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多少合理,我的是1300,你們的是多少?

00後老李


個人認為,關於生活費的問題是因人而異的。1000-1500的範圍內我覺得是合理的。本人大學期間的生活費是1500元,每月還有一些剩餘。

作為學生,我們的生活費大都來源於父母,除了家庭環境特別優異的,大部分人都相差不多。在大學裡,每月的花銷大致包括吃飯費用,水果零食奶茶費用,學習資料的費用,購置生活用品、衣服的費用,理髮、話費充值的費用等等,如果一個月內沒有特殊情況或外出大型聚餐活動,1000-1500的預算是綽綽有餘的。

對於大學生而言,合理安排使用生活費是很有必要的,哪些是必要支出,哪些是非必要支出,經過合理規劃後,不至於出現早期花銷較大,導致後期資金緊張的情況出現。

對於生活費的問題,我們要合理看待,做到量力而行,不攀比不盲從,將生活費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怪物識萊克


大一開學前也問過學長學姐開銷的問題

學長學姐一般都說1000就夠了,夠了,了

我真的信了,信了,了

爸爸媽媽一直是窮養我這個女兒,好吧,我家就是窮,沒法富養啊。

老媽開學的時候說了一個月600,就夠了,夠了,了

嗯,我真的是親生的。

我每個月是要1500左右的,嗯,是老媽預算的2.5倍,而我真的也算比較省了。

我們寢室第一個學期回家前一個晚上,我們在算,我們一個學期花多少銀子,我好像是寢室用的錢的最多的,但是,我不是花錢最多的。好像有點繞

因為我每個學期中間只回家一次,所有的東西都是在學校買的。

而我室友,有離家近的,回家次數多一些。在家可以買一些衣服飾品,帶一些零食都是父母另掏腰包,不算在生活費內的,我就不行了,想要就自己買。

我看了前面的很多1000就夠了,我只想說,1000真的不夠啊,真的真的不夠啊,特別是那些在物價高一些的城市上學的孩子們,你們多準備一點生活費,最起碼有點心理準備。

我來大概算一下我的花費

每天吃飯

早上

4,5元,(平均一下4.5元)一般一個大一點餅,一碗粥

中午

一般8元,就是食堂的一素一葷

晚上

有時候5元(和早餐靠齊)

有時候8元(和午餐靠齊)平均一下6.5元

一天下來是19(在食堂吃,不是外賣,外賣一般貴一些)一個月就是 570。

平時不可能就只是吃飯吧?水果總得有吧?

一個星期水果算30(如果是喜歡吃水果的,根本不夠)一個月 120。

還有就是零食了,一個月零食算 100,

(這算少的了,如果還要每天和牛奶或者酸奶的話,一個月300都不夠)

上大學肯定周邊要去玩一下的嘛,週末出去玩的路費,門票,吃喝,零食。

一次算50,一個月出去玩2次,一個月 100

每個月都要交電費吧,算一個月 5元,雖然少,咱也得花,也得記賬哈

還有水費,姑娘都愛乾淨,洗澡什麼的,一般都是澡堂,夏天洗一次澡2,3塊錢,冬天4,5快,平均一下2.5, 一個月75

還有洗漱用品,洗髮露,護髮素,沐浴露,牙膏,洗衣液,香皂,洗衣皂,洗面奶,一個月得 100塊錢

每個季度總得添點新衣服吧,從頭到腳一套衣服便宜的4,500,貴一點的8,900,衣服再貴一點的就不要糾結生活費了 平均一下一個季度買衣服鞋子700, 一個月230

女生還有每個月必買的那個,那個算 30

(反正我覺得不夠)

還有網費,我自己是每個月 25

電話費,我每個月是 35,有時候會多一些

算到這是每個月1360

剛到學校,什麼床簾,蚊帳,床上桌,掛鉤,拖把,掃帚,簸箕,路由器,燈,

女生還有包包,口紅,

到了大一下學期,或者大二買各種護膚品,化妝品,看電影,談戀愛送禮物等等等等

反正我這個十八線小縣城城邊鄉村孩子一個月是1500左右的


優質的分享


去年已畢業,座標江蘇省會南京。

剛開始大一的時候每個月的生活費是1500,後來逐漸上漲到2000。

其實如果僅僅用於校內吃飯,且不隨意消費,任意購買衣物、零食的話,是足足有餘的。早飯五六塊錢,午飯十幾塊錢,晚飯十幾塊錢,普通的吃飯大概一個月1000不到肯定是夠的(我們學校伙食算是貴的吧我覺得),剩餘的錢需要繳納每個月的電費,我當時大概一個月需要不到100,冬天就不止了,因為我們有電熱水器[捂臉],還有話費大概60月租,再買點水果,牛奶,書籍(書可貴了),打印資料,其實馬馬虎虎還是夠的。

當然平時省吃儉用一點,還可以出門和同學聚個餐,添一兩件不貴!不貴!的衣服。

所以上大學真的要管理好自己的支出,否則很容易出現月底斷糧的情況。

當然,大學時間其實很充裕,適當的可以做一做兼職,前提是不耽誤學習以及注意個人安全!防止被騙哦!



kkayle


我覺得一個大學生一個月1000~2000左右的生活費是非常合理的了,甚至有些1000塊錢都足夠了的。

我在校期間的生活費平均每個月1200左右。我們來細算一下(我是女生,所以按女生的算哈)

一頓早餐按5塊錢算

一頓午晚餐8塊錢算(學校的飯還是很實惠的)

每月淘寶200左右(有時候也不買東西)

每月水果100左右

我社交不多,一般一個月都不出去吃上一次。所以這部分可有可無。

(5+8+8)×30+200+100=930

這930再加上一些生活用品費(洗衣粉啊,牙膏啊,零食啊之類的)按我每次逛超市120來算

930+120=1050

其實1200是完全足夠我使用了的。

如果是那種學校食堂很優惠的話就跟便宜。而且超市也不是每個月都去的。其實自己節制一點的話,花不了多少錢的。

我有一個同學,每個月生活費跟我差不多,大學兩年的時間她就從生活費裡攢了5000塊(主要是她幾乎不怎麼逛淘寶,超市😂)。

其實大學生的生活費在1000到2000之間是很合理的,既不會花很多,還可以培養自己如何去理財。


是阿杳杳呀


本人在福建漳州讀書,每個月的話大概2500左右。

我的生活費包括了電話費、吃飯費、衣服、鞋子、洗漱用品等等,基本都在2500裡面。

大學生生活費還是要看你所處的地方的物價水平,比如我一個朋友在西安,每個月1500都滋潤,我2500都緊巴。

希望有幫到你~


在南方的阿西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的生活費是1500元。

其實生活費用支出因人而異,男生和女生之間也是有很大差別的,最重要的還是要看不同省份地區的大學消費水平。

據我瞭解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都在1500-2000元之間,少部分學生在1000-1500元之間,還有個別學生的生活費在3000元以上。

其實大學生生活費的高低與很多因素都是有關的。

比如所在城市。學校處於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還有廈門、杭州、大連這種消費水平比較高的沿海城市,生活費要稍高一些。但城市消費水平不能盲目猜測,一些西部城市的消費水平可能也比較高。家長可以提前瞭解下孩子大學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及消費情況。

還有家庭條件。種種開銷,還是要以家裡的經濟條件為根本。家裡比較富裕,可以適當多給一些生活費。給孩子充裕的生活費,不是讓他隨意花銷,而是更好地培養他學會合理消費和養成理財習慣。

還有學校地理位置。有的學校校區在城市中心,有的在郊區或開發區,消費水平也有差異。一般而言,市中心的開銷稍高一些,郊區的消費水平低、消費場所較少,花銷相對較少。

還有學校類型。不同的院校獲得國家財政支持的情況不同,有的學校食堂價格相對低一些,而有些學校食堂的價格可能比小編預估的高一些,這樣就增大了生活費的開支。

還有所學專業。很多家長以為跟學習相關的只有學費,這就錯了。日常學習,花費還真不少。比如藝術專業等,要學攝像、學繪畫......那少不了燒相機、買材料。 不只是藝術類專業,其他專業也需要買參考資料。比如學英語、學法律、學會計,要買一大堆考試教材。有些專業考試的教材是很貴的,生活費要將這部分考慮進去。

還有學校社團活動。很多大學生入學後都會結合自身定位、興趣愛好加入各種各樣的社團或學生組織。如果參加社團活動比較多,聚會、團建開銷大,生活費在這方面的支出會多一點。

還有興趣愛好。“興趣是第一生產力。”大學正是發展興趣愛好的最佳時期,喜歡閱讀的要買書,喜歡運動的要買裝備,旅行的開銷就更大了。在不鋪張浪費的前提下,這些錢一定不能省。

當生活費不夠花時,有以下多種選擇:節省開銷、理性消費、兼職掙錢、向父母求助。不過大學裡至少應該去做一次兼職,為了鍛鍊你的耐心細緻,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學生兼職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到飯店做服務員、商場促銷、路上派發傳單、家教、話務員等,會給自己帶來不少的收入。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膠捲兒刺身


十多年前我的生活費只有300元,呆在一個地級市的小城裡,那是的麵條1.5元,那是炒一個燒茄子土豆條只有3元多,那是1元5個饅頭,那是好蘋果只有1元多,那時1元的瓜子我們幾個人能吃的噴噴香,能磕好長時間,300元對於一個女生來說很充足的,偶爾會買點衣服之類的,也是戳戳有餘的。


落在心裡的一個夢


本人在一線城市讀大學,一個月的生活費也就1200元。

我覺得還是比較合理的,畢竟我們現在所用的錢都是父母的,如果覺得每個月的生活費不夠,在大學期間外出做兼職也是可以賺一筆外快的。

伙食方面,一線城市平均一餐15塊錢左右,才能有比較可口的飯菜,合計起來一天的餐錢也要30多塊(早餐不用15塊)。在伙食上節流的活,很多學校附近有超市賣菜的地方,可以買後在宿舍煮,平均下來一頓10塊錢不到,就可以吃到很好吃的飯菜。

遊玩方面,大城市的地方之大以至於讓你出去一趟的交通費就得30多塊左右,並且在大城市逛商場那可是敗家的地方,吃一頓放也要50多起。但是也是有辦法節省的。可以去遊玩城市的歷史景點,名勝古蹟,博物館,讀書館這些地方的門票比較低,還有學生價。吃的話,可以適當吃好點,畢竟出來玩一次也是很難得的。如果要節省的話,711 和全家也是不錯的地方。東西好吃也不太貴,並且很容易找到。


資醬


首先我覺得學校所在位置的消費標準是個大的範圍,比如你在一線城市市中心那消費肯定是比三線城市要高一點。這個可以酌情考慮,如果你在所在的城市消費較高可以多要一點生活費。下面我拿我的大學生活來舉例一下:

我每個月在食堂花的錢挺少的,大概一個月600左右,因為食堂的飯菜不太好吃,再加上我是南方人去北方讀書所以吃不慣饅頭,食堂煮的米飯也不太好吃,我就很少在食堂消費。然後平時會買一些零食和水果吃,大概一個月會花150左右在這方面。再其次是班級聚會或者宿舍聚會或者是週末出去玩,這個每個月都不是固定的,因為聚會也不是每個月都有,我每個月大概會花300左右出去吃飯或者逛街買點東西。最後如果有富裕的錢我會在網上買一些衣服啊什麼的,因為我基本不在實體店買衣服,很多衣服都在網上買,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小東西和護膚品等。網上購物還是得取決我每個月剩餘的錢。

我父母每個月給我1200左右,如果要交計算機二級培訓費等其他費用再另給,如果月底沒錢了可以另要。我覺得這麼多生活費對我來說是足夠的,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兼職啊什麼的賺取一點零花錢,這樣也是很好的,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被騙了!!

總的來說,我覺得大學一個月1500左右是綽綽有餘了,父母賺錢也不容易,我們不能一味地找父母要錢,有充足的時間做一些兼職也可以。[吐舌]


楊大喵


一位宅家上網課的大一新生,今天已經是放假第83天,今年過年的紅包無法支撐我今年的大學生活了。

大部分的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是1000~2000,2000以上的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可以獲得讓人羨慕的物質大學生活。像我這些普通家庭的大學生的生活費一般是1000~1500左右。

我的家庭條件算是中等,生活費是1200,每個月一日三餐都是吃學校食堂,週末偶爾和同學朋友們聚餐逛街,必要的生活用品、好看的衣服和化妝品,作為一個普通的當代女大學生,1200不是很夠,每個月我還要從私房錢裡抽200~300。我認為大學生的生活費應該在1500元比較合理。

此外,生活費的多少也和學校環境,所在城市的物價,周圍同學的消費情況有很大的關係,一二三線城市的物價大為不同,不同學校的小賣部,飯堂的價格也存在差異,特別是當代的大學生們很容易受到周圍同齡人的影響。當你上的是一個2B的學校,也就是所謂的貴族學校時,裡面大部分同齡人的家境都相對優渥,生活質量也相對較好,舉個例子,同寢室的同學,各各穿著那些名牌鞋,一雙鞋最低都是800塊起步,而你卻穿著盜版鞋。當他們都在討論潮牌時,而你卻什麼都不知道。面對這些情況的同學,心理落差會很大,他們可能會為了提高自己,為了融入同學,向父母伸手要更多的生活費。

所以,生活費的多少在於當下大學生的生活態度,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性。每個人的生活都不一樣,在規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活,合理安排生活方式之下,1500足夠擁有屬於你的舒適的大學生活了。

至少我覺得我足夠擁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