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過坎春滿園——荷塘區“巧”用力推進復工復產

爬坡過坎春滿園

——荷塘區“巧”用力推進復工復產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永亮 通訊員 唐波 秦蓁

3月25日,株洲市荷塘區組織5臺大巴奔赴湖北,接回110名在合泰地區服飾企業上班的務工人員,推動服飾產業復工。

同一天,5公里外的荷塘區工業集中區裡,各企業有序生產,項目工地機械轟鳴。荷塘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297家工業企業復工,其中75家規模以上企業全部復工,居株洲市前列。

危中尋機,爬坡過坎,荷塘區用一個“巧”字,贏來滿園春色。

巧轉產,產能提升8倍

3月24日上午,天空陰沉,但屈彥池心情大好,正張羅著買地建新廠。

屈彥池創辦的株洲市開元潤滑材料公司,本來是生產潤滑、防鏽、清洗材料的,如今84消毒液成為了主打產品。

屈彥池告訴記者,公司轉產與荷塘區工信局的幫助密切相關。2月初,區工信局局長譚件美上門找到他們,說消毒液緊缺,影響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希望他們幫忙生產。他們產品的配方與消毒液差不多,技術上沒有問題。

疫情防控關鍵期,消毒液成為市場寵兒,開元公司也從中看到了商機,但問題是沒有消毒產品生產許可證。

2月4日,一份加急申請從荷塘區層層提交到省衛健委,通過“綠色通道”,開元公司當天取得消毒產品生產臨時許可證。

經連夜調試,次日,開元公司即滿負荷轉產84消毒液。“原來每天的產量也就4噸左右,轉產後持續10多天保持在20多噸,最多一天達到32噸,是之前的8倍。”屈彥池介紹,為擴大產能,公司投資80餘萬元擴建廠房,新添設備,並新招了10餘名員工。

開元公司順利轉產,為株洲市疫情防控提供了物資保障。屈彥池告訴記者,公司將於下半年自建廠房,擴大消毒液產能。

巧服務,“小兵團”大能量

3月24日,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將一面錦旗送到荷塘區產業服務中心。“沒有他們的幫忙,我們復工不會有這麼快。”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荷塘區產業服務中心貼心幫助下,一週前,公司3條生產線全面復工。

相比其他起步早、發展快的園區,2012年才獲批建設的荷塘工業集中區底子薄、起步晚、產業弱。荷塘區在服務企業上使出絕招,2018年創新組建了一支近30人的“小兵團”——企業服務專員隊伍,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以求後發趕超。

“我們把疫情防控當作對服務能力的一次大考。”荷塘區產業服務中心主任陳霞霞介紹,考慮到疫情將對企業復工產生影響,他們提前準備,從農曆正月初一下午就開展摸排,本地10多名專員儘快到崗,外地專員網上對接,最終摸排出60多家企業計劃在2月1日前後復工。

更精準的幫扶緊隨其後。老工匠精密合金公司趕製國外訂單,要在1月31日提前開工,陳霞霞帶領專員上門,落實體溫監測、廠區消毒、分餐制等措施,確保安全生產。

“目前,除個別企業因自身原因沒有復工外,我們對接的217家企業基本復工了。”陳霞霞告訴記者。

巧施工,啃下“硬骨頭”

“原來每天清運土石方1萬立方米左右,現在2萬多立方米,進度趕上來了。”3月25日,記者再次見到謝軍,他已不像10天前那樣焦慮。

謝軍是湖南國信建設集團三一智慧鋼鐵產業城項目負責人,去年12月底駐現場指揮施工。三一智慧鋼鐵產業城是株洲去年9月引進的省重點項目,擬投資210億元。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90天,刷新了項目落地“荷塘速度”。

按計劃,項目要趕在5月中旬完成一期1、3號地塊434畝土地三通一平,為後期建廠打基礎。但受疫情和天氣影響,無法按預期施工。特別是連綿春雨導致土地溼滑,項目北部一座小山推平、清運成為難題。

3月中旬,項目部決定,在天氣不佳的情況下巧施工。雨天路滑運輸車無法上山,10餘臺履帶式重型機械分工作業,炮機專攻鑿裂岩石,挖機將山土轉堆,推土機則負責將土石方往山下推送。

“工作面擴大蠻多,雖然雨天慢一點,但天氣好時就能快很多。”負責該項目建設的株洲金城集團現場負責人凌川對按期完成施工任務充滿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