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政協委員、仙嶽醫院院長王文強領銜開展公益心理疏導 暖心熱線為群眾打開“心結”

疫情期間,除了無形的病毒,看不見的敵人還包括人們心中的創傷和危機。據中國心理協會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委員會近日針對疫情做的相關統計顯示,在1.8萬名完成焦慮測評的人群中,近42.6%的人有焦慮狀態,在1.4萬人次的抑鬱測評中,近16.6%可能患有中、重度抑鬱。

“身”“心”同樣需要健康。疫情伊始,廈門市仙嶽醫院作為廈門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組心理危機干預小組的主要技術力量,迅速行動起來,在強化了原有24小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的基礎上,又新增了抗疫醫護人員心理援助專線。由廈門市政協委員、仙嶽醫院院長王文強領銜的22名廈門市仙嶽醫院專職心理諮詢師主動請纓,為一線醫護人員、病患及家屬、普通民眾提供公益心理疏導。針對此次疫情可能造成的恐慌情緒,多名心理諮詢師還針對不同人群在疫情中的心理危機干預內容在醫院公眾號撰寫科普文章等,用多種方式為群眾打開“心結”。

在仙嶽醫院心理諮詢室,每個小小的隔間裡擺放著一張桌子、兩臺電腦和兩部電話,從除夕開始,這裡就成為了這些白衣天使每天堅守的地方。在抗疫醫護人員心理援助專線開通第2天,王文強就接到一個來自武漢的電話。這是一位馳援武漢的護士,面臨沉重的工作壓力,已連續3天無法入睡,情緒瀕臨崩潰。王文強傾聽了她的訴求,立即聯繫同在武漢支援的仙嶽醫院同事,為她送去了助眠藥物,並進行現場心理疏導。

截至目前,該熱線除了廈門本地求助外,還有來自全國重點疫區及福建省內各地區和歸國人員的諮詢電話,受到了多方好評。王文強說,作為精神專科醫院,紓民難,解民憂,是分內之事。一次次暖心的通話,讓前線醫護人員感到欣慰,也讓居家隔離的群眾感到安心。雖然辛苦些,但只要耐心傾聽求診者的需求,並進一步瞭解病症、進行專業疏導以及日常生活指導,多數人的狀態都能得到穩定和改善。

“疫情防控以來,每一個人都參與到了與病毒較量的戰鬥中,而這場戰‘疫’,考驗的不僅是我們的身體素質,還有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身在武漢抗疫前線的廈門市思明區政協委員、廈門仙嶽醫院副院長丁麗君表示,面對疫情帶來的問題和挑戰,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同時,也要做好心理防護,讓積極向上的心態成為心靈的“口罩”,守護抗疫的堅定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