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師說,六選三政策對女孩好,大家覺得是這樣嗎?

JIDIJI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您說的六選三說的是高考的現在選科制度。除去英語,數學和語文第三大主科,然後從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物理,這六科裡選擇3科。你們老師所說的對女孩子好,我不知道他的出發點是什麼。那我先來分析一下。

如果說,他認為對女孩子好,那說明是可能在他眼裡女孩子一般對學理科來說,比男孩子費勁,很多時候,有人會認為是一種偏見,但卻是一種事實。

當然也有女孩子的理科非常好的,但是呢,就我從教多年來說,這個確實很少不得不承認男孩子在學理科方面邏輯思維方面是要比女孩子更為理性,更強一些,這是男孩子學理科的一個優勢。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以前學大文大理的學文科的班級,女孩子人數的能夠佔到這個班級的90%。

國家現在為了提倡因材施教,培養專業人才。打破這種大文大理的模式。我覺得有利有弊。

好處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專長,以及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個人的潛能,國家也能夠挖掘人才。

弊端呢。學校的課程安排可能因為學生科目選擇而產生矛盾。在矛盾主要體現在課程安排上,有的實行走班制不利於學校班級管理。一些以前比較不熱門的科目,比如政治歷史可能因為增編困難,人手不夠教師勞動量大。對學生來說,班集體的歸屬感不強,容易分散注意力等。

沿海三省開始試行新高考改革。很多孩子和家長都覺得特別高興說,這一下終於可以把物理給甩掉了,我可以在六課裡面任意選自己擅長的。物理這一科無論對男生女生來說都是一大痛點,註定了它不好學,要比學其他科,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看看每次放假之後那些課外輔導機構的宣傳頁上,你也能感受到他有多麼的不好學。

但是事實是什麼樣呢?但招生的事實是什麼樣呢,很多重點的985和211學校都把物理確定為重點必考察科目。

我們拿上海的一組數據說話。

2020年上海發佈了一組招生選科數據

!我們可能發現些端倪。

都是清北復交等滬上的院校!

總體上,這些學校的選科分為五種模式:

不限選科(選哪科都可以)

一科必選(規定必須選某一科)

兩科必選(規定必須選某兩科)

二選一(列出的兩科中任選一科)

三選一(列出的三科中任選一科)

而細分到具體的科目,情況又是這樣的:

看紅色字體,你會發現,很多學科和專業他都要求必選物理,而且物理還是佔了一個大頭什麼意思呢,他說,如果你在選課裡邊不選物理的話,那有90%以上的專業都你無緣。

換句話說

只要選了物理,幾乎就可以包攬清北復交以及上海一眾高校的所有專業了!

我們再看看比例,

比例來上來說要求考物理的專業,達到了97%.

那就是說,如果你選擇放棄選擇物理,那麼你就是“清北復交”還有一些上海的重點絕緣。

這是隻是上海。推及到其他省份呢?結果可想而知。

你們老師所說的對女孩子友好。還得多掂量一下。

那對於女孩子來說怎麼來選科呢。

  • 覺得從自己的特長興趣愛好出發,是一方面,但是也要關注一些學校的一些招生政策相結合。通常來說,在一些綜合性大學裡面理科的安排課程專業數目,要比文科得多很多,這是不爭的事實。
  • 綜合評估自己的實力可以選擇文理搭配。如果有語言特長的孩子可能會稍微有所安慰。下圖看語言,經濟藝術,其他不限選科專業的分佈在985、211這些學校是有所佔比。但是要知道這個佔比是刨去了要求特定學科,比如需要物理、生物、歷史學科等專業之後,拿出來劃分的。這麼看,對不選物理的,孩子是非常不友好的。

圖示“清北復交”不限制選課專業。要知道這幾所頂尖的大學裡邊就剛剛圖表的分析的那樣。這些學校97%的專業都和物理相關。要是清北復交,這個比例可能到達99%!

是物理為王的時代。

刨去這99%,剩下1%的其他專業就不限制,拿來劃分,你覺得你還有多少專業可選?

圖示“清北復交”不限制選課專業。

有人會說。“清北復交”不是所有人能不能上的。我想反問你一句,難道你就不想上嗎?你看見別人考上了,你心裡不酸嗎?

我希望不要自我麻痺。一定要看清楚現在的事實。事實是很多招工企業和單位名義上說,只看個人能力。但是事實上是什麼呢,我跟你說一個殘酷的事實,有一個招工企業的老總,他是這麼說的收到一大堆簡歷,首先先看的是985211在大學生畢業那麼多人,從985裡邊211裡邊就篩出來了。下的其他學校的那堆簡歷,你說還看得了嗎?記得那個老總還說了,一句話,他能考上985211就說明他學習能力比很多普通院校的人學習能力強。

下面是某區招收新入編教師的公告!想必

更能刺痛你。

所以提醒題主在選課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在這個疫情期間,國家教育部宣佈將會擴大研究生本科及專科的招生人數。

其實前幾年大家就能感受到了以前,如果是考不上一個好的學校,可以走一個非常不錯的專業的普通學校也是可以的,但這近十年來,大學的擴招出現了弊端,上大學人越來越多。好工作門檻越來越高。所以有的人情願選名校的最冷門的專業,也不願選一個二本院校最熱門的專業,其中原因是什麼?我不用說你應該也知道。如果是真的是選純文的話,那考好學校真的是太難太難了。


個人一點愚見,多關注交流。


沐雨喬


湖北一線教師,帶19級高一新生,湖北6選3第二年。根據我的個人之見,與大家探討:

新高考進行了考試科目的改革,即由傳統的文科和理科兩大類,文科類考試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和地理,理科類考試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和生物,且都以考試的原始分數記入高考錄取成績,高考錄取也按照文科和理科兩類分別排序,按照分數從高到低的順序錄取。新高考沒有了文科和理科之分,每個考生語文、數學、英語是必考的共同科目,在剩下的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六個學科中任選3個學科參加考試,並對其考試的分數進行等級劃分,每一個等級賦不同的分數,考生的高考成績就由語文、數學、英語的原始分加上所選擇三個學科的等級分而形成的和,高考錄取也就以這個成績進行排序,從高到低錄取。


新高考給考生在考試科目上給予了比較大的自主選擇權利。有選擇就一定有取捨,有取捨對大多數考生來講,就會有糾結,就會有煩惱,再加上選擇的三個學科實行等級賦分的因素,考生與家長就煩不勝煩,甚至許多家長達到坐立不安、寢食難安的程度。考生與家長之所以如此煩,主要是如何才能選擇出對自己最有利,最能使自己拿高分的學科組合。

我們以浙江、上海為例:

·等級賦分下,考生的最終高考成績,不完全取決於該生的原始分數,而是取決於其原始分數在全省的學科排名,以及這個排名所處的等級。比如一個考生物理考91分,其在全省物理學科的排名是全省的第六等,其物理學科最終的高考成績就是85分,原始分下他的分數與滿分只差9分,等級賦分下,其分數就與滿分相差15分。

·等級賦分下,考生的最終高考成績,還取決於全省參加該學科考試的人數。比如,一個考生選擇了物理學科,其物理考試的原始分數是91分,其在全省物理學科的排名是760名,若全省報考物理學科的有20萬人,其物理成績就在第一等,其物理學科的高考成績就是100分;若全省報考物理學科的有7萬人,其物理成績就在第二等,其物理學科的高考成績就是97分;若全省報考物理學科的只有3萬人,其物理成績就在第三等,其物理學科的最終高考成績就是94分。(以上海為例計算)



其實這個不存在對女生好、對男生好,國家制定策略時也不會偏向性別,這樣的選擇有更大的自主選擇權,相對於來說本專業垂直競爭人數減少了。比如歷史和物理,這兩科選擇後,所讀的專業是不一樣的,在之前高考升學中,競爭力比選科大得多。

選科根據自己的長項和愛好,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沒問題的,這個世界上任何收穫都標好了價格,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只要自己踏實、努力,公平的高考一定不負汗水,一定天道酬勤。加油!


教學ing


我相信6選3政策對誰好,對男生好還是對女生好,這個問題只要用用腦子都知道,老師可能在開玩笑。

從客觀上來講,6選3給每一個人都提供了選擇最優的一個機會,並不是只針對男生或者只針對女生的。我見過有很多女生對於傳統上來講,理科男神比較多的那些專業也被很多女生所佔據了。也見過很多傳統女生的專業,比如說英語,比如說師範甚至護理,也有越來越多的男生涉足。

特別是在我們國家,男女平等甚至女生越來越佔優的情況已經出現了。這可以和那些像印度這樣等級制度森嚴的國家相比,就是天地之別了。甚至在一些發達國家,事實上的男女不平等,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現象還非常普遍。

因此6選3對哪一個性別更有利的這個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對老師的這種,半開玩笑半鼓勵的,說法不需要太多的去解讀,我想他的好意在於鼓勵女生,更加努力吧。亦或是鼓勵男生更加勤奮。

所以這個問題我建議不要太去糾結。現在需要糾結的是如何問自己的內心,自己的內驅力在於文科還是理科。然後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自己中意的科目,然後一以貫之的去努力,去執行自己既定的計劃,然後獲得一個非常滿意的結果。

現在有這個選擇,其實已經很好了。經過這次選擇,大致也知道自己三年以後,5年以後,甚至10年以後大致成長,發展的方向和路徑。畢竟選擇的科目不一樣,大學所學的專業也就很大的不同,那大學畢業以後的職業方向也會各異,那你的人生軌跡也就和其他人不一樣了。

因此這是一個需要非常慎重,需要全方面去考量,需要清單式的去管理的一個重大的決定,要查詢一些資料,使用一些資源和很多人去商量和自己的親人,自己的老師,甚至自己喜歡的專業的大咖,當然還可以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在比較好的網絡資源上去尋找一些答案和參考。

我預祝你和像你這樣的學生能夠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選好自己的科目,為自己的人生準備好,各種應對的措施。最終能夠選擇自己的大學,自己的專業,選擇自己的職業,選擇自己未來發展的道路,在以後事業成功的路徑之中取得令自己非常滿意的成績。


正爸全年齡段生涯規劃


新高考6選3政策,對女生好?不知道這個理論源自於什麼樣的調查統計結果?從我的看法來說,真乃無稽之談 。

新高考選科,源自於發掘每一個學生的學科特長,培養學生對自身優勢學科進一步深入探索研究的興趣,也為學生高考更多的選擇,發揮高考的多向選材功能。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肯定有很多學生會從中受益,但是也可能無形中壓制了某一部分學生的優勢。

我們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今年山東新高考第一年,去年底進行了一次新高考的模擬考試。結果是在全省前100名中,幾乎沒有文科生,在全省前500名中,屬於傳統文科或偏文選擇組合的學生少之又少,幾乎僅有一成左右。依據傳統文理分科高考時代,女生最多的選擇是文科,高考錄取分文理科錄取,那麼全國名校對文科的錄取是固定的,不受理科影響,可是新高考一來,像山東這種狀態,那麼名校對於傳統文科考生還有多大機會?基本上都被剝奪了,這難道是對女生有益的選擇?

所以,根本沒有對女生有益這一說,而是破除了傳統文理科的二分法,對於考生們來說,更多的選科組合,有利於自身選擇各自優勢科目,而不是硬性接受傳統文科或者理科的固化組合,有利於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那麼新高考選科對誰有益?對傳統的學霸們來說,沒有太多的好處,隨便怎麼選,自己都是那最牛的群裡一員,對於那種有文、有理優勢科目的學生來說,就是最大的好處。生物好選生物、地理好選地理、不再有侷限,這才是受益的群體,與性別無關。

我是YiRon,專注高考升學規劃,歡迎關注,溝通、交流。


YiRon


對!


雲之丞


高考科目自選本身值得探討至於文理科分別考什麼可以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