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最權威的“5種推論”,哪個最令人信服

對泰坦尼克號的認知,絕大多數人都是通過1997年電影《泰坦尼克號》才知道的。其實這部極具浪漫的愛情災難片,正是由1912年真實的“泰坦尼克號”故事改編而來的。

電影是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藝術作品。真實的“泰坦尼克號”沉沒,並沒有上演傑克和露絲的愛情故事,也沒有那些浪漫而富麗堂皇的故事情節,但有一點是完全真實的:那就是它是真實的撞擊到了冰山,而最終沉沒的。

泰坦尼克號, 由英國著名的造船廠哈蘭德·沃爾夫傾心打造。當時建好之後,曾被譽為“永不沉沒”超級巨輪。甚至還有人說:“就是上帝親自來,也弄不沉這艘船”。

然而不幸的是,這艘號稱永不沉沒的巨輪,卻在它的處女首秀中折戟沉沙。泰坦尼克號沉沒之後,曾引起世界巨大轟動。很多學者和科學家,針對它的沉沒原因,紛紛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和推論。其中最具代表的,有以下五種說法:


“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最權威的“5種推論”,哪個最令人信服


一、沒有望遠鏡

在電影裡,我們也能看出,這一細節還原的非常真實。船長和大副並沒有拿望遠鏡一直觀看遠處的情景,這是很違背常理的一種做法。當船員看見冰山時,到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前後只有37秒的時間。那麼,號稱世界上最豪華的巨輪,怎麼會沒有望遠鏡呢?

原來,望遠鏡被鎖在了櫃子裡面。

當年這把鑰匙的主人是大衛·布萊爾。他是“泰坦尼克”號原定的冰山觀測員,但臨起航時,白星輪船公司的老闆突然改變了主意,決定從別的船上調來一位經驗更加豐富的冰山觀測員來代替他。布萊爾在匆忙下船時把鎖著望遠鏡的鑰匙隨手放在了自己的衣服口袋裡。

由於沒有鑰匙,觀察員只好用肉眼去探明遠方,再加上當時正是晚上1點鐘,又沒有月亮,無異於閉著眼睛駕車一樣,危險程度可想而知了。這種“鑰匙論”的說法在電影《冰海沉船》和《泰坦尼克號》中得到了統一。


“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最權威的“5種推論”,哪個最令人信服


二、船長的失誤

船長史密斯是一位非常優秀且經驗非常豐富的船長,當時指揮泰坦尼克號的時候,已經有幾十年的經驗了。但也正是因為這,太過自信和驕傲,使得犯了錯誤。

最好的船,加上最優秀的船長,加上最高超的造船技藝,這種最優組合令誰都不會想到會有意外發生。當時史密斯也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偉大,和大英帝國的雄風,他登上船之後一心想的是:如果這段行程需要一週的時間,他恨不得五天就到達目的地。

由此,在電影裡我們也可得見,船長非常得意,並命令大副,全速前進。以至於後來發現冰山,根本來不及減速。正好在此時,船長又下達了一個錯誤的指令。

史密斯下令“左滿舵,減速”,結果船的右弦被劃出了100多米長的口子,海水灌入導致沉沒。一般常識,船頭和船尾是最堅固的,要是船頭硬撞上去,也會都不會造成意外。


“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最權威的“5種推論”,哪個最令人信服


三、劣質的鉚釘

2004年,福克和麥凱特在《“泰坦尼克”沉沒真相》一書中,提出了另一種說法:鉚釘論。

他們稱,哈蘭德·沃爾夫造船廠因為要為白星輪船公司同時建造幾艘巨輪而不堪重負。當時由於資金緊缺,造船廠最終以低價購買了一批含雜質很多的3型鐵鉚釘,而不是優質的4型鐵鉚釘。並且劣質3型鉚釘含有大量礦渣,韌性很低極容易折斷。

所以在“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發生相撞時,位於船首的鐵鉚釘首先發生斷裂。身為冶金專家的福克和麥凱特,還曾從“泰坦尼克”號殘骸處打撈上來的48顆鐵鉚釘,還原出了原本的3型鐵鉚釘,進行了測試實驗。結果發現,3型鉚釘只能承受4000公斤的壓力,而優質的4型鐵鉚釘卻能承受9000公斤的壓力。但是這一說法,最終哈蘭德·沃爾夫造船廠給予了堅決否認!


“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最權威的“5種推論”,哪個最令人信服


四、沒有收到電報

泰坦尼克號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船,自然擁有當時最發達的無線電接收器。但不巧的是,在泰坦尼克號出事的時候,它的無線電出了故障。

其實在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前一天,附近的船隻都曾給它發過電報說:前邊的海域有很多冰川,讓其注意。出於故障,泰坦尼克號一直接受不上信號。泰坦尼克號的處女航,可以說代表著當時的最高水準,所以海上很多船隻都很關注它。

等到故障修好後,為時已晚。泰坦尼克號撞到冰山後,曾給附近的船隻發過求救信號,非常可惜的是,離“泰坦尼克”號最近的,只有近18海里的“加利福尼亞”號因為電報員伊利斯關掉了電報機,而沒有及時收到“泰坦尼克”號的求救電報。

但是這種說法,1997年拍攝的電影《泰坦尼克號》卻不認同,也沒有采納。他們認為“泰坦尼克”號雖然收到了冰山預警信號,但在白星輪船公司總經理伊斯梅的慫恿下,船長愛德華·斯密斯沒有理會,繼續以22.3節的超速行駛,結果撞上了冰山。


“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最權威的“5種推論”,哪個最令人信服


五、月亮惹的禍

後來還有學者研究說,是“月球”惹的禍。

科學家研究發現,1912年1月4日那天,地球和太陽、月球形成了一條直線,同時那一天,月球距地球的“近地點”距離是1400年時間間隔中最近的距離。

這一史上罕見的月球“近地點”距離,引起了巨大的潮汐,科學家測算髮現,這些“巧合”導致那一天月球對海洋潮汐的引力影響比平時至少增強了74%。

正是1912年1月4日那一天異常起伏的海洋潮汐所產生的強大沖撞和震撼,將位於格陵蘭島上的冰川擊破,大量的冰塊隨之漂浮在大海上,並最終飄向了北大西洋。結果導致3個月後的一天,泰坦尼克號首航被不幸“擊中”,最終導致沉沒。


讀者們,關於“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