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生氣大聲喊叫還打人,誰也不怕怎麼辦?

向陽若久


您好,我是一名專業感統老師,我想我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相信不只您有這樣的困惑,現在大多家庭都會有這樣的不解,我的孩子小時候很可愛很聽話,怎麼越大越不好管教了呢?

家長崩潰了,一句話說不對,孩子哭;一旦達不到她要求了,哭;遇到挫折了,也哭;想要什麼東西,也是哭;孩子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那麼我來告訴你,除了原生家庭的影響,還有就是孩子出現觸覺失調症狀了。觸覺失調是感覺統合失調的一種,那麼觸覺失調的孩子,長大了就會好嗎,我告訴你,不會。

觸覺失調有哪些表現:情緒控制差,愛哭鬧,愛惹人,打人,不愛與人接觸,不愛洗澡洗頭,不愛剪指甲,愛穿襪子穿衣服,嚴重吃手,有的還會表現膽子小,害怕毛絨玩具等

下面我來分享一些具體解決辦法:

(1)觸覺按摩,身體,手腳,頭全身按摩

(2)大龍球擠壓和按摩

(3)多帶孩子出去淘氣堡玩,海洋球池等身體接觸類遊戲

(4)多元化刺激,溫度刺激,沙土,模型等各種感覺的輸入

(5)家長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以身作則,孩子模仿能力特別強,正確引導,還是可以改善的。

(6)首先接納孩子的情緒,等她發洩過後,可以溝通的時候,在溫柔講道理,三歲之後的孩子都是可以溝通明白的,不要覺得還小就採取控制的方法,要有效溝通引導。

原生家庭影響根深蒂固,小時候改變還來得及,長大再改就難了。不要說我們的孩子不好管教,請先問問我們自己,作為家長,我們真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了嗎?


寶媽寶爸育兒小課堂


我小表弟三四歲的時候脾氣暴躁還打人,有一次把我惹火了我連打三巴掌把他打蒙了,當時小姨也在那裡沒說話,之後表弟就收斂多了


降龍十巴掌掌門人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四歲孩子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生氣大聲喊叫還打人,誰也不怕,怎麼辦?

做為一個倆孩子的媽媽,我覺得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鏡子,四歲的孩子有樣學樣。

孩子這樣的脾氣性格不是一兩天形成的,家裡人肯定有一位是這樣的脾氣性格,無形之中孩子也學這樣了,也可能跟溺愛有關係,他要什麼都滿足他,不滿足就發脾氣,誰都不怕的地步,現在改為時不晚,就看大人有沒有耐心了。

我兒子兩歲多的時候被爺爺奶奶帶的,同樣也溺愛的很,脾氣性格誰都不怕,後來因為在老家總是生病發燒,我婆婆給我送大西北來了,也就是以後我自己帶孩子。

我帶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好多壞習慣,脾氣很爆,有一次我帶著他去趕會,他要一個玩具我沒答應買,他開始哭,哭了看我沒反應,又腳蹬手扒的打我,我拽著手開始教育他,溫柔的給他講道理,講完他還是哭不聽,我冷處理不管他,一直哭,從趕會的一頭哭到另一頭,路上的行人一直看他!!

我忍受不了,我藏起來讓他找不到我,還是哭,哭到極致。

我想肯定在家裡一哭,婆婆就滿足他願望,到我這裡不管用,走到電瓶車面前我準備騎電瓶車回家,他看見立馬來我面前拉著我衣服,撕我打我,氣得我要爆炸。

我把電瓶車停好,一腳把他踢倒了,也許他害怕了倒地上那一刻就不哭了,我鄰居還說我打孩子太狠了,等了一分鐘他自己站起來了,不哭了自己擦乾眼淚,也不撕我了,我警告他以後出來不準要玩具,他膽怯的點點頭,這是我第一次打他,雖然過後我也後悔了,可是最管用啊!

他在家裡吃飯需要大人喂,來我這,這些臭毛病我都得讓他改掉!

中午我煮的麵條🍜,盛碗裡給他往桌子上一放,說現在學會自己動手吃飯,不能依賴大人,第一次他不吃給我慪氣,我說好話他聽不進去,我冷處理自己先吃完不管他,哈哈過一會自己乖乖吃完了,雖然吃的衣服上桌子上全是面,但是以後的日子他學會了自己吃飯,也是一次成長。

我帶了一段時間,脾氣明顯改變了,偶爾調皮下不過分我不會批評他。

孩子脾氣暴躁還是得大人要適當干預,耐心的處理糾正過來,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現在小還好管,長大了是還這樣的脾氣,你管不住更麻煩了。





農村彩虹在西北


才四歲就什麼也不怕了、還打人了?肯定是家庭環境造成的,得抓緊管了,否則過幾年想管都管不了了,長大後還不知道出息成什麼樣呢!孩子不是什麼也不怕嗎?那就讓他怕!第一,打。這樣雖然不好,但對這樣的孩子這也許是最簡單、最管用的辦法。但注意不要打傷,更不能常打、三天兩頭的打,這樣就打皮了,就更麻煩了!打就要把他打疼、一次把他打改!第二,禁閉。把他關小屋裡,不給吃、不給喝、不搭理他,一次讓他害怕、把他治改!請放心,禁閉一天半天的不會損害孩子身體健康。

如果原來是和老人一起住的話,為了管好孩子,建議你們和老人分開住,一是你們能狠下心來;二是不給孩子留下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做靠山的僥倖心理!


濟南虎子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0a829cfb9104f4788f61b3b005ecd88\

夢中人vlog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只要家裡寵的,脾氣都不怎麼好。只有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會看人臉色。所以不要太擔憂,但是要引起重視。我兒子也在經歷這個過程。

首先,不要在他正鬧的時候呵斥,那樣只會越鬧越兇。給他個獨處的空間和時間,釋放一下情緒。等他平靜下來了,抱抱他,告訴他,不管怎麼樣媽媽愛他。有什麼問題可以告訴媽媽,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

其次,如果可以,媽媽親自帶孩子。一般媽媽帶的孩子會跟聽話一點。在鬧脾氣的時候,也會更願意跟媽媽分享心情。

最後,給他讀讀管理情緒的繪本故事,孩子會自己模仿的。最近我們在讀的那本《媽媽,我真的很生氣》我兒子就很喜歡。我也弄了笑臉圖貼牆上,我兒子說生氣的時候看看笑臉圖就不那麼生氣了。


有個懶寶


我家孩子三歲半了 ,孩子一直我自己帶,能深刻體會到孩子的性格 脾氣 自我控制能力等其他表現和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但帶他 陪伴他的人更影響孩子各方面的成長。想要改變孩子 我個人有以下幾個觀點

第一點 改變自己 好孩子的成長需要聰明的父母來陪伴

老話說“什麼樣的爹媽就有什麼樣的孩子” ,想要改變孩子首先改變自己 。努力營造關愛 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我們人生旅途中的旗幟 。孩子靠家長的旗幟掌握方向。所以家長應該很好地教導自己的孩子,家長的教導對孩子的一生都有深刻的影響。家庭氛圍一般有一下幾個類型

1期待型

看不到孩子的好,只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寄託在孩子身上 ,希望孩子全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事情,這樣會使孩子很不安。如果父母一直抱著這樣的期望 ,孩子又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孩子很容易陷入不滿,自私,冷漠的深淵中 毫無生氣

2溺愛型

不管孩子什麼要求都滿足 ,給孩子樹立不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長大難融入社會 ,一直處於期望別人幫助的狀態中

3嚴厲型

對待孩子的態度總是不正確,不是命令指導,就是批評指責 ,對孩子的行為嚴格控制。長期以往孩子會精神崩潰,心神不寧不會和他人相處。表面看起來聽話 實際只是不敢面對現實 ,導致孩子性格懦弱

4干涉型

5民主型

孩子脾氣暴躁,動不動就生氣大聲喊叫還打人,誰也不怕。 這樣的性格1,2,3型 可以採納, 再結合現狀孩子會越來越好的

第二點 讀懂孩子的心,走進她的小世界

很多父母都應該深有體會,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很聽話,越長大越不聽話,總是和家長背道而馳,很多家長對此很心煩 ,這都是不理解孩子的表現 ,其實理解孩子是每個做父母的都應該做到的。很多親子關係的障礙都來自父母不懂還得世界,不知道孩子心中的想法。

真正懂得孩子的內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徐徐漸進 慢慢摸索和孩子共同成長

1重視和孩子的眼神交流

2要和孩子說自己的心裡話

3發掘孩子的愛好才能瞭解‘心’

4瞭解孩子得需求,理解孩子的需要


以上是我的回答見解 。希望能幫到你 幫到更多的人。有其他見解的寶媽寶爸們可以留言哦


洢洢媽媽


四歲的孩子這麼厲害可不是個小問題。不過好則只有四歲,認真教育還不算晚。

孩子脾氣暴躁,動不動生氣大聲喊叫還打人,誰也不怕。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可能是如下原因造成的。

一,遺傳因素。部分孩子受遺傳因素影響。天生脾氣倔強,性格執拗。

二,環境因素。部分家庭孩子的家長大事小事都吆五喝六地吵鬧個不停。孩子受此因素影響,也慢慢變得狂躁。遇事愛大聲叫喊哭鬧耍脾氣。

三,過度溺愛。不少家庭愛孩子無度,生怕孩子受委屈,捨不得對孩子的不當行為進行批評糾正。由著孩子的性子來,這樣的孩子隨著年令的增長,會越來越任性,越來越以我為中心,越來越張狂驕橫。

四歲了,孩子已基本懂事了,再不採取措施進行管理,到了一定年齡想管也管不了了。熊孩子可能就是這樣養成的。

對於這樣孩子地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注意家長在平時生活中的示範作用。大人之間,大人與孩子之間要輕聲慢語講話,盡力避免吵鬧吼叫。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二,家長平時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多給孩子講故事。(尤其有關教育孩子成長的故事。)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三,對於孩子的熱脾氣要冷處理。孩子一旦犯了毛病,勸告不聽時,不要理他,再哭再鬧不要去哄。直至鬧夠了,服軟了再去理他。

四,在給孩子講清道理的情況下立規矩。明確告訴孩子那些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做錯了但能認錯的給以改正機會。不認錯或只口頭說不實際改的,要施以適當懲戒。

教育這樣的孩子要有耐心,要把說理及鼓勵當作主要教育手段並輔之以懲戒教育。堅持一年兩年,孩子形成習慣就好了。

我是天涼好個秋A,一個退了休的教育工作者。喜歡討論有關教育的話題,歡迎大家留言指正。


天涼好個秋A


四歲的孩子,基本是學著長。也能聽懂道理。

家長好好反省反省,自己是怎麼做榜樣的?

或者孩子周圍有誰是典型的壞榜樣?

然後,作為爸爸或媽媽,好好考慮,梳理好自己的語言,與孩子做一次一本正經的,深刻的談話。

比如,我有一次把5歲的孩子放姥姥家。一週後回去接孩子,姥姥家有個比他大三歲的小哥哥。

接來孩子,我發現孩子學了些讓人聽了很不舒服的語言。我爸爸媽媽用這種語言時我很難受,現在兒子,侄子全是這樣。侄子我管不了,但兒子得管明白。

接他回我住處時,我抓緊時間,指出,這一週,你都學了哪些壞毛病,學了哪些傷人的語言。這些,在我面前是不可以出現的。這些毛病,會導致別人都感覺你是一個壞孩子,品質敗壞,交不到好朋友。這樣下去,以後就不會有人喜歡你。你就會成為孤家寡人。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就不可以再有這些行為。

那天,我們兩個走了很長一段路,我一路走一路說。他一聲不吭。

又過一週,又回姥姥家,小哥哥表現出平常有的壞習慣。我兒子把我訓他的話,連訓話的口氣都沒改,全部送給了他哥哥。小哥哥楞了,哥哥的媽媽笑了。

告訴孩子,脾氣暴躁,不好好說話,不守規矩,激化矛盾,最後傷害的只能是自己。該得的東西也會失去。最後只能一無所有。

就像澳洲那個百萬年薪的女人,回到北京小區,不遵守隔離的規則,不戴口罩在小區跑步,別人管她,她還脾氣老大,激化矛盾,成為殺雞警猴的典型。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百萬年薪。還被中國限期離境。亂髮脾氣損失巨大!

一個孩子,誰也不怕,亂打人,說明以往沒有受過嚴厲的教育。形成了老子天下第一無人敢管的觀念。這很危險,進入社會會吃大虧。

要跟孩子講明白,告訴孩子,在家裡,打的都是自家人。自家人讓著他。

這個社會,只有無能的父母,會養出家裡橫的小霸王。父母不管有人管。

如果傷害了外人,絕對會受到嚴厲懲罰!


彭如心老師


四歲的孩子脾氣暴躁,動不動還打人,這不是一個小問題,能折射出他的家庭,他是在什麼環境中長大的。


孩子就是我們的縮影,孩子到了這步了,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要好好反省自己了,要改掉以前的臭毛病,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好榜樣。四歲的孩子正處於在潛意識的模仿期,大人的一舉一動他都會去跟著模仿的,即使現在孩子變的脾氣暴躁了,你也不要驚慌,要努力改正自己的以前,做一個好爸爸好媽媽,這樣時間一長,孩子也就會隨大人慢慢的變好了。總之孩子脾氣暴躁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孩子就像一株幼苗,父母多陪陪孩子,跟他互動,安撫他的情緒,用愛來感染他,小朋友那來的氣啊,是不是,肯定別人惹到他了,誰還木有個小脾氣啊,等他情緒穩定了,再和他講道理,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天使,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小孩子分不清對錯,這就需要父母加以引導,把他的壞脾氣疏散,我想你一定會看到你所想要看到的,孩子的樣子。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dd7e86c133314112a605ea4b43d2108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