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從小培養一個懂禮貌,有素質,有修養的孩子?有什麼好的方法?

軒媽軒寶生活錄


你好。

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書寫什麼他就長成什麼樣子。所以這個問題,我覺得最好的就是家長以身作則。

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寶寶的眼裡,家長如果懂禮貌,有素質,有休養,孩子一定不會差到哪裡去。當然大人做的一些行為,可能小孩子有時候不太理解,最好能告訴孩子一下。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路上遇到一隻小螞蟻,走過時會繞一下道,就可以告訴寶寶,這麼做是因為愛護小動物。再比如家裡分東西吃的時候,先分給老人,這時候可以告訴寶寶要尊敬老人。等等。

現在也有很多書籍呀視頻都是教育寶寶的,也有很多正向的東西,可以帶著寶寶多讀一下。也可以和寶寶一起玩角色扮演讓寶寶更好的理解這些,並學會應用。

只要家長有心,我覺得這個並不太難。



雲生活2020



懂禮貌、有素質、有修養的孩子,當然人人喜歡,將來長大走哪都吃香。

想要自己的孩子也成為這樣的孩子,父母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範。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所以,要想孩子懂禮貌、有素質、有修養,父母應你該先做到。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示範。

有一個爸爸每次都在開車時把垃圾從車窗扔出去,有次孩子在車上吃完東西,也把袋子從車窗扔出去了,這位爸爸對孩子說:“你老師沒教過你垃圾不能亂扔嗎?”孩子當即就回了一句:“不讓我扔,可為什麼每次你都扔?”孩子一句反問,問的這位爸爸啞口無言。


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父母好的示範,能讓孩子學到好的行為和習慣,反之,孩子學到的只能是一些不良的行為和習慣。

其次,一家人的育兒觀念要保持一致。

很多家裡都有老人幫忙帶孩子,隔代親讓老人格外愛孩子、寵孩子,孩子很容易在這種寵愛中變得蠻橫霸道。

我家隔壁的小女孩6歲了,昨天在家門口玩,我婆婆見了,和女孩媽媽打招呼,女孩媽媽對女孩說:“站起來,讓奶奶看看你長高了沒?”女孩頭也不抬,冷冷的回道:“我長不長高,關你們什麼事。”


當場f就讓我婆婆和女孩媽媽很難堪。女孩媽媽當場就訓斥孩子要有禮貌,結果孩子哇的一聲就哭了,女孩奶奶出來,就護著女孩,說孩子還小,不要總是訓斥孩子,一邊對女孩說,媽媽壞,又說我家心肝了,走咱們不理媽媽了。

看到這一幕,我大概就知道女孩沒禮貌的原因了,一個教育孩子,一個拆臺,如何教育的出懂禮貌,有素質的孩子?

最後,讓孩子多讀書。

“腹中有書氣自華”,讓孩子從小多讀書,汲取書中的營養,慢慢的孩子讀過的書,就會內化成孩子的行為習慣,影響著孩子。


希望今天遇見的育兒記


我能感覺到您的內心已經對把孩子交給奶奶看犯嘀咕了吧!

您的孩子現在一歲多,正是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非常強的年齡段,孩子在上幼兒園前,性格和行為習慣跟帶孩子的這個人關係非常大,小區裡也有很多爺爺奶奶帶孩子的,有的老人不會說普通話,孩子就學了一口的家鄉話,還有的老人習慣說髒話,孩子就早早學會了,我不是說老人帶孩子就一定不好,也是分人的,有的老年人自己就是素質非常高的人,懂禮貌、有修養,那孩子天天跟著耳濡目染,一定也是這樣的人啊!

當時我生完孩子一個多月,婆婆來幫忙,沒多久我就發現婆婆是和敏感內向有不善言辭的人,偶爾還會說髒話,我就很堅定的自己帶孩子了,箇中心酸也只有自己最清楚,但是為了孩子,感覺一切都還是值得的。

所以,要想培養出一個懂禮貌、有修養的孩子,帶孩子的人最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如果你有更合適的人選,比如孩子的姥姥姥爺,可以考慮給孩子換個人帶,如果真的條件達不到,就只能多做老人的工作了,外加父母多陪伴教育,祝福你們!


小米媽媽哎呦喂


懂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不但可以體現自身的素養,而且可以增加別人的好感。

孩子的文明禮儀需要從小培養,否則就會形成壞習慣,一旦形成壞習慣,長大後想要改變就會很難了;另一方面,越是懂得禮貌的孩子,長大後就越能獲得自由發展的機會,因為他會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歡迎。

1.家長以身作則;做好日常生活中的禮貌問候,都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要陪養孩子講禮貌的好習慣,首先家長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

2.培養孩子的社會公德心;教給孩子愛護公物,遵守公共秩序,不隨手扔垃圾,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人和孕婦讓座等一些文明禮貌行為。

3.引導孩子學會待客的禮貌習慣;家裡來了客人,引導孩子主動問候客人,帶著小客人安全遊戲,去朋友家做客時要引導孩子進門換鞋、見到主人家的人要主動問好、不大聲說話不吵鬧、大人說話的時候不要插話、不隨便動別人東西、得到別人允許才能玩的玩具離開時要歸位、離開時說再見、輕輕地隨手關門。

4. 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禮儀習慣,注意儀容儀表;孩子小時候學習穿衣服時,就跟他說衣服要穿正,襪子要拉平,褲子拉正。

5. 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在家中尊重孩子,平等的對待孩子,大事小情讓孩子知曉,並跟孩子商量。遇事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著想,學會原諒和包容別人。


月亮的窩


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禮貌、有素質、有修養的人,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但是再大的工程,也可以分拆成小項,一點一滴去做,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實現願望。就如建一座大廈,需要從打地基開始,一磚一瓦去添加。在這裡,我推薦一個非常特別的途徑——學國學。

我們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深遠。

但是,我們父母往往缺乏嚴格的自律。想做個有禮貌的人,可在親人面前用上“請、謝謝、您好”等詞,難以開金口;想讓自己有修養些,不隨便罵人、生氣,可一衝動起來,粗口話不經意就飆出;想讓自己素質高些,言談舉止文雅,可當遇到生活的一地雞毛,再高的素質也敗給了焦躁。

有什麼途徑能解決父母的這種焦躁,讓父母提高自身素養的同時,教育和影響自己的孩子也成為高素質的人?那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國學!

我們都知道我們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一直被我們奉為做人的根本。傳統的國學文化裡,無不浸潤著這些道理。所以,從小學習國學,能使孩子成為有素養的人。

有哪些經典國學呢?適合孩子讀的基礎讀物有《三字經》、《弟子規》、《朱子治家格言》、《大學》、《中庸》、《論語》……

我們的學習方式是,每天安排一些時間,誦讀即可,不要求理解字意句意。一本書讀多了,讀熟了,自然無師自通,經典文化裡的精髓也會深入人的骨髓,啟迪心智。孩子還小,不識字的話,家長帶讀最好。

我從事國學教育一年多,我的小女兒三歲,也跟著一起每天誦讀國學經典。一年間我們熟讀了三字經《三字經》、《弟子規》、《大學》。學習國學後小女兒的言行明顯有了變化。見到人,懂得鞠躬問好!每次喊她做什麼事情,都很快速,就如《弟子規》裡說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吃飯愛惜糧食,從不挑食,掉飯粒、剩飯。跟人玩耍,從不爭搶,懂得禮讓。她的良好行為習慣還有很多。而在學國學前,她可不是這樣的孩子。

相反的,我的大女兒,沒有學過國學,各方面表現就比較差強了。遇到人,別說鞠躬了,問聲好都要大人在旁邊教,才扭扭捏捏喊出聲;有好吃的、好玩的,只顧著自己,從不懂得禮讓;喊她做什麼事情,老是拖拖拉拉的,或是一大堆藉口;吃飯也是挑三揀四的。

兩個孩子的表現,只因為一個學習了國學,另一個沒學,卻完全不同。


陌姐育兒學堂


第一、樹立父母的榜樣!首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一切都是從模仿開始,那麼他模仿得最多的就是和他朝夕相處的父母了,所以,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和修養,首先就要給孩子樹立榜樣,塑造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價值觀和自我意識!

第二、及時給孩子樹立規矩。孩子的成長過程就像昇天的火箭🚀,時時刻刻都在偏離軌道,需要靠後臺和基站控制,及時把它從偏離的軌道上拉回來。所以,及時給孩子樹立規矩,讓孩子自律,沒有自律的人也不可能養成良好習慣,更沒有自由。

第三、習勞。勞動可以提高孩子的獨立性,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勞動也可以讓孩子感到有成就感和價值感,更容易有幸福感!凡事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讓孩子自己做。

第四、終身閱讀。閱讀優秀的書籍,自我學習能力強,豐富精神世界。

總之:父母要給足孩子愛的營養,給他成長所需要的愛,連接,安全感,獨立自主,價值感。孩子的生命之花才能來得旺盛,自然他就會是一個積極樂觀,自強不息,獨立自主的孩子,有滿滿的愛溢出來給予別人,修養自然由內而外看得見!


覺醒父母


好習慣會影響人的一生,因此幫助孩子從小培養他們的好習慣就是為他們今後的成功打下夯實的基礎,生活習慣的培養是最基本的課程,好的生活習慣不僅會讓寶寶成長的更好,而且也是幼兒綜合素質的體現。

好的生活習慣體現在方方面面,包括飲食習慣,衛生習慣,睡眠習慣,文明禮貌習慣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如何才能夠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

習慣出自然,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以及成長規律來適當的為孩子立規矩,像是讓孩子玩完玩具後將它放回原位,講衛生,愛乾淨等等。好的生活習慣體現的也是良好的家教,這也是情商高的表現。

有著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精神面貌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取之不盡的財富,是高情商的表現,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慢慢的長成一個具有靈性,禮貌的人,而禮貌反映的更是人的內心修養。

父母要教育孩子學會著慢慢走,以欣賞的態度去看待事物,禮貌待人,見人要熱情的打招呼,學會尊重他人,等孩子能夠自然而然的做出文明舉止也就意味著素質的提高。

個人的行為舉止是否得體很重要,孩子要從小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另外孩子的思維能力需要從小鍛鍊,因此父母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幫助他們拓寬視野,讓孩子可以更多的接觸新鮮的事物。

總結:好習慣讓孩子能夠終身受益,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他們都是無形的財富,父母是孩子的指引者,幫助他們從懵懂無知變得沉穩大氣,孩子如果自我修養很高,那就是成功的教育,有著好習慣的孩子也會獲得更多人的喜愛。

閒暇時間可以利用手機教寶寶學漢字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件【貓小帥識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置中設置學習休息時間。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九月


培養有素質,懂禮貌的孩子,首先家長應該起到模範作用不能人前一套背後一套,在孩子面前要保持要最真實得一面。家長應該做到講禮貌,夫妻之間相敬如賓,恩愛非常,對待老人孝順有耐心,對待朋友親戚有禮有節,對待自己的孩子溫柔可親,那麼孩子在這樣的氛圍內成長,也必定品行端莊,正直勇敢,即使家長有什麼負面情緒傳達了不好的信號,也要及時的跟孩子疏導,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不會差。


一個能吃的都沒有


家長是原件 孩子是複印件


惜緣惜福yj


培養一個高品質的孩子首先父母就要做好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很多習慣都是從父母的行為中習得而來。1歲多的寶寶更多的是培養孩子的探索能力和興趣,太早接觸電子產品,孩子太過依賴電子產品,會影響孩子對其他事物的興趣。

家長可以這樣做:

1 買繪本給孩子讀

簡單的繪本故事孩子會很感興趣,啟蒙繪本有很多,布書,洞洞書,繪本故事顏色豐富,孩子除了能認知各種各樣得知識,也能減少孩子對電子產品的依賴。

2 大人在孩子面前不要玩電子產品

孩子的第一模仿對象就是大人,如果大人一直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孩子潛移默化的就會受影響。

3 跟孩子互動

1歲多的孩子處於語言爆發期,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更注重孩子的語言交流,教會使用一些基本的禮貌用語,讓孩子學會用禮貌用語,孩子才會變成一個有禮貌,有品質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