273例,當天還有大量從意大利封城區飛英國的航班降落;3月9日英國319例,當日上千人從意大利北疫區逃回英國,機場不設防,毫無任何健康檢查;3月11日英國累計456例,衛生部副部長Nadine Dorries確診。參與制定國家防疫政策的衛生部副部長居然被確診,這讓大眾如何信任政府?


自求多福


在這種大氣候下,我們只好自己多加小心,積極防疫。


我從3月初起就錯峰去上班或者是在家工作。我也經常關注兒子幼兒園的通知和媽媽群信息。英國人卻把冠狀肺炎當成流感一樣,平時上班乘地鐵看不到一人帶口罩,大家該開派對的派對,該去酒吧的去酒吧。


我最擔心的是我家先生。他工作進出的議會(大笨鐘所在的威斯敏斯特宮)裡,保守估計每天不少於五千人的人流量,包括國會議員、公務員、辦公室職員、媒體記者、國內外政府訪問團等。他經常要出席幾百人的活動做演講或是擔任嘉賓,接觸的人流量可想而知。進出議會,沒有任何的體溫檢測,英國人也不提倡戴口罩。


這裡必須要提一下戴口罩的文化差異。英國人的觀念是健康人不用戴口罩,只有得病了才帶口罩,防止傳染。在中國疫情期間,政府大力提倡戴口罩;沒有疫情的時候,有時因為霧霾大家也帶口罩。因此,由於國情和文化的不同,在英國帶口罩會被認為是得了傳染病並招致“嫌棄”的眼光。據媒體報道,在英國的華人和中國留學生防新冠戴口罩,還出現好幾起被打事件。


另外,從1月份起英國就很難買到口罩。那時中國疫情爆發,海外華人群策群力,積極捐錢捐物資給中國同胞們寄去。我1月中旬到倫敦的藥店和網上去買,已經買不到了口罩了。最後在亞馬遜上買了10個一次性的天價口罩,也不知是真是假,主要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


每次先生出門我建議他帶口罩,均被拒絕,但是我給了他一瓶免洗洗手液,叮囑他要當心。每當我問他能不能在家工作,減少與人群接觸,他總是義正言辭地告訴我“沒關係,沒那麼恐怖。我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到議會處理。” 看著他匆匆離去的背影,我的心情是非常緊張的。所以之後英國首相、衛生大臣等高級官員被確診為新冠陽性並不讓我覺得太驚訝。

他們接觸的人群多,防範不到位,只提倡洗手是遠遠不夠的。中國成功的抗疫經驗,他們似乎並沒有學習到。


3月13日,英國首相約翰遜在召集內閣要員召開“眼鏡蛇”會議後,公佈了“群體免疫”。首相還提到“在這場疫情中很多人會失去自己的至親”。約翰遜一直不走尋常路線,群體免疫這一概念一公佈輿論就炸開鍋了。有人說這是一場政治豪賭,有人說首相的政策讓人寒心,還有人表示各國國情不同,要相信政府、相信科學。


英國政府把抗疫分成4個階段,分別是控制(Contain)、延緩(Delay)、研究(Research)以及減輕(Mitigate)。目前到了延緩階段。在這個階段,英國政府要求所有有新冠病毒症狀的人——發燒37.8度以上或持續咳嗽——無論症狀多微弱,都必須在家自我隔離7天。輕症患者自行在家隔離 ,不要求醫。大型集會可以繼續,學校繼續上課。


看到這個不太靠譜的政策,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現在只能保護自己、保護家人,儘量不要外出與人接觸,因為英國NHS 醫療體系已經超負荷了,很多醫院重症病人的床位已經佔滿,萬一不幸染上這個病,恐怖的後果不敢想象。


瘋狂購物


我在網上超市Sainsbury’s下了一單,購買了450英鎊左右的食品和日常用品,當然這裡面也包括英國人民熱囤的衛生紙。我平時一週網上買一次,平均50鎊左右。超市最後給我送了300英鎊左右的東西,原因是貨不足了。一位英國同事定了60英鎊的貨,最後只收到一個甜瓜。我同時果斷決定不送兒子去幼兒園,在家待著。身邊的媽媽們也有些不送孩子去上學,有些雖然擔心但還是很無奈地繼續送孩子去上學,因為英國中小學校不能隨便請假。


英國華人疫情手記:從“英式幽默”到一發不可收拾

作者來英十年最長的購物清單。


隨著疫情不斷升級,英國政府決定從3月20日晚開始關閉全國的咖啡廳、酒吧、餐廳、電影院等各類休閒娛樂場所,還要求立即執行。財長也宣佈了一系列政策安撫民心,如:政府將替企業僱主給疫情期間不能上班的員工發80%的工資,每人每月最多2500英鎊;政府召回2萬退休的醫生護士;3月23日起全英學校停課,只有關鍵崗位工作者的孩子能繼續去學校。


這一系列政策貌似並不能安撫英國人民的恐慌。英國人也開始囤貨、瘋搶,超市吃的東西幾乎都賣光了。我想如果英國政府從1月就開始計劃,2月出臺這些政策,而不是花過多的時間在 “脫歐” 上,也許疫情能得到控制。


英國華人疫情手記:從“英式幽默”到一發不可收拾

英國超市貨架空空如也。


現在要在網上購物已經不太可能了,網上一度出現幾萬人排隊訂貨的“盛況”。倫敦中國媽媽群裡開聊的也已經不是囤貨,而是如何從中國購買血氧檢測儀、製氧機、新冠檢測盒、蓮花清瘟片,回國好還是留英好。


逃離倫敦


經常和先生溝通還是有效的。每天看著英國暴漲的確診人數, 他很同意我的觀點,保護好自己就是最佳的防範。


上週,先生去一診所開會主動和我要了一個口罩,出門也帶著一次性手套。他把不必要的社交活動全部取消,議會休會後就在家工作,每天嚴格洗手、清潔和消毒。上週我們還做了一個重要決定,就是離開倫敦到英國西北部小鎮居住。

因為現在學校已經停課,大家都在家工作,離開倫敦這麼一個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或許安全些。


現在我們每週出門購物一次,為了避開人群,我們不是白天去大超市,而是晚上9點到家附近的小樂購超市迅速買些食物。貨架半空,所以我們不挑揀,有啥買啥。偶爾到戶外散步碰到鄰居Lisa在遛狗,大家也都警覺地保持兩米距離。前天在路上遇到街角的酒吧經理Steve簡單打了個招呼,那也是隔著街道。


最近我常給生活在曼徹斯特的83歲的婆婆打電話,與她交流疫情的最新動態。平時天天去公園遛彎並堅持自己去購物的婆婆非常同意現在是特殊時刻,必須在家待著,與人保持距離。我想給婆婆在亞馬遜上訂一盒一次性手套,誰知手套也差不多脫銷了。我把自己之前囤的給她寄了一半。婆婆在得知查爾斯王子確診為新冠陽性時感到特別驚訝。雖然不是他的粉絲,但是婆婆還是希望他早日康復。


英國自3月29日開始實行夏令時,春夏之交的英國是最美的。希望這場疫情早日結束,大家可以自由外出,坐在戶外享受一縷暖陽。2020年的心願: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