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湖北出現一例無任何症狀的感染者各位怎麼看這個問題?

民生記錄者


湖北出現一例那些人會恐慌到死,別的省出現了就不會慌了,心裡作怪,都恨不得把湖北人堵住塞住,就是不想湖北現在比外省還安全,外省起碼住著境外回的確症者,那些不要湖北人去的地方外國病人都能自由抵家而且沒人跟蹤,這樣看來人只知道仇恨身邊的不該仇視的,而對該敵對的開門迎進,開門納客,沒了主張,亂了分寸!


樂迪殺阡陌


無症狀的人

可能很多,只是沒發現,其實有第一個超過14天的人時就應該重視了,發現第一個無症狀的攜帶者時也應該重視。現在發現的病歷都是沒有症狀的人,傳染給了其他人,其他人有了症狀後反查才發現的。這些沒有症狀的人,攜帶病毒的天數無法確定,他的潛伏期可以認為很長,甚至到自愈了都不發病,但依舊存在傳染性。如果這些人不全都找出來,那麼到了我們認為戰勝病毒,都摘掉口罩的那一天,會不會再一次爆發就很難說了。


你身邊的樹洞


事情是這樣子的:3月27日,湖北有一例甲狀腺疾病的患者去醫院就診,第二天發現核酸檢測為陽性,但是他沒有症狀。

不僅湖北出現了本土確診病例,河南也出現了本土確診病例。主要是因為他的朋友曾經接觸了有武漢旅行史的無症狀感染者,於是才被感染。雖然現在國內不會出現規模性的感染,但這種零星式的傳染也給疫情防控帶來了不確定性。

何為無症狀感染者?

新冠病毒感染者臨床症狀主要以發熱、乾咳、乏力為主,少量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瀉等症狀,重症患者在發病一週內會出現呼吸困難或低氧血癥等。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描述就是無臨床症狀,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或血清lgM抗體檢測陽性者。即沒有發燒、咳嗽等臨床症狀,但其核酸檢測又是陽性的人。

無症狀感染者分為兩類?

一類是,他的確是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就是沒症狀,不發熱、不幹咳、也不鼻塞、腹洩等,但是如果查了CT,可能就有影像學表現。或者他正處在新冠肺炎的潛伏期,症狀還沒有表現出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會越來越明顯。

而真正的無症狀感染者,會自始至終只是表現為核酸陽性,沒有症狀,甚至檢測他的CT也沒有影像表現,沒有符合肺炎的表現。症狀不明顯的感染者,從傳染病傳播規律上來講,也是有一定傳播力的。


這類患者是最危險的,所以大家在平時一定要做好防範,不能因為沒有確診病例了,就以為疫情控制住了。

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主要有三種途徑:

一是密切接觸者主動檢測;

二是聚集性疫情調查中開展的主動檢測;

三是有高風險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員的主動檢測。

我們可以看到,對於無症狀感染者,主要還是主動檢測。無症狀感染者所佔的比例非常低,攜帶的病毒數量一般都是比較少的,傳播的危害是比較小的,也很難成為超級傳播者。但是我們也不能放鬆警惕,應當繼續做好相應的防範措施,直到最後的勝利。

我是黃志豔大夫,致力於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複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新冠肺炎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黃志豔大夫


這說明了這個病毒的複雜性,這也意味著我們將開始要長期和它打交道了,並不是一年兩年,而很可能是長久。就是說,這類人身體裡有這個病毒,他自己可以不發病,但是如果傳給了另一類人,而這些人會發病。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個病毒就會沒完沒了的折騰下去,一直到整個人類都免疫。那如果它變異了呢?人類的免疫系統會不會又不認識它了,再一次發病,然後週而復始?應該不是這樣吧?


鬼步舞青山依舊


近一段時間,社會對於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的關注近期陡然升溫,公佈無症狀感染者相關數據信息的呼聲日高。

一、科學認識“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是指“沒有發熱、咳嗽、乏力等臨床症狀,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卻呈陽性,已被感染的人。”

由上可知:

1、無症狀感染者攜帶病毒。

既然無症狀感染者攜帶病毒,這就意味著感染者具有傳染性,公眾有權知曉相關信息。

2、無症狀感染者症狀不明顯。

由於症狀不明顯,所以更具有隱蔽性與危險性,增大科學防控、精準防控難度,稍不留神前功盡棄。

3、無症狀感染者佔比1%多。

《中華流行病學》刊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一文,對中國內地新冠肺炎72314病例進行了流行病學特徵分析,其中,無症狀感染者889例,佔比1.2%。

二、公佈“無症狀感染者”數據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3月26日,李克強總理在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時強調。“要高度重視防治無症狀感染者。”

醫學界普遍認為,公佈“無症狀感染者”的意義有二:

1、增加疫情數據的權威性與公信力。

避免地方出於不願意打破病例‘零增長’的考慮,有意將本該確診的病人報成無症狀陽性檢測者。

2、提高公眾防控疫情的責任感與緊迫感。

通過公佈相關數據,有利於社會對疾病風險建立真實的感知,既能避免不必要的猜疑,也可以避免公眾的懈怠麻痺思想。

三、中央已對“無症狀感染者”防控工作做出部署

3月30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指出,要將應急措施和常態化防控相結合,及時完善防控策略和應對舉措,做好無症狀感染者防控工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早日步入正常軌道。具體措施有三:

1、繼續鞏固境內疫情防控向好態勢。

各地要公開透明發布信息,不允許為了追求病例零報告而瞞報漏報。加強檢測力量和設備設施配備,對所有入境人員實施核酸檢測,切實守好外防輸入關口。

2、做好無症狀感染者監測、隔離和治療。

有針對性加大篩查力度,將檢測範圍擴大至已發現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重點地區和人群等。

一旦發現無症狀感染者,要立即按“四早”要求,嚴格集中隔離和醫學管理,公開透明發布信息。

3、開展無症狀感染者的流行病學篩查與分析。

抓緊在疫情重點地區抽取一定比例樣本,開展無症狀感染者調查和流行病學分析,研究完善防控措施。


安慶人1971


佛曰,不要用眼睛看,就好


滄海一聲笑1283



敏心自在


思辨一下。病毒存在與病患存在。各種病毒自然界存在屬於正常,包括新誕生的病毒,不應希望病毒滅絕。病患不存在對人類很重要,有些人抗體強,病毒感染也不會患病死亡。平常,人體不會多出抗體,只有輕度感染後,逐漸產生。抗體是人類生命進化產物,人人具備,只是各個生命體基礎健康狀況有差異。抗體產生需要幾個條件:健康、輕度病毒濃度、時間。口罩和隔離就是為了大家贏得產生抗體時間,年老體弱產生時間會更長。一個健康的人攜帶病毒,如同一根不鏽鋼柱子帶病毒一樣。疫區健康者普遍產生抗體,足夠抵禦低濃度病毒,正常活動和一個立柱很多人經過沒區別。非疫區人群還沒有抗體,沒有病毒也無法產生抗體,做好隔離等待烈日炎炎的夏季,病毒就是蛋白,雞蛋清就是蛋白,烈日會驅散瘟疫。抗體也會隨著外界刺激消失慢慢削減。真正可以主動抵禦新冠還需要疫苗。


M叔


佛曰 不可說


道之不存也久矣


說明所謂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的提法是錯誤的,至少是不科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