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兩縣,均以“陽”為名,其一為千年古縣

陝西省,位於我國西北內陸,是連接我國西北、西南及華中、華東的重要紐帶,自古為華夏先民繁衍生息之地,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其中關中平原更是我國最早的“天府之國”,今陝西省會西安更是我國最著名的“古都”。

安康两县,均以“阳”为名,其一为千年古县

陝西大部為黃土高原,南部則是我國著名的山脈秦嶺,全省歷史文化名城、千年古縣眾多,其中地處秦巴山區的安康市就為歷史悠久之地。安康,古稱西城、金州,位於陝西省東南部,北靠秦嶺,南依巴山,漢水橫貫東西,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現為陝西省地級市。

安康两县,均以“阳”为名,其一为千年古县

安康春秋戰國時為秦、楚、巴等國激烈爭奪之地,秦屬漢中郡,西漢時設西城縣且漢中郡移治於此,歷史可謂悠久。現在,安康市轄1區9縣,其中以“陽”為名的有兩個。我國古代地名多以山川河流為名,其中山南水北為陽,安康兩個以“陽”為名的縣旬陽縣為因地處旬水以北得名,紫陽縣卻為我國少有的因道號而得名的縣。

安康两县,均以“阳”为名,其一为千年古县

旬陽縣,地處陝西西南邊陲、秦巴山區東段,與湖北鄖西、竹山、竹溪等縣相鄰,為安康市轄縣,是一座建縣兩千多年的古縣。旬陽古為庸國之地,後為楚國郇陽邑,秦楚丹陽之戰後屬秦,為漢中郡之地。西漢初正式設旬陽縣,仍隸屬於漢中郡,東漢時縣廢。

安康两县,均以“阳”为名,其一为千年古县

西晉時復設旬陽縣,後曾改稱洵陽並稱設洵陽郡、洵州。隋及唐初,洵陽縣曾為洵陽郡、洵州治,後屬金州。北宋時,洵陽縣隸屬於京西南路金州,南宋屬利州東路金州,元朝則屬陝西行省興元路金州。明初,金州為漢中府所轄散州,萬曆年間改金州為興安州,不久興安州升為直隸州,清初承襲明制,乾隆時升為興安府,洵陽縣一直隨屬之。建國後,洵陽縣隸屬於安康專區,1964年改稱旬陽縣,後為安康專區改稱安康地區,2000年安康地區撤銷設安康市,旬陽縣屬之至今。

安康两县,均以“阳”为名,其一为千年古县

紫陽縣,位於陝西省南部,地處漢江上游、大巴山北麓,與四川城口、萬源等縣市相鄰,為安康市轄縣,有“硒谷之鄉”之稱。紫陽縣歷史悠久,兩晉時就有建制但今縣設縣較晚。紫陽古屬梁州,商屬庸國,春秋為巴國之地,戰國秦滅巴、楚後佔領漢中、安康,秦朝時為漢中郡之地。

安康两县,均以“阳”为名,其一为千年古县

西漢時,紫陽縣域為漢中郡西城縣所轄,自東晉始今境曾有寧都、廣城等縣治,隋唐時先後為安康、漢陰等縣地,元代省漢陰等縣,金州直領轄地,今紫陽縣域為金州直領。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於紫陽堡設縣,因相傳宋代紫陽真人(張平叔)曾於此修道而得名紫陽,隸屬於金州,後金州改稱興安州,清乾隆時興安州升為興安府,紫陽縣先後為其所轄。民國初廢府存縣,建國後紫陽縣先後為安康專區、安康地區、安康市所轄。

安康两县,均以“阳”为名,其一为千年古县安康两县,均以“阳”为名,其一为千年古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