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之殤,名流竟也未得幸免

東漢建安二十二年,發生了一場肆虐華夏大地的瘟疫,疫病的重災區,主要是東都洛陽以及南陽等地。人多畏病,許多人都感染了這種疫病,病痛加飢寒,無數的人因此喪失了生命,一時生靈塗炭。而有著建安風骨彪炳於世的建安七子,競然有五人死與這同一場瘟疫之中!另兩位則是先逝於這場災難。

  • 一個王朝的末年,往往是兵禍加天災,兵連災結。這其中,既有興亡之苦的萬千黎民,也伴隨著新興英雄主義者們的吶喊和擔當。東漢末年,恆靈漢獻或亂或弱,各地群雄並起,開啟了三國模式。其中,最著名者當屬恃酒臨江的橫朔曹公曹操。曹阿瞞挾天子令諸侯,霸氣側露。此時,整個時代的文風總體為康慨激昂,代表者主要就是曹氏三父子加建安七子,簡單講,就是這十個人包場了整個時代的文壇,其他有才沒才比不過他們,風頭全集中這十人身上了,天縱英才,誠不欺我。這十人就是: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加上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建安七子。
  • 當時,瘟疫暴發在初春時刻,春寒料峭,雖是春來了,可仍然是寒氣襲身,加上連年各州郡相互攻伐,饑民遍野。天災人禍,無數個生靈死於非命。有說法是,東都洛陽繁華地,集結了東西南北以致跨越千里戈壁黃沙的西方商賈,有可能瘟疫由外地傳入。無論何源,這個疫病來自哪裡,它的傳染源在什麼地方,它都帶給了這塊土地更多的傷痛和不幸。建安風骨,魏晉風流,被後世歷代文人雅士所賞讚,景仰,已然是中華文化傳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瑰寶。就在同一年,東漢建安二十二年,除此前被殺的孔融和病逝的阮瑀外,另外五子全部病死於這場瘟疫之中!嗚呼!天不假年,惜哉!
瘟疫之殤,名流竟也未得幸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